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016-09-28李雪峰
李雪峰
以镇江为例,建议从财税调节、区域协调、就业创业等体制机制入手,加快推进共享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发展理念,为怎么发展指明了方向,“共享”的发展理念则为发展以后怎么治理社会指明了方向。
纵观五大发展理念,无论是创新发展、协调发展,还是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其最终目的都是要让百姓生活得更加富裕安康、更加和谐幸福,一切发展最终都要体现到人民对发展成果的共享上。共享发展既解释了发展的动力,也解释了发展的目的,这在“十三五”规划建议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亮点和着力点。因此,共享发展是对依法治国方略极大的支持和补充,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近年来,由于地方党委政府片面理解了“经济建设中心论”,忽略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特别是我国当前发展水平还不高、制度改革还不快、思想认识还不够,造成现实生活中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保障等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中央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正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五中全会已从公共服务、脱贫攻坚、教育、就业创业等八个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更为有效的制度安排。为实现上述目标,以镇江为例,建议从财税调节、区域协调、就业创业等体制机制入手,加快推进共享发展。
财政收入要共建共享
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镇江市以镇为单元,被划分为生态平衡、适度开发、重点开发、优化开发四大区域,并对各个区域产业发展和开发强度进行了严格限制。因此,各镇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财政收入差距较大。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分税制,没有采取系统的、刚性的平衡措施;县财政对乡镇财政还停留在保吃饭、按发展增收分成的做法,不尽合理。建议健全完善三大机制:
一是“上下平衡”机制。生态、基本农田区的乡镇,因为没有税收来源,财政收入保吃饭已是勉强,对于环境保护、卫生秩序、基础设施等民生建设的投入大多无能为力。近年来,江苏省将教育、卫生等基本民生纳入县财政统筹,这就是“上下平衡”机制。可借鉴这种做法,将生态修复与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农田保护直接纳入到县财政统筹,确保全县域范围内,除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安均等化以外,还要实现基础设施均等化、生态环境均等化。
二是“左右平衡”机制。即富镇向穷镇转移支付。富镇的财力高于县平均数的,高出部分由县财政进行统筹,向低于平均数的穷镇转移支付,保证各功能区任务不同、发展基础不同,但保障相同、成果共享。
三是“差别考核”机制。对乡镇主体功能区实施差别考核,加大重点开发区域和优化开发区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指标权重,适当降低适度开发区域和生态平衡区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指标权重。比如,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对经济结构、质量效益、资源消耗、环境保护、自主创新等指标的考核,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招商引资、出口等指标的考核;重点开发区域,要突出考核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产业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指标;适度开发区域,要弱化对工业化城镇化相关经济指标的考核;生态平衡区域,主要考核污染“零排放”、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等指标,坚决不考核产业发展、旅游收入等经济指标。如此,乡镇政府可更好地落实功能区保护职责。
基础设施要共建共享
基础设施建设承担着推动经济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的双重任务,直接服务于人民的生产生活,发挥着支撑经济发展、引导生产力布局、促进城乡交流、扩大市场空间、拉动消费需求、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础性作用。五中全会对“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作出了系统部署,明确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信息、能源、电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邮政等构成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地下管网和防洪防涝设施等。
经过多年发展,各镇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水平都有了明显提升,但从面上看,各镇之间在发展上的反差依然较大,特别是镇域发展在功能定位、社会治理和带动辐射能力等方面,都迫切需要将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财政收入上下平衡机制,力争在一定时间内有大的改观。
建议:加快构建“以县为单位,统筹资金筹集;以功能区定位,制定建设标准;以适度超前、量力而行原则,实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总体框架,努力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共生共赢、公共服务同等同级、利益分配公平公正”。
在建设过程中,特别要注重科学规划、合理衔接。以镇江为例,公路方面,要加快推进市域高速公路联网成环,打造市县镇之间“高速公路+快速干线+普通干线公路”的“高快普”复合通道。铁路(轨道)方面,要加快推进连淮扬镇铁路、沿江铁路和宁镇扬轻轨等区域铁路干线的规划和建设,积极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加快实现“市县轨道全覆盖、干线城际双通道、枢纽联运多功能”的铁路现代化目标。公交方面,要加快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早日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公共自行车和出租车为补充的现代公共交通运输体系,确保镇村公交开通率 100%。此外,还要因地制宜解决通水、通电、通气、通互联网等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区域供水和污水处理力度,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创业就业机会要共建共享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包括就业竞争机会的公平、就业竞争规则的公正、就业程序的公正。由于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业面临着总量压力大、劳动力短缺的双重矛盾,公众的关注热度一直不减。建议上下同心、综合施策来解决这个问题,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一要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劳动力素质关系创业就业能力,教育公平是创业就业公平的起跑线。这次五中全会一个亮点,就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全民素质。近日,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从明年1月1日起,我国将首次建立起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开启义务教育发展的新里程。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根本解决目前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的问题。
二要实施终身教育培训。这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是产业向中高端攀升、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支撑,也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广泛的国际教育思潮之一。实施终身教育培训,要把对象拓展到所有人,包括所有在职业技能的获得和提升方面有需求的人,尤其是要关注残疾、失业、无业青年等弱势群体。要在普通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提高国民的动手能力、谋生本领、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特别是要密切结合市场,既要按照当前的社会需要去培养人才,又要前瞻性地设置未来需要的专业和课程。
三要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构建创业扶持三要素:一是创业培训。在终身培训的基础上,要把创业培训面向人人,让创业者指导创业的流程和基本技能。二是组织会展。将创业者的策划及时通过会展向社会展示,了解市场反应。三是提供初创贷款。对一无资产、二无资金的初创者,只要符合前两个条件,都要为他们提供有条件的第一次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