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洛他唑与拜阿司匹林联用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探讨

2016-09-27蒋世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4期
关键词:西洛血管性脑血管

蒋世新

(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重庆 400900)

西洛他唑与拜阿司匹林联用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探讨

蒋世新

(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重庆 400900)

目的 探讨西洛他唑与拜阿司匹林联用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联合组(39例),分别采用拜阿司匹林单用和与西洛他唑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MMSE评分和ADL-Barthel指数评分,脑血管意外发生率等。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和ADL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西洛他唑与拜阿司匹林联用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可有效促进智力水平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质量,且未增加远期脑血管意外出现风险。

西洛他唑;阿司匹林;脑梗死;血管性痴呆;疗效

本次研究以我院近年来收治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西洛他唑单用和与醒脑静注射液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MMSE评分和ADL-Barthel指数评分,脑血管意外发生率等,探讨西洛他唑与拜阿司匹林联用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78例,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6年)诊断标准[1]。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降血压、控制血糖、改善脑循环及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拜阿司匹林单用治疗,100毫克/次,1次/天;联合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治疗,100毫克/次,2次/天;两组患者均以14 d为1个疗程,共行4个疗程。

1.3观察指标: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价采用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2];②生活质量评价采用ADL-Barthel指数评分[2];③随访1年记录脑血管意外(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生例数,计算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统计学软件选择Epidata 3.10和SPSS12.0;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检验水准为α=0.05,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和ADL-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联合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和ADL-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和ADL-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2.2两组患者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及生活工作节奏加快,我国脑梗死发病率逐年增高趋势;而血管性痴呆作为脑梗死后最为常见和预防性干预效果最佳并发症类之一,患者多以学习、记忆、理解及定向功能进行性减弱为主要临床表现[3]。以往临床治疗脑梗死后痴呆以阿司匹林长期维持应用为主,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但在智力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效果较差[4]。

西洛他唑属于特异性PDE-3抑制剂,主要作用机制为高选择性结合PDE-3受体,抑制体内cAMP降解,从而达到上调血管内皮细胞及血小板内cAMP水平的作用。西洛他唑在不可逆拮抗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方面功效已被证实;同时其应用后出血风险发生概率较阿司匹林明显降低[5-6]。

本次研究结果中,联合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和ADL-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提示西洛他唑辅助治疗血管性痴呆在改善智力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优势明显;两组患者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证实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辅助给予西洛他唑应用安全性符合临床需要。

综上所述,西洛他唑与拜阿司匹林联用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可有效促进智力水平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质量,且未增加远期脑血管意外出现风险。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12(6):379.

[2]田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12与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7):982-983.

[3]Wang P,Wang Y,Feng T,et al.Rationale and design of a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randomized trial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nimodipine in preventing cognitiveimpairment in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 (NICE) [J].BMC Neurol,2012,12(5):1471-1488.

[4]赵真,包正军,罗霄鹏,等.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比较[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2,19(3):170-172.

[5]姜之荣.西洛他唑和阿司匹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6):121-122.

[6]杨燕,李宪章.西洛他唑对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脑血流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228-230,234.

R743.33

B

1671-8194(2016)24-0098-01

猜你喜欢

西洛血管性脑血管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西洛他唑预防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
养脑复聪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3例
中药内服加足浴联合西洛他唑片治疗老年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