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单极电凝止血与鼻腔填塞止血疗效比较
2016-09-27石磊
石磊
(如东县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 江苏 南通 226400)
内镜下单极电凝止血与鼻腔填塞止血疗效比较
石磊
(如东县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江苏 南通226400)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单极电凝止血与鼻腔填塞止血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如东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75例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鼻内镜下单极电凝止血的9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鼻腔填塞止血的8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止血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性止血成功率为93.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单极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一次性止血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值得推荐应用,但鼻腔填塞止血操作简单,在出血点不明确时亦可使用,临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鼻出血;鼻内镜电凝止血;填塞止血
鼻出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耳鼻喉科急症之一,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往往能及时发现出血点,并采用双极电凝等方法止血,取得较好的疗效[1]。但在基层医院,受设备的限制,带吸引的双极电凝未普及,常常延误治疗。如东县人民医院采用鼻内镜下自制吸引器单极电凝治疗鼻出血,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鼻出血入住如东县人民医院的1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4例,女51例,年龄22~84岁,排除因外伤、肿瘤、血液病等疾病引起的鼻出血患者。根据止血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1例,男67例,女24例,年龄22~84岁,平均(62.01±12.10)岁。对照组84例,男57例,女27例,年龄28~82岁,平均(61.67±11.4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使用鼻腔填塞等常规方法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鼻腔填塞,配合抗感染、止血对症治疗,鼻腔填塞材料可以选择油纱条、高膨胀止血海绵、明胶海绵等,填塞方法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前鼻孔填塞或前后鼻孔填塞。鼻腔填塞后如无活动性出血,48~72 h后拔除鼻腔填塞物。
观察组使用鼻内镜下自制单极电凝止血治疗,患者入院后如全身情况许可尽早行鼻内镜检查,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使用1‰肾上腺素3 ml加1%丁卡因10 ml棉片黏膜麻醉,使用小号长直吸引器(吸引器头端套上吸痰管,吸引器头端显露金属部约0.5 cm),按从前到后,从下到上的顺序仔细检查,先观察鼻中隔面,再观察鼻腔外侧壁,重点关注嗅裂区,中鼻道,下鼻道,后鼻孔,鼻咽部等,一边吸引,一边检查,发现出血点,吸引器头端吸在出血点,电刀置于吸引器后部金属段,使用电凝功能(功率20~30 W),间断电凝止血,直到出血点黏膜发白后,创面敷明胶海绵。如鼻内镜下未见明显出血,可以用吸引器轻轻吸引可疑部位黏膜,如引起出血,则电凝止血,如吸引后未见明显出血,在可疑部位放置明胶海绵等可吸收止血材料,密切观察。两组患者如伴有高血压等全身疾病,请内科协助治疗。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一次止血成功率、平均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症状(发热、疼痛、咽干、吞咽不适等)。疗效成功以治疗后3个月内未再发生治疗侧鼻出血为标准[2]。
2 结果
2.1疗效及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一次止血成功85例,成功率93.41%,2例二次电凝止血成功,有4例未发现明显出血点,予明胶海绵微填塞后好转;对照组一次止血成功60例,成功率为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12±0.62)d,对照组为(6.58±1.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反应观察组仅有部分患者有轻微疼痛,对照组疼痛、咽干明显,尤其是前后鼻孔填塞患者伴有明显吞咽不适,有部分患者还出现发热症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0%(3/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86%(7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一种急症,60%的人一生中有鼻出血经历,其中6%的患者需要医疗干预[3]。迅速准确找到出血点是有效治疗鼻出血的关键。传统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采用油纱条进行鼻腔填塞止血,由于鼻出血位置判断不精确,麻木操作,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具有视野清晰、多角度观察,准确定位出血点并快速止血等优点。本研究结果提示鼻内镜下电凝止血的一次止血成功率明显优于传统鼻腔填塞止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鼻腔填塞是用油纱条填塞鼻腔出血部位使其闭塞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填塞后患者易出现鼻部胀痛、头痛、咽干、吞咽不适等不良反应,往往伴随有鼻腔黏膜损伤、糜烂[4]。尤其是前后鼻孔填塞患者,痛苦大且易出现血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还可伴有发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与睡眠,同时易引发鼻窦炎、鼻中隔穿孔和中耳炎等各类并发症,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操作精准,不易引起因局部挤压而出现的鼻部胀痛等不良反应,减少了对正常鼻黏膜的损伤,患者痛苦小。本研究结果显示,鼻内镜下电凝止血的不良反应率仅为3.30%,远低于鼻腔填塞止血的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未能一次止血成功的6例患者第一次鼻内镜检查时均未能发现明确出血点,回病房观察,出血后再次鼻内镜检查,有2例找到出血点,给予电凝后好转,但仍有4例未发现明确出血点,可疑部位予明胶海绵微填塞后观察,未再次出血。分析原因可能与此部分患者出血点没有明显“灯塔征”表现,或与出血部位位置深,即使行鼻内镜检查也不能暴露清楚有关。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单极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一次性止血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值得推荐应用,但鼻腔填塞止血操作简单,在出血点不明确时亦可使用,临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古庆家,秦学玲,梁传余.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64例临床分析[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2,9(6):325-327.
[2]杨大章,程靖宁,韩军,等.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及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杂志,2005,40(5):360-362.
[3]James B,Snow Jr,P.Ashley Wackym.Ballenger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鼻科学分册[M].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22-627.
[4]吴武,温盛.鼻内窥镜双极电凝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70例[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3,8(1):73-75.
R 765
10.3969/j.issn.1004-437X.2016.08.079
2016-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