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冰:“阿里神盾局”里的“打假警察”
2016-09-28赵艳秋
赵艳秋
“部门可以分工,数据必须分享,只有分享的数据才能产生化学反应,才能产出最大价值”胡冰说。
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安全专家胡冰的职业经历充满了故事性情节。
在进入阿里之前,他曾做过12年警察,当过刑警,也干过“公关警察”。特别是“公关警察”这个工作,胡冰干得有声有色,他主管的“平安余杭”微博曾获全国政法机构微博影响力前茅,而他个人也是知名博主。
胡冰思想活跃,善于使用互联网。2001年,他刚做刑警不久就接到一起当时比较棘手的案子,一名女性被QQ好友骗财骗色。为此,他就自己“冒充”女网友“投怀送抱”,最终把诈骗嫌疑人“骗”到了警局。
作为一位“80后”,胡冰认为既然自己赶上了互联网浪潮,为什么不抓住机会去尝试下不同的道路呢?于是,2013年底,胡冰走出体制,进入了被网友誉为“阿里神盾局”的阿里巴巴安全部,从事维护网络安全、打击网络犯罪的工作。
一张打假地图
2015年,胡冰参与了“阿里神盾局”与浙江省双打办和浙江省公安局等部门合作的“云剑行动”,利用阿里大数据能力,线上寻迹,线下溯源,联合打假。这个行动给了胡冰很大震动。
“当警察时,我们破一个案子很难,要到处寻找线索,甚至地毯式的走访排查。”胡冰说话极为干练,“但在大数据时代,我看到了数据的威力。如果能把大数据的能力发挥到公安领域,我们执法部门在服务和打击上的能力和准确度上,都会有几何级的提升。”
在“云剑行动”中,胡冰与同事一起探索“从数据找线索,从线索串案件,从案件找实 人的网上打假导侦新思路。
传统办案中,警察要通过现场勘查,收集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蛛丝马迹。从今天大数据的角度看,现场勘查就是在采集数据,不同现场的数据可以通过比对碰撞来串并案件和发现嫌疑人。
网络犯罪也是如此,即使犯罪嫌疑人手段再高明,也会在网上留下蛛丝马迹,而且这种痕迹不会因为天气等物理因素的影响而迅速消失。执法部门通过这些数据痕迹,就可以找到精确线索,破案抓人。
在“云剑行动”中,要想彻底治理假货,关键是要把制假售假的源头打掉。起初,“阿里神盾局”做出了全国首张打假地图,全面展现了中国目前各地的假货活跃指数,如哪个省的假货最多,哪个类目的假货在哪个地方最多。这张地图基于阿里巴巴在日常主动拦截的涉假商品和对卖家的数据分析,如通过数十个模型的实时监控比对发现的疑似假货的链接:通过消费者投诉发现的假货店铺;通过品牌权利人合作中得到的涉假线索等等。
在“阿里神盾局”,胡冰时常担任“翻译官”的角色,负责与公安部门和阿里技术团队沟通,因为他知道各地由于警力有限,如果提供给警方的办案数据越详细,越易懂,就越有利于公安破案。正是在这样的沟通中,阿里打假特战队提出了深化打假地图,制作全国可疑售假团伙分布图的想法。
这是一个挑战,阿里打假特战队又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去分析挖掘,最终挖掘出了全国4000多个活跃的制假售假团伙分布情况。这张地图让警方眼前一亮,因为地图上标注的每一个数字,就代表着一个潜在的活跃售假团伙。
这份打假地图得到了全国双打办的高度评价,并据此专门召集各成员单位召开会议,积极探索利用阿里巴巴大数据能力开展全国打假。浙江的“云剑行动”就是根据全国双打办要求而开展的试点。
行动即将开始前,阿里打假特战队全员没日没夜的加班,他们进行梳理,拿出了浙江境内300多条制假售假团伙信息,并迅速提供给浙江省经侦总队。在此后的两个多月中,浙江警方根据这些线索不断扩大战果,最终立案169起,破案164起,捣毁生产窝点46个,捣毁仓储窝点19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00名,涉案价值8.17亿元。
那段时间,胡冰的老战友经常给他打电话说:“你们的数据真是太准了,一抓一个准!”这是他到阿里工作以后感到最欣慰的一件事。
用数据文化进行社会治理
“云剑行动”让胡冰感受到了大数据的魅力。
如今,在一流的互联网公司中,网络和数据的能力正被不断释放出来。胡冰甚至发过一个朋友圈,讲在阿里上洗手间,内部员工APP上有一个“找坑神器”,这个软件可以通过接收每个坑位的红外线信息,及时发布空位情况,省去员工排队的麻烦,就更不要说那些离不开数据的业务了。
在维护网络安全、打击网络犯罪的工作中,如今“阿里神盾局”越来越被网友们所认知。这个部门有2000多名“小二”,这里汇集了“从良”-的知名黑客、网安精英、刑侦专家……是保障全球最庞大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安全的“网络特工队,也是保障“双十一”、“红包大战”顺利进行的幕后功臣,每天都服务着数亿消费者和商家。其中,专门协助各级执法部门打击网络犯罪的专业团队就是数百人。
2016年初,阿里巴巴还成立了平台治理部。“部门可以分工,数据必须分享,只有分享的数据才能产生化学反应,才能产出最大价值。”胡冰说。
在这个离不开数据的大团队中,胡冰并不需要自己构建数学模型,分析数据,但他要学习和消化模型搭建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思考产出的数据怎么能更好地服务于执法部门。补充对大数据知识的学习,了解大数据的文化并结合到自己的业务上,这是当前他急需恶补的功课。
胡冰在微博上多次点赞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不久前对大数据提出的一个理念一一用数据文化进行社会治理,并认为孟书记对大数据的“八个推动”是招招点中要害,处处深谋远虑。
当前,大数据方面的人才基本都聚集在大型互联网企业中,体制内特别是公安系统此类人才稀缺,而且也很难招聘到。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未来几年,警企合作“数据侦查”将是大势所趋。政府和执法部门必须通过运用企业的能力,为行政管理赋能。 在这个过程中,胡冰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潜心、虚心到大型互联网企业学习,更深入地理解大数据的理念,并能亲身实践一些项目,避免闭门造车。
胡冰及他的阿里同事更是在积极实践,如何更好地把互联网企业的大数据技术,赋能给公安等政府部门,同时,也希望政府部门能更多的利用好已有数据,与互联网企业开展“网络安全共治”。
例如,去年阿里巴巴集团与国家认监委信息中心合作,双方共同推出“云桥”数据共享机制,阿里巴巴成为首家直接接入国家CCC认证信息数据库的电商平台。随着“云桥”的建立,在线商品数据与国家权威管控数据得以打通,阿里巴巴可以实时读取认监委CCC认证信息数据库,从而对强制CCC认证的商品实施全流程的管控,确保平台上的商品质量。
正因如此,如果国家工商局营业执照、商标局、认证、许可证等信息能够与有治理需求的互联网企业联通,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在平台管理上都能相互赋能,实现多方共赢。
此外,出于警察情节,胡冰也十分关注网络法律法规的完善。他说:“如今几乎所有的线下案件都在往线上走,我国的许多法律都是针对线下行为而设定的,因此,虽然一些线上行为造成的危害已经等同甚至超过线下行为,却无法使用相关法律定罪量刑。”
比如线上买卖PS身份证图片,虽然这样的图片在网上已经等同于身份证的功能,用于各种平台的注册、认证,但是现有法律无法认定PS身份证图片为假证,因为它只是一张图片。在胡冰看来,这些网络黑灰产业链依附在网络诈骗、售假、盗号等犯罪行为周边,这些问题如果不提前从法律层面进行规制,危害性是巨大的。
如今,基于自己对公安执法业务的理解,再加上阿里巴巴互联网、大数据文化的浸润,胡冰正在开启自己新的职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