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层面:加快实施惠民工程
2016-09-29
工作思路和重点
重点推进跨层级的纵向汇集和区域信息共享。应该说各地的信息化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特别是在民生方面。围绕民生,各地作出了很大的成绩。
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
2014年,国家发改委、中央编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审计署、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等12个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开展信息惠民国家示范省市创建工作:探索通过政务信息共享等手段,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模式。全面实施信息惠民10项行动计划:重点推进社保、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社区服务等重点民生领域的10项信息惠民行动计划,突出服务模式创新、政策制度突破、体制机制探索,全面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启动80个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10项行动计划成熟1个,启动1个。信息惠民工程将避免技术导向和项目驱动,突出需求导向,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从政策制度、工程建设、体制机制等多角度出发全面推动解决民生问题。将改变以往单纯依靠财政投资的思路,将更强化发挥市场作用,鼓励通过服务模式创新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将强化“条块结合”,一方面注重发挥行业部门作用,围绕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从条条上加强业务指导和专项推进;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通过在城市一级试点,将以部门为主、各个条线的系统在城市这个块块上进行整合,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虚拟大部制。最终形成条块结合、协同共享的推进机制,营造政府与市场优势互补、多元参与的发展环境。
信息惠民工程的实施要遵循五大原则:围绕民生突出重点,既要落实规划,又要着力加强薄弱环节,重点解决当前体制机制和传统环境下难以解决的瓶颈问题,选择信息化领域能发挥关键作用的领域作为重点。统筹发展有限目标,基于各部门已有的工作基础和资金渠道,选择基础好、需求紧迫、条件成熟的内容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提出新增专项建议,设定合理的3年发展目标,避免贪大求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政府不能大包大揽,着重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的服务内容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开展专业化、多元化、特色性的服务,营造信息化便民利民惠民发展环境。试点带动强化基层,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逐步推广、惠及全民的推动思路,以地方试点为主推进专项实施,因地制宜,提供信息公平普惠水平,加快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条块结合协同共享,选择综合性强、社会效益高、示范意义大、带动效应强的内容作为新设专项重点,重点是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协同共享机制建设,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合力推进。
它有两个战略目标: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均等普惠水平,强化信息惠民工程推进的长效机制,探索突破有关体制机制障碍,加强政策制度保障,强化部门间的协同共享,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性、普惠性和可持续性,提升信息便民、惠民、利民水平。培育医疗、养老、教育等领域的信息消费,促进新型信息产品应用,拓宽消费渠道,改善消费环境,降低消费成本,提升消费保障和服务水平,增强消费的拉动作用,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
具体目标是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今年是最后一年),通过信息惠民工程实施,惠及人群超10亿人,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及居民消费超万亿元。实现15个省医保跨省即时结算,实现100个地市就医一卡通和病历互认共享,实现超过1万门精品课程免费网上开放,突发事件处置速度及准确率提高30%,在试点地区实现养老机构、社区和医院的协同服务,推动药品食品网上阳光直购。在一批信息惠民示范城市全面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公共服务系统互联互通,以及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在线办理。
建设成效
探索实现了跨层级、跨部门信息共享与应用。例如深圳的“织网”工程,它把所有的城市人口、流动人口和城市住房、出租屋、就业都管了起来,把23个部门接入城市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数据实时校核和共享交换。
推动电子政务服务下沉,实现社区级“一站式”服务。例如智慧乌海。
特色公共服务成效凸显。例如,上海市医疗服务领域的实践。
带动社会投资明显。例如嘉兴的创新项目是把社保卡和卫计委发的居民健康卡合到一张卡上,一卡两用,正面看是社保卡,反面看是健康卡,一张卡兼容了两种卡的标准。
提升了居民满意度。杭州市居民信息惠民满意度调查显示,总体满意度达85.8%。在服务的便捷感上,对于社保服务领域的满意度更是高达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