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版“牛津英语”教材对比及其对初中英语教与学的影响
2016-09-29姜源穗
姜源穗
摘 要:本文通过程晓堂的系统性评价方法对比广州使用的新旧版“牛津英语”教材的异同,并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研究方法探讨教材变化对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影响。本调查对象包括来自广州初中两所学校的234名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以及20位英语教师。结果表明:两个版本教材有各自的优缺点,大部分师生更喜爱和适应广州地区学生水平的新版教材;两套教材在多方面具有共同点,如教学理念、各单元编排的内部结构、语言观等。两套教材中不同点导致对教与学产生以下影响:其一,内容的缩减,减轻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其二,选文创新激发了师生教与学的动力;其三,内容难度的降低,但考查难度没有调整,导致老师需要用额外的资料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考试成绩。
关键词:英语教材;系统性评价;教材对比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英语新课标”)于2011年12月颁布,课标与教材关系密切,教材是课标和教学之间联系的纽带,而英语新课标的推出意味着新版教科书的面世——2012年开始,广州地区初中开始使用新版“牛津(上海版)英语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代替旧版教材(以下简称“旧教材”)。新教材以英语新课标的要求作为基准进行了修改,当下有大量对旧教材的研究,但是对新教材的研究少之又少。本研究着重运用教材评估理论分析新旧教材在内容编排的异同,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问卷和访谈,研究教材改版对教与学的影响,同时根据研究结果对新版教材的使用方法提出建议,使得教师更全面了解新教材并充分发挥新教材使用的优势。
一、国内外教材评价的方法
在英语教材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上,国外发展得比较早,国内大部分学者根据其研究成果进行更符合中国教育现状的拓展,但国内在此方面的书籍以及研究相对较少。国外学者根据教材评价的目的,对教材评价的方法分为二分法和三分法:如二分法中, Ur(1996:185-186)的一般评价标准和专门评价标准以及Cunningsworth(1995:1-2)的整体印象评价和深入评价;三分法中,Grant(1987:119-121)将教材评价分为初步评价、细致评价和使用中评价,建议进行问卷调查,并提出了“the‘CATALYSTtest”的三个问卷。
在国内对教材评价的方法中,何安平(2001:4)借助表格对教学单位(单元、课)中的各项内容(课文、练习、活动)分别做出记录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评价。程晓堂(2002:54)把教材评价的方法分为随意的印象性评价和有系统的评价(包括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在国内实证研究上,张嫔(1999:8)运用了Stephen D. Krashen的输入和输出理论,对比了人民教育出版社(PEP)的两个版本的英语教材(English 和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得出结论新教材更能提高和发展学生语言能力;陈雁霞(2008)通过McDonough和Shaw的理论框架对比了Go For It (GFI)和 Learning English(LE)两套英语教材,借助文档资料、问卷等方式,研究表明,GFI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和各种任务促进在实际中的言语教学;杨素祯(2008)分析并比较了PEP 1995版和2001版的两套英语教材Junior English for China,研究包括了基本背景的分析、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发展等,并对2001版教材的制订给予老师和学生的使用评价和建议。
综上所述,结合国内外学者的教材评价方法,本研究以程晓堂(2002: 54)对教材评价的方法中的系统性评价作为理论框架对两套教材进行对比,而有系统的评价从两个出发点来进行:第一是评价教材本身或内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这种评价称为内部评价,此部分分析新旧版教材内容选择与编排的异同;第二是评价教材在某一使用对象群体中的使用性,即评价某种教材是否适用于某个特定的对象群体,这种评价称为外部评价,也就是考查教材是否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需要,此部分将以Grant设计的教材评价表中的教师与学生评价表作为调查问卷和访谈依据。
二、内部评价——新旧版教材的内容选择与编排
本文以新旧版英语教材的7A册为例,分别对教材的词汇量、阅读、听力、语法、口语和写作进行内部对比,以分析新教材创新点为主。
新教材在词汇量要求上比旧教材少了29%,阅读部分的篇章也由两篇减少为一篇。除了在词汇量上的明显区别,在编排上新教材更注重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
新教材阅读第一部分是新增加的“What do you know about…?”本部分是导入阅读篇章的一个热身练习,帮助学生了解本单元话题,并将此话题与他们自己的生活和知识相联系,激活他们的背景知识。而旧教材在引入部分则以一些简单的问题作为热身。新教材阅读的第二部分为“Before you read”,这部分鼓励学生通过图片、标题、介绍以及每段话的首句等信息预测文本可能讲述的内容。通过对文本的预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为下一阶段的阅读活动做好准备。新教材在阅读部分还增加了“Vocabulary”部分,针对阅读文章中核心词汇的练习,旨在使学生明白词意,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新教材在阅读的最后一个部分设置了阅读理解的练习,每个单元都有三题,题目的难易度从简到难,第三题都带“*”号,根据学生水平,教师可以进行选择性教学,而这一题属于开放性题目,意在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将口语与阅读进行了结合。新教材在阅读练习的题型设置上更加多样化,比旧教材多出一般不同类型的题型设计,以由浅入深的思路编排练习,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且主题统一,思路清晰。相比起旧教材,新教材在阅读练习的难度设计上跨度较大,而且以问答为主,这一点是最为明显的差异。
相比起旧教材每单元分别有两个不同主题的听力内容,新教材围绕单元主题设计听力内容,且新增了“TOP TIPS”部分作为引入,为学生适时提供一些听力技巧。在听力练习的设计上,新教材形式多样,文本语言体现单元语法点,为之后的语法学习作铺垫。旧教材的听力内容明显比新教材要多,大部分以问答题的形式呈现,在内容多,形式单一,课时紧张的情况下,大多数教师采取阅读的方式去处理,失去了教材内容为锻炼学生听力技能的意义。
新旧版教材在活动和联系设计上都重视语法现象在情境中的实际应用,强调在语篇层面上进行语法教学,在语境中练习、巩固语法。不同的是,新教材增加了“Work out the rule”部分,要求学生根据之前的语法现象,自主归纳总结语法规则。笔者通过对两套教材的语法知识点复现率的对比发现,新教材7A册的语法点复现率比旧版要高。此外,在语法部分的编排上,新教材在横向上囊括听说写等其他几个部分,并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系统编排,重视语法的复现和总结。
两个版本的教材在口语部分分别包括了“Talk time”和“Speak up”两个部分。“Talk time”部分主要是音标的教学,而“Speak up”部分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口语活动,多数以小组形式进行。不同的是,笔者通过对比各个口语主题发现,新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如在第三单元口语练习中强调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新旧教材在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个写作主题,写作部分涵盖的文章体裁多样,并通过给出关键表达和例文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初期可通过借鉴和模仿的方式进行简单、完整、正确、规范的英语书面表达。不同的是,在写作的话题上,新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围绕着单元的主题进行命名,根据每个单元的话题和语法知识安排,具有连贯性。而旧教材在写作主题上有些单元的写作题目跟单元主题无关,跳跃性较大。在写作练习的量上进行比较,旧教材的写作练习量比新教材的多,在课时编排上很难兼顾。
三、外部评价——调查问卷与访谈
1.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使用了问卷和访谈两种形式,以Grant(1987:124)设计的教材评价表为理论框架,通过程晓堂(2002:65)系统性评价的两个方面综合设计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出教师卷和学生卷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从而总结出两套教材的异同以及对教与学的影响。
研究问题如下: 新旧版教材在哪些方面存在异同? 两套教材主要的优缺点在哪里?教师与学生对其使用的版本适应性如何?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学生和教师两部分,234位来自广州市两所中学的学生,其中使用新教材的(初一学生)有116人,使用旧教材的(初二学生)有118人,发出问卷234份,收回时有6份无效白卷;20位来自广州市越秀区两所中学的女教师,其中使用新旧版教材的老师分别为10位,平均教龄为12年。
2.研究结果
(1)教师对调查问卷及访谈的反馈。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教师在部分问题上有类似看法。大部分教师都认为教材基本符合学生水平,练习难度比较适中,教材内容比较符合各自对应的课标,活动设计比较多样。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任务型教学法比较符合教学的需求,较能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学习能力。大约一半的教师认为教材的内容组成、四项基本言语技能安排比较合理,但学生在做活动时并不十分积极。
使用不同版本的两个年级的教师,在部分问题上有明显不同的看法。超过30%使用新教材的教师认为,新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课的排列、结构和体系更加合理,话题的设计更加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丰富学生的经历。大部分使用新教材的教师认为新教材注意到难易程度的结合,超过一半使用旧教材的教师认为旧教材忽略了这一点。比使用旧教材教师多出20%的使用新教材的教师认为话题的设计有助于学生文化意识的发展。使用旧教材中80%的教师无法接受过多的新单词,而60%使用新教材的教师认为学生可以接受新教材中的单词量。
在教师访谈的记录中,使用旧教材的老师都认为新教材更适合学生。他们认为,新教材外观设计更美观,版面大小适中,对语法的要求更明确,各个模块的活动设计更加贴近生活;但是新教材难度的降低对水平高的学生挑战性小,会阻碍他们英语成绩的提高。对于旧教材,他们认为可随意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是它的优越性,阅读量充足,但是文章过长而且比较陈旧,词汇量太大,学生学习时很吃力,每个单元的容量太大,知识点涣散,重现率低,排版过于紧密。总体来说,更多的老师倾向于新教材。
(2)学生对调查问卷及访谈的反馈。大部分使用新教材的学生都认为其使用的教材难易程度可以接受,上课所教的内容没有超出教材内容,单词与他们的生活有关,听力、阅读和语法的量及难度适中,口语和写作的主题有趣,内容多样。56%使用旧教材和78%使用新教材的学生认为,活动的设计有助于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了解更多西方文化。大约一半的学生认为考试或测验的难度与教材匹配。
使用不同版本的两个年级的学生,在部分问题上有明显不同的看法。喜欢新教材的学生多出30%,认为新教材的封面比旧教材精美的学生多出20%。大部分使用旧教材的学生认为词汇量太大。认为新教材的文章生动有趣的学生多出旧教材30%,练习和活动也更接近生活。
笔者通过与学生的访谈发现,与教师强烈支持新教材有所不同,他们喜爱新旧版教材的人数各占一半。有的学生认为旧教材词汇多,但有些使用新教材的学生则认为新版词汇少是一个缺点。尽管如此,大部分学生依然一致认为,旧教材每单元内容太多,阅读文章长且陈旧,书太大而且颜色不合,口语写作话题不新颖等,不适合现在的英语学习要求,而新教材更生动活泼,选材新颖,外观美,与生活联系密切。一些水平较高的学生则认为,旧教材能给他们提供充足的阅读量和知识点,而且习惯了旧教材。因此对学生来说,对新旧版的喜爱程度因人而异。
四、结语与启示
笔者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及综合新教材的优缺点发现,新教材对学习的影响因人而异。对学生的要求和难度降低,能够满足大部分水平中上的学生的需求,有助于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而对水平高的学生的帮助和挑战性不大,需要他们另外找资料进行自我提升,新教材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新教材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更为有利,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他们通过实践和行动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Cunningsworth A,Tomlinson B.Evaluating and Selecting EFL Teaching Materials[M].Oxford:Heinemann Educational, 1984.
[2](英)坎宁斯沃思.如何选择教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Grant N.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M].London:Longman Group UK Limited,1987.
[4]Hutchinson T,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M].Cambridge:CUP,1987.
[5](英)厄尔.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陈雁霞.两套初中英语教材的适应性分析[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7]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8]罗少茜,南 迪.英语教育中话题与教学大纲、课堂教学、语言评测之间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10.
[9]杨素祯.新旧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比较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