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探究
2016-09-29李景文
【摘要】本文从新时期农村阅读人群的实际需求出发,分析农家书屋工程发展现状与建、管、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依托农家书屋,通过整合资源、读书活动、技术培训和课外辅导等一系列手段来凝聚人气,培养村民尤其是留守儿童的阅读习惯,利用卫星电视、手机和互联网等传播方式延伸功能服务,打造“耕读传家”的新农村文化。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农家书屋;留守农民;阅读需求
【作者单位】李景文,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从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到《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民阅读”都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经多方发力,“书香中国”正在逐渐变成现实。据统计,2010年以来,我国成年人图书阅读率由52.3%增长到58.4%。全民阅读的目标、关键在“全民”,重点在“农民”。农民是农家书屋工程的主体,农民的阅读状况决定着农家书屋的存亡。作为五大文化惠民工程之一,农家书屋工程是建设新型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阅读的最好实践。当前,农家书屋由“以建为主”转向“以管用为主”,如何提质增效、让农家书屋能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让广大农民群众走进书屋,养成阅读习惯,已成为新时期农家书屋建设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农家书屋工程发展现状
1.基本建设概况
农家书屋工程2005年从甘肃省开始试点,在2007年全面推开。每个农家书屋按照2万元标准建设,配备图书不少于1500册,品种不少于500种,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截至2012年,我国共建成农家书屋60余万家,覆盖了全国具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提前3年完成建设任务。在农家书屋工程补充更新阶段,财政按照每个书屋2000元标准安排资金,要求各地农家书屋每年补充图书不少于60种;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中,每年有6亿元专门用于农家书屋内容的补充更新。
10年来,农家书屋从无到有、由点到面,中央和地方财政共计投入资金150多亿元,全国累计配送图书10亿多册,其数量超过全国公共图书馆的馆藏量,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也从原来的0.13册增长到1.25册。
农家书屋初步解决了8亿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为农家所开、为农民所用,有力地保障了困难群体的阅读需求,初步实现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农家书屋通过普及科技知识,传播先进文化,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学习知识、获取信息,被农民群众形象地誉为“农民致富的学堂、农村文化的殿堂、农村学生的第二课堂”。
2.主要阅读群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农村人口严重外流,大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进城做生意,村落剩下的多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386199”部队(即妇女、儿童、老人)。据统计,现在农村有5000万留守老人、4700万留守妇女、6100万留守儿童,还有少数留下来务农或返乡的青壮年。
留守老人、留守妇女与留守儿童均是农家书屋的核心服务对象,因其性别和年龄,在现实中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需求。据调查,目前农家书屋的主要读者群体是中小学生,其次是中老年人,青年读者最少。从性别上来看,女性读者占到绝大多数比例,这主要与农村大量男性青年外出打工有关。
3.出版发行配套
自2005 年开始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后,国家八部委联合成立了农家书屋工程协调小组,规划、指导图书编、选、配工作及书屋建设。出版行业也积极配合,更加重视“三农”图书的出版。早期的“三农”图书以科技类为主,一批长期致力于服务“三农”的出版社连续推出了一大批深受农民欢迎的优秀“三农”图书。
2007—2008年,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第一批、第二批《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图书的品种分别为4400种和5707种,其中农业技术类合计3263种,占全部图书品种的32.1%。2009年之后,各出版社开始重视农民的精神文化和生活需求,加强了进城务工人员有关的技能和权益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农村文化、少儿教育和少儿读物等方面图书的出版。为了满足农村儿童的阅读和学习需求,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5年最新一批《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中大幅提高了少儿类图书的比重,少儿类占比从2008年的10.2%提高至32.3%,成为推荐目录中数量最多的大类。
二、农家书屋建、管、用中的制约因素
1.建设环节问题
农家书屋工程启动以来,其建设速度和规模都是惊人的。但由于某些片面的认识,部分地区出现了只重视书屋面貌建设和藏书规模的简单铺摊子式扩张的问题,而且在选址时没有考虑村落大小、人口多少,都一一设置了农家书屋。有些书屋匆忙上马,限于资金只是简单利用闲置旧房,面积狭小、年久失修、设施陈旧,无法配备活动器材和设备,也无法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甚至远离农民聚居地,不能有效吸引农村留守人员,服务能力逐渐弱化。
作为政府主导的项目,书屋建设主体单一,在建设初期缺乏文化部门和各级图书馆的参与,老百姓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各地自筹自建,自行管理,致使图书难以流动、无法共享。
2.供书环节问题
书屋建设应根据农村读者阅读层次,实现知识的普及化与均等化,特别是让“农村儿童读好书”,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农家书屋在册图书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书屋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
在实践中,农家书屋的图书多以上级部门统一配发新书为主,缺少农民参与,虽近年质量有所提升,但仍存在资源配置不接地气、供需错位现象。现有存书依然偏重农村致富类图书,而与农民文化的提高和青少年儿童教育有关的图书品种、数量不足。部分农业种植、养殖图书不适合当地生产需求,所配发的儿童读物也与农村儿童实际需求层次不匹配。有些地方农家书屋中的图书有20%—30%农民看不懂,要么是理论性、专业性太强,要么脱离了农村的生产、生活实际。
因为一些客观原因,音像类产品配置难度较大,造成农家书屋重图书、轻音像现象严重。配套产品的结构也较为单一,手机、互联网等新型传播媒介在农家书屋中的应用不足。
3.管理环节问题
农家书屋是农民自己管理、自我服务的自助读书场所,其管理人员大多提供义务性服务,流动性较大。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农家书屋的服务质量和效果。目前,管理人员队伍存在许多欠缺,如精力有限、没有报酬,缺乏主动服务的动力,书屋开放时间随意性较大,而且普遍时间较短,给读者借阅带来很大的不便,书屋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管理人员缺乏培训、不擅管理、业务不熟,造成图书登记不规范,分类、编号与上架摆放无序。
图书流失严重已成为农家书屋最头疼的问题。大部分读者与管理员是同一村庄的村民,彼此之间十分熟悉,诸如借阅管理、破损赔偿等制度往往得不到有效执行。书屋义务管理员成了一份得罪人的苦差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村里无钱管”“群众不愿管”现象的出现。
4.运营环节问题
农家书屋建好了,还要把它用起来,让农民走进书屋。农民的阅读状况决定着农家书屋的存亡。努力找准主体受众、分群分层培育读者,是农家书屋发挥其应有作用的核心。2008年以来,农家书屋工程协调小组依托书屋这一农村文化活动平台,先后开展了主题征文、阅读演讲等系列活动,扩大了农家书屋的影响力,使农民对农家书屋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我国农村还存在一个很大的现实情况,那就是留守农民的阅读能力、阅读意愿相对不高,还没有形成阅读习惯。他们空余时间的活动多是看电视、打牌、玩麻将。
一些地区对农家书屋的宣传不到位,书屋服务手段单一,活动形式单调、互动偏少,造成图书借阅率偏低,大部分图书还处于闲置状态;而且每年图书只少量更新一次,导致书屋对农民失去吸引力,农家书屋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5.后续资金问题
一间农家书屋建起来后,还需要不断完善配套、充实新书。从农家书屋的建设情况看,重建轻管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一些已经建成的农家书屋图书更新速度慢。书屋建设的投入比较大,全靠政府资助不太现实。按最低标准要求,维持一家农家书屋正常运转每年至少需要经费5000元,包括最基本的图书和报刊采购、管理员工资与水电费、维修费等开支。根据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相关管理办法,后续建设阶段中央财政配套2000元经费,有些省级财政对于管理员有每月100 元的补贴,其余不足经费大多由村委会负责。如果村里财政拮据,则会导致书屋无法正常更新、管理与运营,村党委后续建设热情减退,农家书屋持续发展得不到保证。
三、农家书屋提质增效发展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纳入“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提出要“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2012年,我国基本实现农家书屋建设全覆盖之后,面对图书更新缓慢、实用性不强和服务功能单一等新问题,如何用好政策、提质增效、实现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
1.整合资源,构建平台
农家书屋建设既要统筹协调已有资源来激活“增量”,更要在完善并提高现有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率中盘活“存量”。为解决农家书屋图书更新慢、无法流通等问题,当地政府可整合村级书屋与县级图书馆的图书资源,统筹购书经费开支,由公共图书馆负责业务指导与管理培训,试点图书通借通还,通过“大馆带小屋”,实现城乡读者借阅图书“一卡通”,促进城乡公共阅读服务协调发展。
实践证明,单一的文化形式及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农家书屋的提升,首先就是要便民。笔者建议整合利用农村现有的党员活动室、计生图书角和妇女之家等场所,将其纳入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规划,统一管理,形成综合性的文化大院、文化服务中心。新闻出版、文体、广电、农业、科技和卫生等部门要跨部门合作,以农家书屋为载体整合各种惠农资源,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便利的文化服务,激发农民群众阅读需求,有效地促进农家书屋的健康持续发展。
2.紧扣需求,健全机制
书配得好不好,能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是检验农家书屋资金使用的重要标准。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群众文化需求跟踪反馈机制,针对本地区农村和农家书屋的实际情况改进选书工作,注重农村特点和农民需求。笔者建议,针对留守老人的医疗保健与防骗,留守妇女的子女教育、防灾避险安全教育,以及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网络使用等阅读需求,农家书屋要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图书和相关服务。
2016年4月25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规定,国家应当重点增加农村地区图书、报刊、电影和广播电视节目等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借此东风,出版社应着力加强农家书屋出版选题的策划和规划工作,改变作风,深入农村做好调查研究,策划出版更多农民看得懂、用得上的好书。
中央和省级财政应继续加大资金支持,鼓励社会各界援助,形成各方联动的长效支撑体系,促进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协调发展。笔者建议将农家书屋管理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范围,以乡镇为单位精准建设一批重点的、示范性的农家书屋,评选农村读书典型,推动管理员补贴政策,重视发现、培养基层文化活动骨干和乡村文明带头人,鼓励“新乡贤”还乡,建设一支沉得下、留得住的基层文化队伍。
3.倡导阅读,耕读传家
阅读要从娃娃抓起,这是国际公认的阅读规律。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在12岁之前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以后爱上看书的可能性就很低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留守儿童成长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农家书屋担负着“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环境”的责任,通过构建农村儿童阅读平台,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可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融合教育和关爱氛围的场所。笔者建议加强图书管理员的配备与培训,可以更多地选择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等当代“乡贤”,通过与大学生村干部搭档配合,在农家书屋开放期间对留守儿童进行课业辅导,增强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
每年假期,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把农家书屋作为平台,协调大学生村干部、非政府组织成员、志愿者及社会团体等各方力量建立联合教育体系,开展图书推介、阅读讲座、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等活动,为农家书屋注入活力,弥补留守儿童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缺失。
4.数字技术,指尖阅读
在新技术条件下,阅读环境与阅读方式对传统阅读的影响日渐明显。据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我国成年人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连续7年上升,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和光盘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4.0%,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62.2分钟。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数字化阅读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数字化阅读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从各地实际建设需求来说,农家书屋数字化升级已成为必然,这对于农家书屋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笔者建议各级政府和出版单位加强数字化公共文化资源库和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构建,不断满足农村读者的个性化要求,利用网络、手机和手持阅读器等载体,为读者提供最便捷、最有效的阅读服务,用“互联网+”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促进全民阅读数字化服务协调发展。
[1] 薛玉. 农家书屋建设问题与思考[J]. 科技视界,2013(14):104-105.
[2]叶爽美. 农家书屋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以兴化市为例[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19-21.
[3]申研. 农家书屋建设研究述评:区域经验、弱势群体与可持续发展问题[J]. 图书馆,2015(5):61-65.
[4]张贺. 农家书屋:重建“耕读传家”传统[N]. 人民日报,2015-10-15.
[5]王佳欣. 农家书屋工程:提质又增效[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5-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