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马克思《资本论》在中国的翻译与研究

2016-09-28肖崇俊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资本论恩格斯马克思

肖崇俊

一、马克思生平与著述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莱茵省小城特里尔。父亲是一位犹太律师。马克思在幼年受到良好的中等教育。1835年10月,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次年10月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马克思除研究法学外,主要精力多放在学习历史和哲学上。1841年4月,马克思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自由主义反对派创办的《莱茵报》撰稿,10月起担任该报编辑。1843年3月,马克思退出报社编辑部。10月,马克思移居巴黎,参加工人运动,广泛研究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1844年8月,马克思在巴黎见到恩格斯。

1845年1月,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2月转到布鲁塞尔。1847年11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委托起草同盟纲领。1848年2月中旬,《共产党宣言》问世。1848年3月初,马克思被比利时当局驱逐出境,转到巴黎;4月返回德国参加革命,6月创办《新莱茵报》。1849年6月初,马克思被德国驱逐,流亡英国伦敦。1

马克思被誉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社会学三巨头之一、千年第一思想家。一生著述颇丰,按时间先后顺序列举如下: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1838年-1841年)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年)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

《论犹太人问题》(1843年-1844年)

《神圣家族》(1844年-1845年)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

《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1846年)

《罢工和工人同盟》(1847年)

《哲学的贫困》(1847)

《工人联合会》(1847年)

《共产党宣言》(1848年)

《雇佣劳动与资本》(1849年)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年)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年)

《福格特先生》(1860年)

《剩余价值理论》(1862年-1863年)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1864年)

《法兰西内战》(1871年)

《资本论》(1865年、1885年、1894年)2

其中最重要的要数《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2月中旬,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共同起草的革命文件。《共产党宣言》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和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宣言最后直言不讳地表达了革命意愿,“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并呼唤“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3

《资本论》是马克思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生活最为苦难艰辛的时期完成的。1857年至1858年5月间,马克思写成了《资本论》第一稿,即《<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9年,马克思写成《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次系统阐述价值理论。此后,他又写了《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即资本论第二稿。1863年8月到1865年底,马克思写成《资本论》第三稿。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此后,马克思继续进行修改、校订,并反复修改第二卷和第三卷手稿,但未及完成便去世了。恩格斯整理了《资本论》第二、第三卷,并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后来,由考茨基整理出版了马克思计划中的关于剩余价值理论史的《资本论》第四卷,单独命名为《剩余价值学说史》。因此通常所说的《资本论》是指前三卷。4

二、《资本论》的中文版本

1930年3月,上海昆仑书店出版马克思的主要经典著作《资本论》的第1卷,第1分册(即第1卷的第1篇),由陈启修(陈豹隐)根据德文版参照日文版翻译。1932年8月、1933年1月,在北平东亚书店出版《资本论》的第2、3、4分册,包括第1卷的全部,由潘冬舟翻译。1932年9月,北平国际学社出版《资本论》的上册,由王慎明(思华)、侯外庐译。1934年5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资本论》第1卷第1分册(即第1卷第1、2篇),吴半农译,千家驹校。1936年6月,北平世界名著译社出版《资本论》第1卷中册(即第3篇第8章至第4篇第13章)。世界名著译社出版《资本论》第1卷下册(即第5篇第14章至第7篇第25章),右铭、玉枢译。

以上版本都仅译出《资本论》的一部分,而非全译本。1938年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资本论》三卷本,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为《资本论》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译者再次校订,分别于1953年、1963年在三联书店出版。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根据恩格斯校订的德文版翻译,并参照了苏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研究院校订的俄文译文,在翻译过程中参考了郭大力、王亚南的译本,后来收入1972~1974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5卷内。5

2001-2003年,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23-25卷的基础上,中共中央编译局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91年历史考证版第2部分第10卷(即1890年由恩格斯编辑出版德文第4版)、民主德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辑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63年德文版第24卷、《资本论》1894年德文版第3卷,重新校订后相继翻译出版《资本论》(三卷本),并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44-46卷。2004年,单行本《资本论》(三卷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6

随着出版业的发展,翻译界的兴盛,《资本论》的翻译出版热情有增无减。在人民社的版本之外,近年又出版了不少新的版本。如曾令先、卞彬、金永译《资本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李忠良、李静红缩编《<资本论>缩编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郭大力、王亚南译《资本论》,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年版;朱登缩译《资本论》,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版;何小禾译《资本论》重庆出版社2014年版;郭大力、王亚南译《资本论》,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李睿译《资本论》,武汉出版社2012年版;郭大力、王亚南译《资本论》,北京联合出版社2014年版等等。可见,郭大力和王亚南的译本影响很大。

三、《资本论》在中国的研究

在中国知网用“资本论”一词进行检索,仅论文标题中含有“资本论”一词的论文就多达4070篇,主题包含“资本论”一词的论文10361篇,明确以“资本论”作为关键词的论文有416篇;全文中包含“资本论”一词的论文就有178986篇。

对主题包含“资本论”的10361篇论文进行分析,会有一些有趣的发现。1947年到1955年,研究《资本论》的论文是个位数的,其中1947年、1950-1952年每年各1篇(当然这一数据是中国知网收录数据,未收录的论文也是可能存在的,下文的分析也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1953年至1964年,对于《资本论》的研究处在一个较为平稳的时期,平均每年发表的相关论文在20篇左右;1968年到1976年,相关研究突然锐减,又回到个位数,1973年仅1篇;1977年至1979年这段时间,国内对《资本论》的研究成果稳步增加,从1977年12篇,到1978年35篇,1979年的75篇,一年翻了一倍还不止;1980年以后,对《资本论》的研究成果猛增至一年200篇左右,且一直保持这一态势,某些年份产出的论文甚至多达600篇,如1983年就有614篇,2014年有602篇。论文数量的稳定增长说明,至少有一个较为稳定的研究者团体一直在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并且研究成果的产量也相对固定。

从论文的发表载体分析,绝大多数的论文是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此外,博士论文贡献了120篇,硕士论文贡献了417篇。从研究的学科分布看,绝大部分的论文是经济理论和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成果,共有5108篇;马克思主义方向的研究成果仅1485篇。从中国知网提供的“研究层次”看,基础研究和政策研究占很大比例,各有7196篇和1018篇。

四、反思《资本论》及其在中国的研究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这与李汉俊翻译的第一本介绍《资本论》的作品《马格斯资本论入门》7的出版时间相差不到1年。如果说,因为李汉俊翻译的《马格斯资本论入门》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广泛传播,从而影响到20世纪初期救国图存的中国人选择建立共产党并积极进行革命以推翻旧的统治,应该不会有人相信,因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反过来思考,因为有了建立共产党进行革命的想法,所有要翻译、介绍、研究革命导师马克思等人的著作,则是很有说服力的。或许20世纪初的中国人同时面对的是以上两种情况,且两种情况在个人心中的比重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后者明显占据了绝对优势。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谈论《资本论》的翻译和研究,是在一个鲜明的政治背景下进行的。《资本论》在中国的翻译、传播和研究是与革命进程、政权建立密切联系的过程,讨论这个问题无论如何都绕不开这样的背景。有了这个意识,很多问题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但是,或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资本论》的学术价值被掩盖了。从学术本身去反思《资本论》,反思《资本论》在中国的研究,也许是非常必要的

(一)《资本论》及其反思

论文的评价讲求选题、资料、论证和观点。《资本论》无论从选题还是从观点来讲,都是新的,而且是颠覆性的。就论证的角度看,《资本论》的结构体系也相当严密。全书共分三卷,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在此马克思暂时撇开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来研究资本自身的生产过程,中心是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马克思研究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此过程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8

但就学术研究本身而言,笔者认为《资本论》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资本论》的研究是在《共产党宣言》的基础上完成的,带有强烈的理论前见。1848年2月写就的《共产党宣言》包含着革命、斗争、推翻旧世界、打到资产阶级的主张。在之后的生涯中,马克思是作为革命领袖存在的。所以他的理论必然是要为革命服务的,是革命的理论研究。因此,在资料的选择和论证上,马克思天然地认为商品、资本是罪恶的,例如该书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结尾处马克思写到:“正是商品世界的完成的形式即货币形式,用物的形式掩盖了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以及私人劳动者的社会关系。这种种形式恰好形成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各种范畴。对于这个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即商品生产的生产关系来说,这些范畴是有社会效力的思维形式。因此,一旦看穿商品世界的全部神秘性,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笼罩着劳动产品的一切魔法妖术,就立即消失了。”

其次,《资本论》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这是马克思的突出贡献。但是解决不平等问题的药下得太猛了,以致破坏性过大。阶级的界线是很模糊的,资本的存在与资本的获取是有分别的,因此需要区分合法的资本和不合法的资本。社会的发展也是分阶段的,共产主义者后来也修正了自己的观点,因此在中国会特别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交换,资本的积累本身是有价值的,这一规律可以很好地和不同人的劳动产品相结合实现供与求的彼此满足和平衡,而这是计划、分配无法取代的。

(二)《资本论》的中国研究反思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资本论》在中国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而且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还在以每年稳定的数量增长。和其他很多学科一样,研究成果的丰富不一定反映研究水平的高低,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卫兴华老师的研究成果来分析,目前中国知网上共有36篇卫老师的作品,论文主要分为三类,其一是《资本论》与当代,如《<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发展——纪念<资本论>发表140周年》9;第二类是《资本论》解读,如《准确解读<资本论>的原理和方法》10;第三类是就《资本论》所做的理论研究,如《价值决定和两种含义的必要劳动时间》11。在笔者看来,最后一类最有价值,研究做起来也最艰难,因此成果也必然是凤毛菱角。

这只是一个个案,它也许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是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资本论》的研究不能局限于《资本论》本身,也不能局限于马克思本身。所以,很多优秀的学者往往是从一个问题的研究拓展开去,最后成为通家。因此,笔者认为,对于《资本论》的研究也好,对于马克思的研究也好,都不能就《资本论》研究《资本论》,就马克思研究马克思,而是需要把《资本论》和马克思放到人类文明进程的整个过程中去进行研究。

就此而言,以《资本论》为主题的论文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思想史领域的比重很大是一个好现象。

五、代结语:回归学术本真

共产主义者已经认识到,《资本论》和马克思都是有局限的。这样才会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等主张。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或许可以简单地概括出来,但是历史进程往往是非常复杂的。正因为如此,学术研究的价值才得以体现。学术就是追求真理的活动。对马克思的研究,对《资本论》的研究是学术活动,学术活动就应当抛弃前见,进行客观评价。有这样的学术研究态度,才能做出高水平的研究,也才能真正地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注释

1[德]马克思:《资本论》,姜晶花、张梅编译,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2年版,Kindle电子书,导读部分。

2百度百科:“卡尔·马克思”,来源:http://baike.baidu.com/link?url=o8hfnDF4pCFNOpJNSlWCUiDPXJ_lhyFevtrbTHl3gqXvH976iHgqOLD2zYXHEuIERWEGf4xdDpcm9vyMZ4d_TcQvrM4dL6cRHIMkQ9-pjEy,2015年6月23日访问。

3《共产党宣言》,来源:http://www.181855.com/xuanyan/004.htm,2015年6月23日访问。

4[德]马克思:《资本论》,姜晶花、张梅编译,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2年版,Kindle电子书,导读部分。

5百度百科:“资本论”,来源: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h1GoHyWWMUz0rO9ZR-Tmj6qUoKe_MXeNhMu-mzH-8TvgjZK1IxwrD4Z3qSUMcOc2ooJMx9UiwrDrNo8yzPyacP69x9Pn7hFWqH3FHzhDh7,2015年6月23日访问。

6中国社会科学网:“《资本论》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来源:http://www.cssn.cn/zhx/201401/t20140124_952241.shtml,2015年6月23日访问。

7中国社会科学网:“资本论版本”,来源:http://www.cssn.cn/zhx/zx_ztyj/201406/t20140605_1198274.shtml,2015年6月23日访问。

8[德]马克思:《资本论》,姜晶花、张梅编译,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2年版,Kindle电子书,导读部分。

9卫兴华、张宇:《资本论》与当代,如《<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发展——纪念<资本论>发表140周年》,载《经济思想史评论》2007年第2期。

10卫兴华:《准确解读<资本论>的原理和方法》,载《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第6期。

11卫兴华:《价值决定和两种含义的必要劳动时间》,载《经济研究》1984年第1期。

猜你喜欢

资本论恩格斯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施复亮译本《资本论大纲》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资本论》热卖的背后
别开生面的描绘
《马克思〈资本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