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转非“不一定”放弃土地 必须是“一定不”

2016-09-29

证券市场周刊 2016年36期
关键词:发包方户口本户籍制度

论者舒圣祥称:9月19日,北京市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截至目前,已经有30个省份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普遍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农转非后,是否一定要放弃宅基地和责任田?专家认为不一定,户籍改革有不同路径,即使放弃土地,也不应该像过去那样简单的给予现金补偿,肯定要在社保、在基本公共服务上拉近和城里居民的差距。但是,户籍制度改革显然不只是换个户口本那么简单。虽然表面上的二元户籍没有了,但实质上的城乡差别依旧存在。户口本不是一个本子,而是一个权利母体,各种权利待遇附着其上,构成实际的城乡差距,涉及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福利等各个方面。几十年来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要真正淡出历史舞台,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显然只是一个开始。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的问题已经出现:因为土地升值预期谁都看得见,不仅很多农村户口的人不愿转为城镇户口,甚至很多已经转为城镇户口的人也想重新转回农村户口。根据现行土地承包法,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农民进城落户,必须放弃土地,用一纸户口本,就要拿走农民的农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这当然是一笔太不划算的买卖。因为城镇化率涉及官员政绩,很多地方搞过强迫把农民“拉进城”、“被落户”的事情。这样的行为虽然已被官方叫停,但是背后的问题显然还在:拿什么吸引那些身体早已进城的农民,在身份认同上也愿意进城?专家说,农民不一定得放弃土地。什么叫“不一定”呢,那必须是“一定不”。土地过去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现在是农民最看重的财产,土地与户口的关系问题需要早日明确。在土地确权基础之上,明确农地流转权益、宅基地转让权益等已成当务之急。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包方户口本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改革对流动人口的影响
户籍制度
领证
浅析发包方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索赔管理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
证明我妈是我妈
二元户籍往事
户口本
建设项目发包方的工程索赔管理研究
第一次到邮局取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