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宝石的消费误区
2016-09-29TEXT王健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
□ TEXT 王健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
彩色宝石的消费误区
□ TEXT 王健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
金弘珠宝 供图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热衷于购买彩色宝石,国际上皇室贵族、大牌明星往往是彩色宝石的忠实粉丝。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常常咨询我关于彩色宝石的各种问题,比如怎么鉴别真伪,评价优劣,分析产地,当然还有价格。可以看出接受新事物较快的一部分珠宝爱好者已经琢磨彩色宝石了!彩色宝石顾名思义,即颜色绚丽的单晶宝石类,品种众多,分布于世界的各大洲,最被人熟知的要数猫眼、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碧玺、坦桑石等,整体上能够代表欧美人对珠宝的某种审美,也就是西方珠宝文化的特点。
下面分析一下在彩色宝石教学及商贸中常常遇见的问题,尤其是彩色宝石的消费误区,与大家一起分享。
1 彩色宝石流行性强,消费者容易盲从消费
彩色宝石品种较多,颜色绚丽,时尚性特别强,通常看到明星或者朋友佩戴某些彩色宝石,觉得很漂亮,于是跟风购买,从表面上看来是一种时尚,紧跟潮流的步伐,其实是一种盲目的消费,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购买这些宝石,仅仅是因为好看?例如前几年特别流行佩戴青金石、各色玉髓玛瑙等,市场异常火爆,原本几块钱的玛瑙手串瞬间炒作成几百、上千,甚至上万元,令专家同行直呼看不懂。实际上,这就是一种盲从消费的表现。
因此,在购买彩色宝石前,应先弄清楚彩色宝石的品种、特点及大概的市场价值。通常,国际上除钻石以外,将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猫眼作为四大名贵宝石,即珍贵宝石,品质好的拥有较高的价值,也相当稀少,因此往往作为国内外珠宝拍卖的重头戏,也是国内外藏家的重点收藏对象。此外,某些历史悠久,稀有的宝石品种,如澳洲黑欧泊、具有变色效应的亚历山大变石、稀有的翠榴石、特别的帕拉伊巴蓝碧玺等也具有相当高的价值。这些宝石品种有的颜色抢眼,有的拥有特殊的光学效应,在国际彩色宝石市场上名气大,往往投资意味强、收藏价值高。
当然,也有人会说,购买彩色宝石并不都为了锁在保险箱,等着升值。某些彩色宝石大颗粒,净度高,价值相对较低,如外观与蓝宝石非常相似的坦桑石,诱人的红碧玺等,外观非常抢眼,具有很好的聚焦作用,所以挑选一些颜色绚丽的,作为流行性佩戴,搭配服装等。因此,彩色宝石的价值跨度较大,能够满足各种需求,整体上,拥有独一无二的颜色,特殊的外观,购买前,切勿盲目跟风消费。
2 了解彩色宝石的文化
有一个朋友和我说,在购买碧玺之前甚至不知道这两个字怎么写,只知道碧玺是一种拥有很多颜色的宝石,让我哭笑不得。因为与我们的汉语有谐音,所以很多人将碧玺赋予很美好的寓意,即“辟邪”,调节人体的微电流等,但这些并不是主要的。另有一位朋友和我分享了一个故事,大体是走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将手上佩戴的翡翠手镯摔断了,但人只有一点皮外伤,于是将摔成几段的翡翠镯保存起来说,是它为了我而舍身自己,这只镯子有灵性!也有人会说,今天出门时戴了一串金发晶手链,走在马路上,看见地上有一张百元大钞,于是我马上将捡钱与金发晶联系了起来。年轻女性佩戴粉色的芙蓉石吊坠,大家一看就明白了,她在求姻缘,应该想尝试着谈一场恋爱。
以上种种,其实反映出了一个问题:人们将宝玉石赋予了某种特殊的含义,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当碰见好事或遇见困难,会将这种情节发挥的淋漓尽致,那么彩色宝石的文化是怎么样的?
我们都知道,宝石从西方传入中国,形成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国人历来有“君子比德与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思想,抑或是玉石能够保平安、祈福、消灾等。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即使这块玉石价值不菲,佩带者往往会贴身佩戴,因为这块玉石的价值已经超过了本身的价值,中国人更相信玉石的灵性。而更有意思的现象是,佩戴彩色宝石的人往往会佩戴在皮肤裸露处,换言之,更希望别人能聚焦于他,这也恰恰体现了彩色宝石的西方宝石思想,更加张扬,更加夺目,尤其是透明的刻面彩色宝石。因为拥有绚丽的颜色,明亮的光泽,较强的刻面反射光,让人不自禁的将目光转向对方。
此外,给彩色宝石正名也相当重要,这是彩色宝石文化的重灾区。最让人惋惜的要数锆石。锆石是一种硅酸盐,四方晶系的宝石,拥有极强的亚金刚光泽,接近钻石的火彩,蓝色、红色是主要的颜色,但在国内的珠宝市场几乎无人问津,有人甚至问我,是否为稀有宝石?原因很简单,名字太亏,因为含有一个“锆”字。
在市场上,有一种人工宝石,叫合成立方氧化锆,成分为氧化锆,与锆石完全不同,一般是钻石的仿制品或用于流行饰品中。而国内的大多数市场上,相当一部分珠宝从业者将这种人工宝石痛快的称为“合成锆石”或“锆石”,于是人们不自觉的将“锆石”与“人工”联系起来,因此锆石想要在未来几年火起来,一定要起个“艺名”,否则永远难翻身。
另一个必须要提的是祖母绿。大家很清楚,祖母绿是西方的绿色时尚代表,是独一无二的绿色宝石之王。而中国人的珠宝消费观是怎么样的呢?一般可以总结为:传家、家当、保值、增值!于是,人们将祖母绿不自觉的与祖母、奶奶辈联系起来。莫非西方人也讲究上一辈流传下来的观念?于是我们发现祖母绿在市场上又被叫做“奶奶绿”,甚至在某些商家的标签上明确的写出“Grandma stone”!这种叫法,往往流传于珠宝行业源头,从源头抹杀了祖母绿文化,消费者就更难辨清了。
祖母绿的名字由波斯语Zumurud得来,最早的祖母绿发现于4000多年前埃及,16世纪中,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洲掠夺大量祖母绿,运往欧洲。纵观历史,似乎与“祖母”或“奶奶”没有太大关系,而是一种音译的习惯。
如果一种宝石连名字起源都胡编乱写,那么怎么能做好市场营销?因此,彩色宝石的文化推广任重道远,有特殊的寓意,也有国际流行的生辰石文化,也有名字的由来等,总体上,消费者若能从正确的渠道了解彩色宝石的文化将有助于彩色宝石的传承,而不是昙花一现。
星光达 供图
3 彩色宝石的价值评估只看国际证书?
我想这一点是这几年彩色宝石发展迅速的根源,也是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基本上,每天都有不同的朋友发一张鉴定证书给我,请我估价或看看是否有问题。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谈谈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曾经购得一颗价值较高的蓝宝石,将其带回香港的一家国际鉴定机构做鉴定,鉴定结果显示是一颗“加热过的皇家蓝蓝宝石”,于是我将这颗宝石与证书带到了泰国,该鉴定机构总部经一番确认,将证书修改为“没有加热的蓝宝石”,并将“皇家蓝”的字眼去除。我又将这颗蓝宝石送入另一家国外的权威检测机构,结果显示是一颗“没有加热的矢车菊蓝蓝宝石”。三次鉴定,每次结果都不一致,让我哭笑不得,心情犹如坐过山车般。
分析背后的原因,国外珠宝鉴定机构会对某些宝石进行颜色描述,是否优化或产地鉴别上给出参考意见,这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满足了某些需求,如我想知道这个宝石从哪里来,颜色是否最好,等等。而国内的检测机构,并不做这些项目的描述或检测,实际上这些检测项目难度很大。
比如颜色描述上,国外的某些机构为了抢占市场,也许太过商业化,于是大家看到原本名贵稀有的鸽血红红宝石泛滥成灾!若将几颗鸽血红摆放在一起会发现颜色相差悬殊,而消费者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鸽血红,容易引起误导。优化和产地鉴别实际上是为了满足某些消费者一种好奇心需求,希望这颗宝石有个产地溯源或知道根在哪!比如斯里兰卡或马达加斯加产的蓝宝石。但如果一个将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并排站在一起,是否能准确区分?我想未必!
因此,所谓的某些国际鉴定证书在整个购买环节中起着主导作用,消费者只能通过一张鉴定证书来评价宝石的好坏,这并不利于彩色宝石市场的长期发展。
目前彩色宝石消费市场整体处于上升通道,消费者若想购买彩色宝石,一方面应当提升彩色宝石的鉴赏能力,另一方面更好的了解彩色宝石文化,对彩色宝石有一定程度的认识,结合自己的消费需求,如佩戴、投资、收藏等,明明白白消费,切勿盲从消费。
The ConsumerMisunderstanding of Colored g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