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游击队“娃娃兵”孟绍金
2016-09-29叶力
叶力
在印江城北北环小区一栋临河的单元楼前,现年95岁高龄的孟绍金老人坐在盛放的三角梅树下,安静祥和。
孟绍金,土家族,1921年生,印江沙子坡镇池坝村坨里组人。幼时家境贫寒,9岁丧父,姐弟四人跟着母亲在乡亲的帮助下艰难度日。13岁时加入当地民团组织,成了一个抗击地方军阀的“娃娃兵”。
1934年5月,贺龙率领的红三军进入黔东。6月,红三军收编当地民团1800多人,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了黔东纵队,由冉少波任司令员。7月,印江独立团、德江独立团、沿河独立团、黔东独立团和川黔边独立团相继成立。孟绍金与姐夫杨光贵等十多人一起加入沙子坡游击大队池坝游击队,成为一名游击队员,杨光贵任游击队长,被编入印江独立团。
“国民党到处抓人,没地方躲,没饭吃,就投奔红军,还见到了贺老总。”孟老回忆。1934年7月,贺龙来到沙子坡,帮助穷苦大众当家做主人。孟老记忆中的贺龙身穿青色长衫,头戴礼帽,拿着两尺余长的大烟杆,就着炭火炉的火点燃烟草,边抽边讲话。
红军把一个寨子里的游击队员编成四个组,一组三四十人,由一两个老红军带队,配合部队补充给养。当时带队的红军有一把三八式步枪,而游击队员没有枪,只有马刀、梭镖等武器。他们就在刀把上捆上木棍,征集到粮食就把刀上的木棍当扁担使,把粮食挑回来。
1934年10月,印江独立团团长张均望带领包括孟绍金在内的80多名游击队员和100余人的运输队到杨家坪征集粮食。因被当地土豪杨世昌告密,队伍返回途中在烂坝沟遭遇了黔军李成章旅戴玉堂团一部和当地民团约千余人的埋伏拦截。山坳里霎时枪响如放鞭炮,双方随即展开激战。团长张均望率领部队突围,却寡不敌众,40余名队员英勇牺牲。战斗持续了将近两小时,终因敌我力量悬殊,部队武器匮乏而失败,独立团伤亡较大,队伍溃散,仅有部分队员冲出包围。孟绍金在混乱中跑向山边树林处隐藏,一直在山沟里躲到天黑才敢跑回家。
后来得知,原来是印江独立团中出了一名叛徒,黔军李成章旅、戴玉堂团和当地民团偷偷埋伏在烂坝沟两旁的半山腰,等挑着粮食的游击队员返回时,趁他们体力匮乏和缺少枪支不利条件下,发动了突然袭击。
“张君望的两个通信兵拿着枪在准备突袭,但是最后都没有成功。”孟绍金说,这次战斗有120多名战士、80多名游击队员参加,除了张君望及40余名队员英勇牺牲外,另一名首领宁国学带领部分队员逃出包围。之后,印江独立团建制也被撤销,编入黔东独立团。
1934年10月初,湘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黔东纵队与各独立团合编为黔东独立师,师长贺炳炎,副师长冉少波。10月24日,任弼时、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主力抵达印江县木黄镇,与贺龙率领的红三军胜利会师,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黔东独立师编入红二军团。
而孟绍金因与部队失去了联系,错过了跟随红三军会师整编,为了躲避当地反动势力的搜捕,不得不东躲西藏,流落在外。在红三军与红六军团会师继续挺进湘西后,黔东各地的“还乡团”、“清乡队”和土豪劣绅,开始清理和迫害留落红军,以及参加过红军游击队和地方苏维埃政府的人员,孟绍金等人被逼无奈,四处躲避以求生存。
后来,孟绍金归家务农,跟随伯叔们在当地学打铁做工为生。1957年,孟绍金到印江林业部门工作。在1961年机关干部大规模压缩的“精兵简政”中,自愿申请回家劳动。1986年,在党的政策关怀下,被确认为“红军失散人员”,并享受政府优抚政策和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