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来了,高阳淘汰万台老旧织机!
2016-09-27陈金灿
本刊记者 陈金灿 文/摄
机会来了,高阳淘汰万台老旧织机!
本刊记者陈金灿文/摄
开春之后,位于高阳县的保定图强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几台意大利进口高端的全自动化织机设备正在全速运行……
这是高阳县推进纺织企业技术改造的成果之一。高阳县县长闫向阳告诉记者,近年来,高阳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机遇,以“家纺名都、卫星新城、生态高阳”为战略目标,围绕企业设备更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为突破口,从引进技术、节能降耗、提高效率上下工夫,鼓励、引导纺织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剑杆等无梭织机比重。
截止目前,高阳新上剑杆、喷气等无梭织机4000余台,淘汰1515、1575老旧织机1万余台,无梭织机占有率达30%以上,初步实现技术设备由“低而旧”向“高而新”的跨越,企业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实现了双提升。
构建现代纺织产业体系
目前,高阳纺织企业多以小微企业为主,“前店后厂”的家庭作坊类企业在高阳纺织产业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而且技术和设备都比较落后,基本都是20世纪60~70年代的装备,自动化程度比较低,再加上不断走高的生产成本、需求不振的内外市场以及越发严格的环保要求,高阳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为此,高阳县财政计划从今年开始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专项资金,支持纺织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依靠先进技术和设备更新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品转型。
“我们目前正在申请政府的技改资金支持,设备升级一直是我们重要的提升方向。” 图强纺织总裁刘建强说,“为了确保产品品质,图强纺织的印染和织机设备都进口了国际最先进的设备,如意大利剑杆织机、日本的喷气织机和法国史陶比尔提花机等,目前正计划购进350万元的德国TEXP自动绗缝机,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降低人工和管理成本。”受益于此,图强纺织在2015年的销售增长了30%。
目前,在高阳,像图强一样的企业并不在少数。河北永亮纺织品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新产品开发能力,与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合作,织造文化创意礼品毛巾和婴幼儿毛巾等,产品生产向高端迈进。柏立信抗菌毛巾引进意大利、法国的先进纺织设备,完成年产5700吨功能性新型纤维材料家纺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建设,产品远销美国、法国、德国等34个国家和地区。
据闫向阳介绍,高阳还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生产设备更新,用先进技术和新的设备,提高产品质量、调优产品结构、促进产品转型。重点抓好雪莲纺织品、凯曼毛毯、永亮染整等12个纺织行业技改项目,引进先进设备,淘汰落后产能。
破解毛巾产业瓶颈
高阳县拥有较完备的纺织产业体系和营销体系,毛巾和毛毯年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1/3,又身处京津冀一体化的建设格局,让高阳迎来市场、产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本地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为此,该县围绕传统纺织业改造提升,加快实施企业技术改造和改扩建项目建设,积极打造循环型产业体系和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据介绍,高阳目前正在推进总投资4.05亿元年加工8万吨的再生水利用项目、污水处理厂技改升级项目和日处理污水6万吨的三期扩容项目,与中信联合环境和江苏中圣集团共同投资7.1亿元的4×220吨集中供热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今年10月份投入使用,彻底解决制约毛巾产业发展的瓶颈。
“项目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战略转型的有效途径,我们必须保持‘大干快上’的劲头和气势,拿出大气魄、大手笔、大举措,大抓工业、大抓项目,快上规模、快上水平、快上档次,推动总量做大、均量提高、质量提升。”高阳县委书记高文才表示。
今年,高阳县以经济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确保县域经济增比进位突破。全力抓好总投资317.2亿元的81个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加快金奥管件等12个续建项目建设,完善中国北方纺织品交易中心等21个前期项目手续,力争成熟一个、转化一个。
与此同时,高阳着力抓好“一区两园一城一基地”建设。“一区”,即:河北高阳经济开发区。重点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编制完成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建设园区展馆;加快园区道路、供热、供水、供气、供电等配套设施建设,投资3000余万元完成碧水街建设;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年加工4万吨的再生水利用项目、总投资7.1亿元的集中供热和60公里供热管网项目建成运营,加快污水处理厂技改升级、三期工程和污泥干化处置、余热发电等项目建设,构建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蒸汽印染、污泥焚烧、渣灰制砖“五位一体”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打造绿色循环零污染园区,为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打牢基础。
“一城”,即:纺织商贸城。完成纺织商贸城升级改造,以绿化、净化、亮化、规范化为着力点,实施市场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特色商贸综合体。“一基地”,即:瑞春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加快建设进度,提升孵化能力,吸引更多中小企业入园发展。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建立项目建设一对一帮扶机制,从项目策划、招商、洽谈、签约到项目立项、前期工作、开工建设、直到建成运营的全部过程,项目领导小组一包到底,跟踪服务,真正把项目建设工作放在心上、拿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闫向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