马克思哲学语境中的“世界”构成
2016-09-29王贺
王贺
摘 要:在马克思的哲学语境中,“世界”是指人类世界,人类世界是人的现实生活世界。这一“世界”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现实的个人、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对人类世界的反思,构成了马克思的哲学旨趣,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在实践的基础上,论证了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同构,揭示了人类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实现了世界观的根本变革。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人化自然;社会世界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B
什么是世界?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然而,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其核心问题就是对个人与世界关系的反思。在马克思的哲学语境中,人类世界就是现实生活世界,它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现实的历史的个人;二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三是人化的自然。
一、现实的个人:生活世界的“基点”
哲学如若脱离现实的历史的个人, 必然成为无根的花朵,即使再绚丽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走向凋零。旧哲学的最大失误就在于把人的某种属性抽象化,进而转变为彼岸世界的自律性的实体。旧哲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彼岸世界的反思,进而把哲学变成了神学。第一个冲破这种旧哲学的人是费尔巴哈,他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费尔巴哈说:“我的学说或观点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这就是自然界和人。”[1]马克思把实践范畴引入哲学,科学地说明了自然界和人的生成、变化和发展,从而实现了对费尔巴哈哲学上的超越。
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类存在物,理解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2]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人是一种现实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感性存在,离开了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因而无法正确地说明个人的生成与发展,最终使他的哲学在现实生活世界中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必须首先回答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本质是如何生成与发展的。对于人的本质分析,青年马克思曾先后提出过三个重要的命题:一是在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提出了“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命题。二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人的本质规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三是在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重要论断,[2]揭示了人的本质是现实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二、人类世界: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同构
如果说“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规定确立了马克思对“世界”理解的“基点”,那么,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注解和诠释了马克思对“世界”理解的第二个构成要素即“人化自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解和诠释了马克思对“世界”理解的第三个构成要素即“人类社会”。
只有当人与自然建立了“关系”,才有了人与人的关系,因为在人类诞生之前,许多同一种类的动物也有“群”的形式,但不能说它们之间已经有了某种“社会关系”。马克思把人的本质规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人的本质的现实性和社会性,使得“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成为马克思对“世界”理解的第三个构成要素。现实的历史的人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便是现实的生活世界即人类世界。
马克思不仅分析了“世界”范畴的三大构成要素,而且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详细论证了三大构成要素的内在关系。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本质就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与发展的。费尔巴哈则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个人的共同的、感性的活动,不能从实践主体方面去理解人类世界,因而没有能够完成时代为哲学提出的历史任务。而马克思的哲学世界观则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人类的实践本身又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包含着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和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互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在人的生产实践活动基础上不断建构的。马克思并不否认天然自然的先在性,认为外部自然界始终保持着优先地位,但是,在马克思那里,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将天然自然同化为人化自然,对于人类来说才具有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德)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刘 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