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采编工作人员职业规范

2016-09-28王一丹聂强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采编新闻

王一丹 聂强

【摘要】互联网的崛起引导了一场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大冲击,传统媒体压力越来越大,传统媒体的采编过程还存在程序不完善等一些问题,由于不当竞争以及从业者专业水准的局限,出现了诸多失范现象,有理念上的偏颇和认识上的偏差、有制度上的漏洞和技术上的缺失,这些已经引起广大读者的反感,同时管理层也开始重新认识采编工作的性质,我们新闻工作者更要从自身角度高度加以重视。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重塑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重塑新闻工作的神圣形象。

【关键词】采编;新闻;职业规范

一、对于新闻策划的错误理解

新闻策划是一种正常的报道程序,但策划新闻则是对事实的一种设计和加工,策划新闻实际上是策划新闻事实,意在策划,目的是通过新闻导演、炒作、造假等对“新闻事实”的策划,人为制造“卖点”,片面追求收视率、点击率、阅读率。策划新闻不属于新闻活动的范畴,在本质上也违背了新闻报道的规律。当前,一些新闻媒体盲目追求所谓“卖点”,将“炒作”误以为“策划”,其实是对宝贵新闻资源的一种浪费。新闻策划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坚持新闻的客观、真实性,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避免新闻导演、炒作、造假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对于公民、法人及社会组织的权利认识不足

新闻采访是在征得被采访人同意之后的一种行为,而且在编辑整理过程中要依照被采访人的意见进行工作。可是如今新闻侵权事件屡屡发生,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单位或个人利用新闻传播工具,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者过失报道的形式向社会公众传播有损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不当内容或者法律禁止的内容,从而破坏公民或社会组织的真实形象,降低社会对他们的评价的违法行为。由于新闻媒体的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新闻侵权造成的伤害较一般侵权更大。媒体上的新闻侵权现象经常出现。在采编过程中要注意新闻报道内容不能失实,新闻报道评论要恰当,不能未经核实转载其他媒体报道,不能在报道中采用与报道内容无关的照片,不能过失报道或暴露他人隐私,不能无中生有地任意拔高,对当事人而言不但没有抬高声誉,反倒引起社会的非议,造成精神痛苦等。

三、新闻采编工作要和经营工作分开

新闻人的职业理念,要求采编和经营分离,记者和媒体绝不能凭借党和人民赋予的采访权利进行寻租,也不能借发稿权夹带私货。有偿新闻是最受诟病的一种行为,但在当下新闻圈子里,则屡见不鲜。有偿新闻成为新闻不正之风的重中之重、有偿新闻有很多种,有受人之托的“广告稿”,有拿人红包的关系稿,有以伪新闻面貌出现的软文,有假借新闻策划进行的“公关稿”,找采访对象报销“车马费”等。有偿新闻从根本上违背了真实、客观、公正的新闻理念,日积月累,为害甚烈。另外一些时候采编之后迟迟不见报,然后反过来要挟,这也是一种新闻寻租行为,在报道对象的收买下,或者屈于权力、金钱和人情的诸多压力,记者和媒体对问题新闻不予报道。有偿不闻也指新闻媒体或新闻从业人员以公开曝光或编发内参为名,谋取私利,然后不写或不发新闻或内参。近年来,随着媒体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有偿不闻作为媒体对外寻租现象的重要表现,在形式上发生了许多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媒体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变为积极。其典型形式是封口费,收受好处的记者和媒体集体失声。

四、新闻工作的灵魂是“事实”

新闻工作应本着尽量还原事情原貌的态度,不能主观臆断,任意添加删减。新闻既是一种社会的产物,同时也一种组织性的产物,是专门负责采集、传播新闻的专业组织所制造出来的产品。这也就意味着,新闻记者和其他一般组织成员一样,工作环节受到组织运作惯例的限定,新闻产品,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组织运行常规的影响,而这些常规与新闻报道内容呈现上的偏见有着密切关联。如果把握不当,就会存在“典型的新闻偏见”,包括媒体的注意力总是集中在社会精英身上、少数群体被边缘化乃至污名化、对弱势群体缺乏足够关注、对一些社会群体甚至对一些区域存在着认知上的偏见等。比如,媒体对“官二代”的报道、对90后的报道、对富士康等企业的报道中,就存在着标签化、脸谱化的现象。由于刻板印象,这种偏见在部分媒体上甚至长久地存在。观点先行的结果,导致在信源的选择性采信、事实的筛选、对新闻事实的呈现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新闻的偏见,这也有悖于客观公正的新闻理念。

五、实地调查一手资料最重要

新闻工作讲求事实,主观臆断要不得,凭空想象要不得,道听途说更要不得。尤其是近几十年随着网络新闻的迅猛发展,网络这种平台,使得信息来源更加多样,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一些媒体对包括微博在内的网络报道,不加仔细甄别,一味地追求快速,将一些道听途说的东西当做新闻爆料,不加选择地进行报道,使本该严肃的大众传媒成为传播谣言的平台。这一方面的案例极多,教训也极为深刻,这是采编过程中最值得警惕的。

六、注意语境,不做标题党

有些编辑在对新闻人物报道进行写作编辑的过程中,往往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有选择性地撷取自认为最有料的一两句话,以“标题党”的手法予以渲染,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从近年来各大新闻事件中网友所表现出的一些非理性情绪看,某些新闻报道确有以偏概全、制造噱头、刻意炒作的嫌疑。也正因如此,被批评对象谴责媒体冤枉、曲解、误读的各类申辩也不鲜见。一些声音很快就被一边倒的谴责之声所掩盖,一些真相也被一边倒的质疑声所扭曲。记者的采访,不是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描述,而是带着有色眼镜进行选择性地加工,使读者产生严重的误读,对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的被动和伤害,此类现象不胜枚举。

参考文献

[1]董成成.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素养与能力初探[J].科技播,2015(24)

[2]薛雪.关于新闻采编人员如何履行使命探究[J].艺术技,2014(07)

[3]王静.新闻采编人员素质要求及提升对策[J].中国报业,2014(22)

[4]李莉娜.新时期如何提高广播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J].科技传播,2014(24)

[5]刘静舒.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分析[J].新闻传播,2014(03)

[6]李睿.关于对新闻采编人员素质的探讨[J].新闻传播,2014(04)

猜你喜欢

采编新闻
报纸新闻采编技巧分析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主流媒体:如何以采编经营“两分开”实现“两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