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啊暑假(下)
2016-09-27
最近有一则趣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审批科学家申请的研究项目时,为申请多得来不及审批而苦恼。基金的副会长想了个办法:不设置提交申请的截止日期。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从此以后,申请的数量减少了一半。由此可见,科学家也会犯拖延症,没有Deadline的逼迫,半数的研究项目竟然就此不了了之。平时总是拖拖拉拉的你是否瞬间感觉理直气壮,自己拖延也情有可原了?
拖延症的确是一个在人群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推迟某些事不一定是拖延,只有当你总是责备自己,发誓下次一定早点开始,却仍陷入拖延的循环,最终疲于奔命,苦恼不已时,你才是在拖延。比如,你明明知道考试或交作业的日期,却总是直到没剩多少时间,才开始临时抱佛脚;你在假期前写了足足好几页的计划表,假期结束的时候,你要么什么都没做,要么只翻了计划表的第一页,连作业都是突击完成的。与人们的想象相反,拖延的人往往并不悠闲,反而因为总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繁重的任务而疲惫不堪。“这次我想早点开始”——“我得马上开始”——“还有时间”——“我错了”……“我永远不会再拖延!”这样的心理历程在拖延者身上重复了一遍又一遍。
拖延的心理因素有很多,一般源于拖延者承受的压力。比如,有的人属于完美主义者,认为自己必须做到完美,而且应该轻而易举地做到,同时害怕自己的不足被发现。这往往导致他宁愿拖延也不愿努力做事,每次都拖到最后时刻匆忙完成,并且为自己辩解:“如果给我足够的时间,我一定做得更好。”有的人则是讨厌被别人控制的感觉,把事情当作他人下达的命令和规则。比如妈妈叫我打扫房间,但是我“忘记”了;爸爸总是检查出作业的错误,不让我去玩,我就不想快点完成作业……林林总总的压力,导致拖延变成了潜意识的防御手段。所以,除非拖延者认识到自己的真实心态,否则无法从拖延的泥沼中脱身。问一问自己:我为什么拖延,我在害怕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