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排精神的魅力所在

2016-09-28葛春林

人民论坛 2016年25期

葛春林

【摘要】女排“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所蕴含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竞技体育的范畴,深深感动并扎根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无论是球场上还是生活中,中国社会正需要这种精神。

【关键词】女排精神 大众生活 永不言弃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女排的继承: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弃

团队精神是女排致胜的另一个核心要素。女排是一个团队,每一位队员的位置都是取得胜利的关键,汇集团队的所有力量,才能赢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本届奥运会主攻手朱婷一人贡献了全队40%的得分,在采访时朱婷一再强调有集体的防守和传球才会有她的成绩,“在你觉得快不行的时候,你就觉得还有队友支持你;队友有困难,我觉得我还能顶上来”。可见,每一个队员都拼尽全力,紧紧团结在一起才有了最后的胜利。这体现了队员互相弥补,互相包容,特别是在输球落后的情况下,不互相埋怨、责怪,能够拧成一股劲,各尽其才,使集体能力最大化。

女排姑娘们用永不放弃、自强不息的钢铁意志,赢来了一次次险境的绝处逢生,在最困难的时刻,呈现出最顽强的精神,这是女排精神最完美、最核心的体现。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赛后大赞中国女排精神的伟大,称“女排赢球,依靠的是团队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

女排的坚持:积跬步,踏实地,至千里

荀子在《劝学》中提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正是本届奥运会中国女排的真实写照。里约奥运会中国队所在的小组号称“死亡之组”,组内的美国、塞尔维亚、意大利、荷兰均为世界一流强队,皆具备夺得奖牌的实力。郎平没有给队员施加压力,而是告诫队员,“就认真的打好每一分”。在强手如云的形势下,没有设计结果,一步一个脚印,历经种种磨难,最终冲出重围。这种能力的表现是与平时的积累分不开的,我们不应忽视女排姑娘平时的刻苦训练。

女排本次征战奥运,除了面对比赛的精神压力,每天仍然要坚持训练。在先前中国女排一次场地适应训练遭遇场馆停电之后,临时更换一个小排球馆,女排姑娘们依然训练得一丝不苟。早上六点起床,直到下午三点钟才吃上中午饭,这是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期间每逢休战日的生活节奏。十天下来,教练竟然将带的方便面都吃完了。

鸟欲高飞先振翅,没有平时训练出来的扎实基本功,仅仅依靠精神是不可能获得胜利的。正是平时日复一日风雨无阻的艰苦训练,赛场上每分必争的坚持才造就了中国的最终登顶。认真对待日常训练的每一天,夯实技术基础。比赛中专注于每一分的获取,沿着既定目标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前进,正是女排精神的体现。

女排的科学:大胆改革,完善管理

郎平自2013年回归国家队后最大的改变就是组建大国家队。首先,郎平大胆推进人才更替,大面积选材,全面换血。郎平观点很明确,就是要走“高大化”的路子。中国女排阵容的平均身高已超1.90米,如此高度在世界排坛可谓数一数二。在“用人”的问题上,郎平一贯坚持:“谁的状态好,谁就上。”本次奥运会随队出征的队员名额为12人,但会前的集训名单达到了26人。在联赛中表现出色的年轻球员几乎都获得了到国家队一试身手的机会。大国家队的理念给了更多年轻球员机会,这样的策略既让更多新人积累了比赛经验,也给了教练更多了解她们的机会。队员平时训练积极性提高了,而那些成熟但是有伤病的老队员也有充分的时间休整,国家队的用人更充裕了,这也为球队整体水平的提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组建教练员团队上,自郎平担任主教练以来,全面打造了一支由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复合型教练员团队,建立了以往所不具有的强大阵容。这支复合型团队是由科研、心理、医疗康复、体能和信息分析研究等部分组成的,以郎平为主的教练员队伍由14人组成。团队负责研究、制定训练计划;分析对手,制定战术措施,形成自己的战术风格。郎平挂帅后,对运动员伤病防控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引进了知名的体能训练师和康复师,非常重视节奏感,通过更加科学的手段把球员各个肌肉群全部训练到位,队员们受益匪浅。在郎平任教的备战里约奥运队伍中很少有因为训练受伤的队员。在训练上,突破传统,真正科学化。为了避免身体方面的过度损耗,减少伤病,郎平要求训练保证做到科学,对训练时间做出严格要求,并且限时要求队员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任务。郎平非常注重队员的技术化培养,为了保证训练的科学性,女排训练不仅要借助男陪练帮助,而且还会和六个男陪练对抗。不一样的教练组,不一样的训练方法,都是郎平在中国女排传统训练上做出的突破。

女排的成功证明,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如果缺少脚踏实地的付出,只会空想,很难有所成就

35年来,女排精神从未走远,总是与国家每个历史发展的节点相契合,影响着众多国人。女排的成功绝非偶然,是遵循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是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证明,是我们需要大力弘扬和学习的。

当今社会,青少年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吃不得苦、骄横自私,走入社会后缺乏团队意识,习惯性拖延或者逃避难题。我们应该呼吁在教育中积极培养学生克服客观困难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与主观困难作斗争,在团队中创造出一种同学间相互爱护、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提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使学生在引导下,逐渐培养起良好的集体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如今,在社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人们追求高层次舒适生活的欲望也越来越多,有的地方充斥着浮躁和急功近利之风,缺乏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女排队员用他们的成功向我们证明: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如果缺少脚踏实地的付出,只会空想,是很难找到立足之地的。人生的路途上,我们既要学会战胜各种困难,又要把握好自己人生的方向,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生活得更充实,更容易接近人生目标。

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不以胜负论英雄,同时英雄就要敢于争先、敢于争第一”。当今社会,有许多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也不再是只有一个胜利者,现代社会的竞争更多的是共同发展的活动,是互相促进的活动。我们要敢于把握机遇,注重平时的积累,树立强大信心,关键时刻“该出手时就出手”,化为成功的果实,在生活中、工作中与“对手”共同进步,从而推动全社会竞争机制的良性循环。

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面对的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此时更需要我们继承与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脚踏实地的前进,抓住机遇,勇于突破,心怀美好的“中国梦”,时刻以科学的态度指引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

(作者为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导,中国女排科研团队负责人)

【参考文献】

①《郎平讲述奥运金牌背后的故事》,央视网,2016年8月21日。

责编/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