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梦
2016-09-28陶冬林
陶冬林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梦
陶冬林
[提要]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以来,中国梦瞬间在神州大地传诵,引起了人民的广泛共鸣。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角度,从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实现中国梦的领导核心、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及其实现途径四个方面来解读中国梦的深刻内蕴。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视域;中国梦
一、中国梦的内涵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 《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如春潮奔涌一般瞬间在神州大地传诵,引起人民共鸣。中国梦为什么会引起人民如此高度地认同?因为“这是一个饱含着一个民族血与泪的梦想;这是一个燃烧着一个民族理想与信念的梦想;这个梦,是那么滚烫,那么顽强,那么不可阻挡地展示在960万平方公理的神州大地上。”[1]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折射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不断奋进的民族精神,折射出中华儿女坚忍不拔,昂扬向上的精神。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华民族固有的‘家园天下’情怀。”[2]中国梦是国家民族之梦、人民之梦、个人之梦。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深刻内涵。
(一)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
回顾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经历的一段苦难而又奋进的坎坷史。外有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瓜分中国,内有军阀混战。外忧内患、战乱不已、山河破碎、备受奴役、民不聊生。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面对强敌入侵欺凌绝不会束手就擒、无动于衷。“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3]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欲血奋战挽救民族危亡,改变国家命运。无论是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戊戌变法,不是难挽大局,就是昙花一现,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统治,由此拉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但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妥协性和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依赖性,使辛亥革命未能达到所期望的愿景。相反结果却是“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4]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指导下,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今日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二)中国梦是人民的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之所以是人民的梦,它最终的落脚点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中国梦首先体现了普惠民生,进一步提升幸福指数,已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心声,成为让中国梦照进人民生活的灯塔。中国梦是全体人民的梦,不是哪一个阶层的梦,也不是哪一部分人的梦。这个梦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夙愿,它体现了人民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期盼。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与人民期盼同声相应。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么庞大的人群朝着同一个方向如此坚韧、坚决、坚持地朝着梦想迈进,中国梦是13亿人民的共同梦。
(三)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和梦想,每个人都希望能实现自我价值。梦想为我们指明了美好未来的方向,是踏向人生征途的高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梦是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这也就是说,个人梦想与民族梦想是一脉相承的,要将个人之梦融入民族之梦。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但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当每个人感受到国家给予他的福祉,感受到自己与祖国息息相关之后,个人才可能与祖国共同成长。只有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才能带来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在个人和国家的前进道路上,一个人的成功,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盛,都离不开梦想的支撑、智慧的思考和勤奋的追索。”[5]我们每一个人作为梦之队的一员,“唯有将个人之梦寄托于国家之梦、民族之梦,梦想才有成真的可能,在中国梦的雄壮交响中,无论是实现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还是追求普通个体的幸福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最催人奋进的旋律”。[6]只有这样坚持不懈地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适应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梦之队的每个成员才有出彩的机会,中国梦、个人梦才能梦想成真。
二、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从创办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开始,逐步开启了追逐中国梦的步伐。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也是一部在梦想的指引下,不断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的历史。早在16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郑重宣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总是不懈地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它为无产阶级的目标服务,就是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它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丝毫没有自己的一己之利。”[7]人民群众之所以信任、选择、拥护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是维护人民利益的。在旧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黑暗统治和压迫,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毛泽东指出:“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8]党为了实现人民的期盼,领导人民群众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党又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党的领导。没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就无法聚精会神搞建设谋发展。近代中国,深受列强入侵、军阀混战和政局动荡之害,中国人民对此痛心疾首。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凭借其丰富的执政经验和驾驭全局的能力,统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顺利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竟争日趋激烈,西方敌对势力仍然对我国实施分化、遏制的战略。“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只有以坚强的政治核心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才能保证我国真正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能够把人民组织起来,团结起来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核心。”[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以中国梦凝聚力量,以抓改革激发活力,以改作风振奋人心,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形成新风气,开创新局面。“经历过徘徊、焦虑、坚韧、突围、前行、奋进的中国共产党,正率领中国人民创造性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会再次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地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跨越各种障碍,实现它的既定目标。”[10]
三、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群众观。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社会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人民在实践活动中,对利益目标的追求是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因。从社会历史进程看,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结果。人民群众是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13亿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民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唯有人民才是真正动力源泉。
实现中国梦是人民群众最大利益的体现。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取决于既成的已有的历史条件,同时又受到利益追求的驱动和引导。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既具有相对于个人主观意志的客观必然性,同时又具有受制于大多数人的主观意志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是历史合力主导力量。人类社会历史就是人民产生新的需要而又不断实现这种需要的历史,而需要的产生和实现又根源于和体现于人民对利益的追求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广大人民群众对利益的追求所引起的历史变迁,决定了历史的方向,而人民群众利益如何实现,决定了历史的进程。社会历史规律,即体现在人民群众对利益的追求及其实现的过程中。人民的利益需要具有永不停止的强劲的驱动力,能永远指向新的利益目标。人民的利益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驱动力。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途径
旧中国搞过洋务运动,试图引进西方的模式,结果失败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曾全盘学习苏联模式,仍然没有走通。中国人民曾经长期在黑暗中摸索,为寻找救国救民道路而困惑。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我们照搬过本本,也模仿过别人,有过迷茫,也有过挫折,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觉醒,一次次实践、一次次突破,经过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不是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是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锐意改革、坚持开放、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自从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届代表大会都始终围绕这一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因为它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开创了一条光明的道路,创立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建立了一座业绩高耸的丰碑。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把开辟和创立的顺应中国人民的愿望、适应中国的特殊情况、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的,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方向、道路、基本制度和方式方法的理论创造和实践创造的总和,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具体的实践形式和实现方式”。[11]
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道路的选择亦是如此,判断一个国家的道路选择正确与否,根本的还是看其在实践中的发展成就如何。中国道路,一头扎根于国情,一头肩负着实现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复兴之路、发展之路,是党应当矢志不渝坚持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1]汪玉奇.中国梦:昨天·今天·明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罗满元.中国人的“中国梦”[J].领导文萃,2012,(1).
[6]石国亮.解读中国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与实践丛书编写组编.共产党人的丰碑[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3.
[8]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吴树青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10]谢春涛.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11]王福军.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灵[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上官涛]
陶冬林(1982—),男,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江西南昌33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