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留不住教师,“校长能力不足”并非主因
2016-09-27罗义安
文/罗义安
乡村学校留不住教师,“校长能力不足”并非主因
文/罗义安
“中国有很多乡村的校长缺乏培训机会,怎么激励教师,怎么管理学校,他们缺乏这些方面的学习机会。”近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某教育论坛上表示,校长的能力不足导致不少乡村教师离开。
显然,乡村教师离开乡村学校,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原因应是乡村学校工作环境差,乡村教师待遇低。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乡村学校缺乏吸引力。因此,国务院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从“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方面入手,着力改善乡村教师生活和生存环境,提高乡村教师福利待遇和职业幸福感,激励广大乡村教师扎根农村。近日,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改革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按照越往基层、越往艰苦地区补助水平越高的原则,使乡村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同职级县镇教师工资收入水平。
因而,把不少乡村教师弃乡投城归因为“校长的能力不足”,是避重就轻,无益于解决乡村教育的真问题。不可否认,有些乡村学校校长的能力的确不足,需要为他们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
可现实困境是,校长没有自主管理的权利,其管理权有限,对人、财、物没有充分的自由支配权。因此,在看到乡村学校校长能力有限的同时,更应看到乡村学校校长的管理权力也是有限的。
“一个校长能深度影响一个学校”,固然不假,但一个校长的管理权处处受限,那么其影响力必将大大减弱。校长的人格魅力和管理能力可以对广大教师产生影响,可以影响一所学校的发展,但前提条件是,《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能够落地生根,乡村学校的吸引力显著增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乡村学校校长如此,城区学校校长也如此。曾经一段时间,内地和西部的名师纷纷飞往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地区,难道是因为这些名师原学校校长能力不足?显然不是。如果硬要与校长的能力扯上一点关系,恐怕绝大多数情况是,这些校长面对名师另觅高枝时无能为力——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为名师提供更优良的工作环境和更优厚的福利待遇。当然,这种能力和实力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自主管理的机制作支撑。
事实上,为乡村学校配备高水平的校长并不难,难的是为乡村学校配备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更难的是提高乡村学校的吸引力。乡村学校没有吸引力,恐怕高水平的校长也会离去,更不用说教师。所以,提高乡村学校的吸引力尤为重要,且迫在眉睫。
“乡村学校的吸引力”和“乡村学校的活力”并非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么复杂,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当然,提高乡村学校的吸引力只是一种形式,增强乡村学校的活力才是目的。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