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小流域生态景观建设的思考
——以晋江市小流域生态景观建设为例

2016-09-27杨玉城

福建建筑 2016年7期
关键词:晋江市晋江河流

杨玉城

(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 福建福州 350001)



城市小流域生态景观建设的思考
——以晋江市小流域生态景观建设为例

杨玉城

(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福建福州350001)

结合实地调研的晋江市小流域现状特点,立足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景观建设的必要性,并从建设理念、建设规划以及绿化种植规划等方面探讨晋江市小流域生态景观建设。

城市小流域;生态景观建设;生态景观治理

0 引言

城市小流域生态景观建设在改善水质、净化大气、降温增湿、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提升景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生态化的城市小流域环境既可以涵养水源,为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便利,也能创造一个亲近和接触自然的滨水绿地空间,成为城市绿肺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人类在过度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很多城市小流域的生态系统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1]。因此,最大程度地保护生存环境,合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修复、重建受损的城市小流域的生态系统,已成为人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城市小流域生态景观建设是指减少过度开发等人为活动对城市小流域生态系统平衡的干扰和影响,通过水污染源的治理、水源涵养林的建设、恢复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技术措施形成小流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遭到破坏的城市小流域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城市服务的开发建设项目(如筑路、建房等)是城市小流域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的主体:大量泥沙下泄沉积淤塞城市街道和地下排水设施,地表径流携带的污染物污染城市水源,小流域植被的破坏造成大量土地裸露, 这不仅破坏城市环境, 影响市容市貌,而且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给城市留下隐患,直接危害城市居民的生活、生产。因此建立生态和谐的城市小流域生态景观是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

城市小流域生态景观建设坚持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的统一规划,建设开发与综合治理齐抓共管, 在治理水土流失、绿化美化环境, 提高生态质量和环境品位的基础上, 结合城乡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市生态林、景观林、经济林建设,既可充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休闲、旅游、观光的良好环境,又可提高土地生产力,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有利于发展城市生态产业,为城市发展提供多功能的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

本文拟以晋江市小流域绿化景观建设为例,立足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小流域生态景观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1 晋江市小流域绿化景观建设

1.1项目背景

晋江市是福建省县级市,位于海峡西岸福建省南部沿海,泉州市东南部,晋江下游南岸。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晋江市开启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由原来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基础薄弱的边防农业小县,发展成为一个产业发达、品牌众多、生活富裕、基础扎实的新兴城市。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为晋江市创造了经济神话,也让晋江付出了惨痛的生态环境代价,现有河流自然属性消失,生态功能退化,景观风貌残破不堪(图1)。

2008年,晋江提出来建设宜商宜居的现代化城市,以“产城一体、融合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理念,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城建提速”的基本策略,按照现代产业基地和滨海园林城市的发展定位,努力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迈向富裕、生态、文明的新兴城镇化阶段。晋江市不容乐观的河流水质和生态状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小流域生态景观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2.1是建设宜居宜业环境,打造“质量晋江”名片的坚实基础

晋江市是海峡西岸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的小流域既是优化晋江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也是维护城乡居民健康的重要保障,还是吸引国际高端企业聚集的重要基础。加快城市小流域生态景观体系建设,是晋江构筑美丽宜居宜业环境,彰显滨海城市魅力,打造“质量晋江”名片的坚实基础。

1.2.2是改善区域生态安全,创建“滨海生态城市”的重要保障

城市小流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态廊道,随着晋江市经济增长和城市扩大,各类环境问题逐渐显现。通过恢复城市小流域的自然生态功能,对改善晋江城市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创建“滨海生态城市”将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1.2.3是打破河道渠化现状,建设“会呼吸的河流”的有力举措

晋江市以往对河流的开发改造以水利建设为主,未结合城市景观和功能需求进行统一规划,导致水岸硬化、河道渠化、沿岸景观单调、水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晋江市现已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期,重建“会呼吸”的城市小流域生态系统势在必行。

1.2.4是彰显城市地域风貌,弘扬城市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

城市的发展与河流息息相关,几乎每个著名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滨水文化和景观。晋江市作为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必要将河流文化、湿地文化和历史人文景观相融合,保证历史文脉的延续,建设城市小流域生态系统,使之成为弘扬城市生态文化的载体。

1.3晋江小流域现状调查

晋江市主要有九十九溪、南低干渠(海烟沟)、梧桐溪、梧埯溪、坝头溪、可慕溪、阳溪、东溪、钞井溪、潘径溪、埭边溪、港塔溪、霞浯直溪、外曾溪等14条河道,平均宽度20m,河岸植被覆盖程度不一,植物以草本为主,乔木次之,灌木种类单一。主要草本植物有肿柄菊、鬼针草、狗牙根、葎草、小飞蓬、银胶菊、羊蹄、空心莲子草、芦苇、香蒲等;乔木有苦楝、相思、桉树、木麻黄、银合欢、香樟、小叶榕、龙眼、芒果等;灌木主要有马缨丹、蓖麻;浮水植物有凤眼莲、大藻等。其中可慕溪、潘径溪、埭边溪河岸植被基本消失,九十九溪、南低干渠、东溪、梧桐溪水面有不同植被覆盖。

晋江市河道总体上来说渠化程度较高,大多驳岸都已经硬化处理,14条河流硬化程度以东溪、南低干渠、可慕溪、埭边溪最高,坝头溪、钞井溪、九十九溪相对较低些。河道内自然湿地及自然滩涂破坏较为严重,目前残余滩涂以边滩为主,自然心滩较少,滩涂植被覆盖度不高且不均匀。河流水质总体状况可提升空间较大,水质污染与沿线土地利用情况密切相关,主要污染源为工业三废,其次为城镇生活污水与垃圾。其中以可慕溪、埭边溪、港塔溪河流水质污染最为严重。

2 晋江城市小流域生态景观建设理念

2.1指导思想

坚持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和河流及其沿线景观一体化的理念,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实现流域一体、城乡一体、林水一体;以营造晋江河流景观文化风貌的乡愁生态文化景观为主题,提升城市形象,促进转型发展,实现生态现代化;以树立中国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样板为目标,构建“两岸绿树全依水,滨河绿道休闲园,城乡景观相辉映,一路乡愁连海山”为一体的美丽晋江。

2.2建设原则

2.2.1坚持全面发展、生态优先的原则

生态优先是城市小流域生态景观建设的核心。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区域环境下的生态敏感区,采用生态补偿、提高生物多样性等生物措施,维持小流域自然生态功能的连续性、整体性,逐步恢复和重建被破坏的水系生态保护区,维护城市水域的生态安全(如图2,图3)。晋江市俞大猷生态文化公园建设坚持全面发展、生态优先的原则。

2.2.2坚持整体协调、互惠共生的原则

城市小流域生态景观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系统,需要合理地对城乡景观空间结构进行规划,加强主干流与支流、水系的上下游区段以及小流域各景观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达到生态功能的相互影响与制约,从而形成协调有序的整体空间结构及良性生态循环。

2.2.3坚持总体布局、分期实施的原则

城市小流域生态景观建设应坚持城乡规划与水利、生态、环保、景观等多学科研究协同发展,把水景观与城市防洪工程、城镇水污染处理相结合,正确处理好防洪排蓄与生态景观之间的矛盾关系,统筹布局建设工程项目,调整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根据轻重缓急分期、分步实施,将农林观光、生态旅游、景观文化等合理开发相结合,从而实现城市小流域晒景观建设的多重目标[3]。

2.3建设目标

2.3.1以储水——扩大滨河湿地面积为目标

将河流及湿地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使其为城市提供多重生态系统服务:收集和储存雨水,补充地下水含水层,以自然之道解决降雨集中造成的洪涝灾害与城市淡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

2.3.2以净水——建设人工净水湿地为目标

利用天然湿地净水原理,选取适宜地点建设人工净水湿地,有针对性地净化各类城市污水,作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有力补充,打造生态“污水处理站”,缓解城市河流水质污染问题。

2.3.3以活水——增强河水流动活力为目标

有了生命的水才是真正的城市血液。让河水活起来,破除旧有的治理思路,让河流回归自然,让鱼儿重回水中,依靠自然的力量来恢复人与水的交流和水与城市的交流。

2.3.4以依水——优化沿河景观风貌为目标

通过美丽的城市小流域景观建设,展现晋江现代城市魅力和生态建设成就,为市民提供绿色福利空间。

3 晋江小流域生态景观建设规划

据晋江城市小流域生态现状,结合流域土地利用情况和河流生态环境要求,将各流域生态景观建设划分为都市景观型、生态绿廊型、田园绿野型、村镇人居型和现代工业型5种类型。

3.1都市景观型——九十九溪、南低干渠

通过融合商业、传承文化、回归生态的方式,创造具有复合型功能的滨河城市景观带,在景观带中设置能够进行运动旅游、生态体验、商业观光、居民休闲等不同功能的区段,打造展现晋江现代、时尚、生态和谐的城市风貌,沿河区域形成晋江市最主要的城市风光带(见图4)。

以九十九溪为例,她是晋江市最重要的景观河流,沿岸土地利用类型丰富,河面宽阔、水质良好,生态景观建设是通过全流域河道功能分区,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河流游憩空间。从污染控制、河道生态化改造、河岸植被改善等方面进行整治,使九十九溪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名片。

3.2滨水绿道型——钞井溪、阳溪

滨水绿道连接未来城市新城区与虺湖湿地公园、衙口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等城市南郊旅游景点,增加了贯通城乡的绿色休闲通道,让河流成为城市中部的联系纽带。绿道的建设,也将大大提升河流周边用地的价值,带动沿线村庄、小镇的生态文明建设。全线滨河慢行绿道将恢复河岸植被带,建设滨水林荫绿道,打造由步行、骑行通道组成的“一山一水”城市慢行系统。

3.3田园风光型——东溪、港塔溪、潘径溪、霞浯直溪

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使得乡村景观显得愈发珍贵和易逝,妙趣横生的河滩与野花遍地的河岸逐渐为枯燥乏味的水泥沟渠与千篇一律的行道树所取代。因此,对于流经田野的河流所要做的就是恢复和保护其天然属性,使乡间的溪流免受钢筋水泥的禁锢(图5)。

此类的用地性质距离村庄较近,周边以农田为主,并且具有水面较大的优势,规划设计成滨河小公园或景观带,使之成为附近居民比较集中的活动、休闲场地。景观建设应用闽南当地的乡土材料如闽南红砖、泉州白石材、小料石等,充分挖掘闽南建筑特有元素如“出砖入石”“燕尾脊”“剪瓷雕”及闽南石雕工艺等闽南文化元素,全面展现悠久的闽南乡村文化。

3.4村镇人居型——梧埯溪、埭边溪、外曾溪

流经村镇的河流与居民生活密不可分,良好的河流景观环境能够给沿岸居民带来自然生态的生活福利空间。河水的清洁度和河道的安全性是村镇段河流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设置雨污分离、增加亲水空间、提高堤岸防洪标准、增强居民安全与环境保护意识等措施,让河流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此类型生态景观治理的重点是严控小流域沿线造纸厂、石材厂、陶瓷厂等污染工业排污。清除堆积垃圾,恢复河流自然风貌,村镇区段已经硬化的驳岸建议进行生态驳岸改造,并丰富村民亲水空间。

3.5现代工业型——坝头溪、可慕溪、梧桐溪

晋江市工业区分布广泛,在新的发展要求下,河流成为让工业园区更具活力的重要元素。与市区人口的游憩需求相比,工业区需要的是清洁的河水、安全的堤岸以及整洁的滨河景观。通过一系列改善措施提高水质,建设美观的滨河绿化景观,打造独具特色的工业走廊。

以坝头溪为例,应严控小流域沿线废塑加工场、陶瓷厂、养猪场等污染工业排污;上游农田区段保留自然河岸带并在适宜地点预留亲水空间,清除堆积垃圾,恢复河流自然风貌;清退或拆迁坝头溪下游河岸两侧50m范围内棚户区,改造为工业区滨河绿化带;从源头改善河流水质,丰富垂直绿化和滨河景观;与坝头溪交汇处建设河流净水湿地,打造流域生态建设示范工程,带动安海镇区域转型发展。

4 小流域生态景观建设绿化种植规划

根据晋江市气候条件、地质地貌、河流水文、土壤类型及14条流域现有植被资源及情况,本次种植设计以下列几点作为设计原则,打造绿意盎然、四季有花、色彩丰富且富有晋江地方特色的绿色流域环境。

4.1以用地类型为分类的种植规划

4.1.1村镇景观

在绿化空间局促、无法设置绿化带的区域,采用见缝插绿的方式进行植物种植增加水系周边绿量。在河道较窄地段,由于传统的乔灌草结合种植方式容易给人造成压抑的感觉,因此采用乔木结合地被或灌木结合地被的种植方式。植物种植形式上以组团式为主,一方面减少压抑感,另一方面留出景观视线通廊。

植物选择上以水杉、落羽杉、木棉、高山榕、台湾栾树作为骨干树种,建筑周边种植菩提树、凤凰木、小叶紫薇等观赏性较强树种,沿堤种植垂柳、三角梅等植物软化堤岸,也种植红叶石楠、蒲葵、黄素馨、麦冬等。

4.1.2田园风光类型

在植物配置上,沿堤顶路可选择种植黄素馨、扶桑进行堤岸绿化,沿巡堤路外侧种植黄连木、观光木作为林荫树,同时搭配水杉或落羽杉,形成良好的林冠线;巡堤路内侧种植蒲葵、双荚槐、山茶花等树种,巡堤路内侧种植宜采取组团种植,产生一定的节奏变化。从节省投资的角度考虑,近居民点附近增加红叶石楠、山茶花等观赏性较强的灌木种植,在距离居民点较远区段直接形成乔木结合地被的群落结构,形成林下通透视线;在休闲空间、出入口附近种植细叶榕、小叶榄仁、合欢、鸡蛋花、栀子花等增加观赏效果,突出植物季相变化,地被植物则可保留原生地被。

4.1.3城镇景观类型

周边建筑较为密集,以居住建筑为主,通过改造周边现状道路形成巡堤路,局部通过绿化、设置坐凳等方式增加公共活动空间。植物选择上以东方杉、黄金柳、凤凰木、垂柳作为骨干树种,建筑周边适当增加菩提树、白兰花等观赏性较强树种;沿水一侧种植红花檵木、红叶石楠、三角梅、黄素馨,地被植物以美女樱、蜘蛛兰为主。

4.1.4工业景观类型

周边建筑密集,以工业建筑为主,在沿河一侧增加种植空间。在绿化空间局促、无法设置绿带的区域,采用见缝插绿的方式进行植物种植增加水系周边绿量。植物选择上以东方杉、黄金柳、菩提树作为骨干树种,建筑周边适当增加黄金叶、夹竹桃、山茶花等灌木进行点缀;沿水一侧种植三角梅,地被植物以麦冬、蜘蛛兰为主。

4.2以水利护堤类型种植规划

4.2.1生态护坡形式

在植物配置上,沿堤顶路种植高大乔木作为林荫树。自堤顶向外顺应地形依次种植小乔木、灌木、地被,形成自然的、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与周边的景观形成自然和谐过渡。

4.2.2护坡+挡墙形式

沿堤顶路种植高大乔木作为林荫树。自堤顶向外依此种植灌木、地被,形成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在临近村道一侧的区域增加部分具有观赏性的植物品种,丰富村道一侧植物景观;在生态挡墙顶部设置小型种植池增加攀援植物,在生态挡墙下部增加水生半生水植物种植池,通过植物,在上下两个方向对挡墙进软化,使沿河堤岸景观更加自然、丰富。

4.2.3直立挡墙型

对于垂直挡墙,在挡墙顶部增加种植池种植垂挂植物对挡墙进行软化。植物选择上以水杉、小叶榕、垂柳作为骨干树种,建筑周边可适当增加菩提树、白兰花、双荚槐、山茶花等观赏性较强树种;沿水一侧种植三角梅、黄素馨,地被植物以美女樱为主。

5 结语

城市小流域生态景观建设可以有效地解决河岸硬化程度高、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低、绿地系统不连续缺乏游憩空间、滨河污染源多河水自净能力差、地域文脉及乡土文化缺失的问题,可以有效提升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恢复乡土植被风貌、完善滨水空间、建立河水自净系统、提升小流域周边的景观,展现地域文脉和风土民情。当然,生态景观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如污染源治理、后期的维护监管等还需要多部门的协调分工,对我们而言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在生态景观治理的具体措施上还有非常大的探讨空间,怎样找回记忆中的生态河流,保护小流域的原生植被、恢复自然景观风貌及生态功能,仍将是我们必须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1]张得宁.祁连山地区小流域生态景观林建植与生态抚育技术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2]王亚娟,刘丙友,任宪平.浅谈城郊型生态观光小流域建设[J].建筑设计研究,2013, (03).

[3]黄静.城市水景观体系规划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scape in small watershed of the city——A case study on the ecoscape construction of small watershed in Jinjiang City

YANGYucheng

(Fujian Provincial Forestry Survery and Design Institute,Fuzhou 350001)

This study took the ecoscape construction of watershed in jinjiang city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connotation and necessity of small watershed ecoscape construction in urbanization-building. Comb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shed status in Jinjiang city, we proposed several types of analytical onsmall watershed ecoscape management and plans on plant cultiv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future studies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of small watershed management, the ideas and 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n small watershed ecoscape are discussed in the view of landscape ecology.

Small watershed of city; Ecoscape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landscape management

杨玉城(1982.11-),男,工程师。

E-mail:93781448 @qq.com

2016-04-13

TU986

A

1004-6135(2016)07-0042-05

猜你喜欢

晋江市晋江河流
晚霞如歌正飞扬
——福建晋江老年大学之歌
“晋江经验”之探啧:梳理及评析
“三位一体”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河流
晋江市实验小学
“三位一体”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让每处校园成景——晋江市第一中学简介
在晋江发现“她力量”
流放自己的河流
晋江奇迹,其他老区也要做到、也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