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雪竹(外一题)

2016-09-29杨蓉

飞天 2016年8期
关键词:睡莲花苞莲花

杨蓉

绿竹神气,枝叶常青。从北纬46°往南自由地生长,是遍布地球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植物种群。在温暖湿润的蜀南大地,更是葳蕤丛生、种类繁多。千万年来,蔓延在时光的每一个基点,生长在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坚贞不渝,青澜似海。

每年春天,润雨过后,竹子繁茂的叶片会长出一年中最好看的颜色。细长的竹叶犹如一把把精巧的剪刀,将夏秋冬一一剪去,独留下春的记忆,碧玉成妆,四季如一,年年如此。丘陵山麓,溪岸河畔,庭院野径,处处寻见。但不知为何,兴许是因为稀松平常,日日相见,我并未觉察出竹海特别的好来,如同秒秒相依的呼吸,因为熟悉才被忽略。

唯独在冬的气息最浓重的时候,有雪带着北的叹息,轻悄悄翻过秦岭山脉,一点点把寒流和冰晶送来。彼时,整个万岭菁千花百草凋零尽,群山变得静默,仿佛纷扰的大千世界突然只剩下竹和雪,默默对视着、相守着、伫立着。

微雪轻洒。漫天飞舞的雪似轻盈的蝴蝶,一只只歇息在狭长的叶子间,延伸一曲绿与白的断想。轻抚竹枝,雪像一朵朵茉莉花怒放在枝叶间,姿态各异,圆润幼小的花瓣开得美好、舒适。划一只竹筏淌进林间小湖深处,笛声悠扬,眼光随着竹桨甩起的水滴往上,看见光线从茂密的叶间流泻,片片细雪如同颗颗散落的珍珠,闪闪烁烁,熠熠生辉,恍若隔世。

雪意渐浓。坐看青竹变琼枝,三分碧绿,七分皎洁。红尘已在思念之外。想寻一条小径,脚踏在厚实的枯叶上,步步松软,却方向顿失,如走入梦幻虚空。环顾四周,一枝枝直韧的竹竿直插云霄,绝无节外生枝,竹节处伴着尚未褪尽的白霜,节节高升,直到繁枝茂叶,撑起一片青绿时空。清冽的空气抖落成六角飞花,浮于青绿之上,天地间雪语绿意无限包容。竹欲静,风不止。雪从枝头漫过,发出抑扬顿挫的沙沙韵律,竹叶萦绕着若有若无的淡淡清香,深吸一口,在雪中格外清新,附以清浊,得以静洁。时光已不在。

登临高处,凭栏四望,但见那漫山遍野的竹海,豪情傲然、气势磅礴,仿佛跨马飞戈、波澜壮阔的队伍,在群山间密集列队,只等战鼓震天,便可所向披靡、连战皆捷。若闭眼聆听,浩渺连天,翠浪起伏,天风吹荡,又恍若声声低沉的龙吟。栏杆拍遍,雪,领略登临意,肆意在竹海伟岸涨潮,绵延起伏,逶迤苍莽。烟波浩渺的绿色海洋,翻滚起一轮轮浓重的白浪,荡涤在天际。

严寒的年份,浓厚的冰冻雨雪如同积水的棉絮,凛冽与萧瑟积压竹群,瘦瘦的竹竿不堪厚重,不由自主地摇晃着、摆动着,如同一个个艰难生活的人被各种困难压迫得无法喘息。冰凌折断竹枝,精疲力竭的竹在冰雪的覆盖中,神情凝重。有时,听见寒风中传出苦楚的闷响,一些竹被撕裂成碎条,挣扎着倒伏于地。多少次,以为它会就此认输。而等红日升起,冰雪消融,更多的竹抖掉身上的残冰,慢慢直起腰身,箭破雪雨。受命于天,赋形于地,涵濡雨露,振荡风气。一定是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顽强的生命基因筑成愈挫愈强的精神意志,用超常的忍耐力铸就的巨大力量。这力量,使它在艰难的环境中得以生存,使它在寒冷的冬季依然保持俊秀的绿色和旺盛的生命力。

是的,终会云开日出,春暖雪化。竹子回归到最初的梦想,孕育成笋,储蓄能量,等待春天。雨水节过后,圣洁的雪早已将尘土荡涤清洁,泥土变得湿润松软。竹,这种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得到阳光和雨露的讯息,便精神抖擞,在春雨缠绵的清晨、在人们的睡梦中、在云雾淡淡的傍晚,以惊人的速度向上生长。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一日为笋,十天成林。竹的枝干分节,当其他植物只专注于顶端的分生组织裂变时,竹的每一节都在同时生长,等到包裹的鞘壳脱落,才会停止拔节,但内部的组织仍然在不停地生长,直到变得粗壮、挺拔、有力。枝头,蜷曲的竹芽犹如一根根粉嫩的绿针,饱含营养,在阳光中舒展开睡眼,先端渐渐变尖,底部却是钝形,最终长成一片狭长的箨叶。看不见的土壤中,强势的根系带着强烈的生存欲望,奋力往四周深处延伸,牢牢抓紧土石,傲骨铮铮,我自岿然。

竹的可贵如同信仰。置身万顷碧波的竹海,感受茫茫雪意。这里的竹子永不孤独,群生群长,患难与共,高可摩天,低可触岩。它们刚柔相济,心无杂念,甘于静默,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冰寒的雪水化为细流,顺着根茎长进竹的脉络和骨骼,化为独有的柔韧和坚强,像青春韶华里的谦谦君子,不择地而生,不因时失色,虚心劲节、朴实无华、胸怀豁达,终修成这瀚海般的大气候。

等一朵莲花开

寻找莲花,一度是我心灵旅程中最重要的事情。莲花的花语是洁净、纯真、坚贞、神圣,被视为圣洁、美丽的化身。而我,更觉得它象征着一种诞生,清除尘垢,在黑暗中趋向光,坚韧而静默。

花遂人愿。今年春天,有人在门前的小池子里种满了睡莲。入夏以后,竟然全部开放了。强烈潮湿的夏日光线中,紫红、浅粉、嫩黄、纯白……一朵比一朵娇羞,一朵胜一朵多姿。

每一个困顿的清晨,想到即将要开始的匆忙而烦忧的俗世一天,心里的不满和抱怨会一点点加剧。然而,每当从一池开得安静又热闹的睡莲旁经过,心里会涌起淡淡的欢喜,忍不住慢下脚步,轻轻凝眸,满池莲花便开进了心底。

感叹造物主的偏袒,怎么能让一种植物如此简单又高贵、妖娆又纯洁、端庄而圣雅?心里暗暗承诺自己,我一定要亲眼看见一朵莲花盛开的过程,一定要!

盛夏是莲花的盛放期。选择在七月的一天清晨六点钟,微曦初露,静悄悄的空气中,去守候睡莲醒来。

端详一支新生的花蕾。紧紧相依的四枚窄卵形萼片,细长的花柄在暗暗用力,把它送出水面。圆心形的叶子漂在吹面,浓绿的成熟的叶片筋脉尽现。微卷的幼叶有褐色斑纹,隔着折射的水面,看见叶片底面呈现出暗紫的颜色。

随着光线渐渐变强,仿佛隐约有“嚓”的一声,萼片顶部被撑开少许,花苞微微张开,看见内里洁白的花间。哦,这或许是一朵嫩黄色的睡莲,或许是白色。多么惊喜的期待啊,等一朵花开。

睡莲真的要开了!我满心欢喜。凝视,长久地凝视,几乎要屏住呼吸。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我不断地轮换着左脚和右脚着地的支撑点,可是,长久的凝视中竟不见花苞有一丝变换。而翻开相机镜头里半个小时前的影像,却发现莲花一直在开。顶端的白尖面积在扩大,四片花萼也隔开了些许距离。

于是,我决定每十五分钟定点拍摄一张莲花的样子。因为睡莲真的醒得很慢,慢到它一直在努力地开,张开的幅度却那么那么细小,我根本看不见过程。

不如安静地坐下来。像孩子一样,用手撑着脸,对着一朵莲花,等待。坐得久了,焦灼竟慢慢褪去,心里像接通了一个神奇的世界,那里只有我一个人,穿着棉白的长裙子,赤脚坐在水边,孤独又忧郁。回忆活过的人生,难得如意,总觉得艰难。生命中有接连来到的磨难,让原就不够聪慧的人儿措手不及。日复一日,勇敢的心,在轮番的失望中渐渐隐匿,以看不见的状态流逝消散。与眼前之景何其相似!所不同的是,莲花在以看不见的速度走向新生,而人的生命恰好相反。

忽然,看见睡莲似乎微微倒向一侧。细长的花茎仿佛经不住花开的重量,向左侧微倾着。花苞的顶端呈现开放的姿态,绿色的萼片像慢慢撑开的伞,里面遮着的花瓣一点点探出头。

十五分钟,十五分钟,又十五分钟,……在相机连续的影片上,花苞越来越斜。看见莲花伸懒腰的样子,紧闭的眉头渐渐舒展,是一朵淡黄色睡莲,金黄的花蕊呈辐射状裂片。它在开放,我在等待。隐隐地,我感觉到它在用力,越来越用力,那种力量,是十月的胎儿即将分娩那一秒,是长大的蛾子咬破丝茧那一霎,是成熟的种子顶开土层那一瞬,是大自然赋予生命的神奇力量,看见过的人会立即充满敬仰。

笑意浓了。最后,花瓣完全张开。四层细长的花瓣错落有致,每一片都长得恰到好处,少一片都会丧失完整的美感。神奇的是,随着花儿的开放,倾斜的角度自然变直了,似一个优雅的女子慢慢地抬起她高傲的脖子,笑脸盈盈,看着天空的太阳。这静卧一泓清水中的睡莲,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莞尔一笑,不蔓不枝,不谙世事,纤尘不染,飘忽若神超脱矜持,芳华四溢,楚楚动人。难怪睡莲被称为神圣之花,不论中西,历代的王朝加冕仪式,民间的雕刻艺术与壁画,均以之作为供品或装饰物。

连续开放三次或四次,睡莲便用尽了毕生的能量,选择永远沉睡。老去的睡莲会合起盛放过的花瓣,躲进花萼,蜷缩成一朵花苞的样子,一如初生。所以,谁见过睡莲枯萎的花瓣?没有人。睡莲像某类骄傲而勇敢的女子,绽放出极致的美丽,一生中展现给世人的只是美丽、圣洁和娇艳,却把盛放后落幕的悲哀留给自己。若这就是佛经教给人们的隐忍,应该是只报恩不报怨。这样的品格,怎能不让人永生眷念?只是,随着花茎营养成分的流失,这“花苞”一分分沉入水底。初生的样子和老去的样子几乎一模一样,像轮回的人生,出世时呱呱啼哭,不着一丝;离世时,经历过的万千世相化为乌有,带不走一物,从终点又回到起点。

或许,只有孤独如我,才甘心用三百六十分钟的时间,静默不言,一动不动,只为等待一朵莲花开。我只求看见一朵睡莲醒来的姿态,却不曾想,会在等待中见证一场生命的轮回,看见自己最干净的内心,一尘不染,不沾尘世,偷得浮生之中的半刻冷静。我相信,这世上每一个人心灵深处都有圣地,都有一朵欲开的莲花。寻找莲花。终身寻找。

猜你喜欢

睡莲花苞莲花
睡莲盛放
云莲花灯
莲花湖『变身』
睡莲
花苞
莲花灯盛开“致富花”
灯笼是春天的花苞
睡莲
莲花岛:清净与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