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峡两岸食品产业交流合作综述透明安心 两岸食品产业交流再升级

2016-09-27

台声 2016年1期
关键词:晋江会议食品

食品产业

海峡两岸食品产业交流合作综述透明安心 两岸食品产业交流再升级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两岸同种同族、同言同语,两岸美食同根共源,饮食文化一脉相承,故而近年来在食品产业交流也愈发频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两岸经济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2015年,两岸的食品行业更加紧密相连、休戚与共,两岸业者齐心协力,在推动两岸食品再升级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两岸食品产业形成深度合作

2015年6月22日上午,2015两岸食品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成30多人代表团参会,在台期间走访4家企业、1家食品研究所,还参观考察了第25届台北国际食品展览会。5天的会议及参访、丰富的安排与充分的交流,台湾食品界同仁们对于食品安全、企业经营等方面的创新思维与做法,让代表团成员深受启发。参加交流的两岸业界人士一致认为,这种越来越务实的交流将会带来更大的合作商机,充满更多的期待。

本届会议吸引了两岸政产学研各界代表约200人参会。会议以“透明、安心:两岸食品产业再升级”为主题,围绕“两岸食品产业未来发展及合作”等议题,两岸食品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进行经验交流和案例分享,展开了充分而富有见解的研讨。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孟素荷理事长表示,从2009年到2014年,两岸的食品科技、产业界人士共同举办了6次会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共同面对了很多,也共同承担了很多。我们当初是“搭桥计划”,从当初的搭桥到建桥,到现在能在这座桥上顺畅地通过,我们两个主办方完成了这一阶段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大陆的食品工业和台湾的食品工业一样,面临着许多困境、挑战和机遇,从当初的搭桥,到现在的务实地讨论一些面向现在、面向未来的事情,这个会议变得十分的重要,具有现实意义。

台湾地区经济部主管沈荣津次长也对两岸食品产业交流的成果表示赞赏。他说,两岸搭桥活动,在两岸主办单位——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合力推动下,自从2009年12月在台湾台北市召开首届会议之后,每年分别在两岸各地举办,已成为近年来两岸食品产业互动的重要活动和里程碑,也是两岸食品产业重要议题交流和商机开创的作业平台。两岸有相同的饮食文化,产品的形态也相近,希望双方在长期搭建的这个合作交流平台上,借由本次双方的互动交流,来共同推动食品产业链安心工程的建制和升级,来创造两岸食品安全安心的价值商机。

国家工信部王黎明总工程师说,会议为两岸食品学术界、产业界及行业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直接、透明、有效的沟通平台。通过大家的分享、讨论和交流,为推动两岸食品产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2015年的主题与新时期下两岸食品产业发展的需求相契合,也与两岸食品行业管理部门对食品产业的规范和引导相呼应。

两岸共同面对食安新挑战

根据《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1月23日安排两岸食品安全业务主管部门专家在北京召开两岸食品安全交流会议,落实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会面共识,保障两岸同胞健康权益。

双方就加强两岸食品安全信息通报、食品安全技术标准、市场风险管控及完善食安突发事件协处机制等议题进行了交流。一致肯定协议执行成果。商定进一步研究、协商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信息通报及后续处理机制;加强两岸食品安全标准技术交流;鼓励创建多种形式的平台,让两岸民众了解两岸食品安全合作的成果。

2015两岸食品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上,孟素荷理事长在以“食品安全是产业竞争力的根基”为题的报告中说,目前,食品安全,加上日益提升的环保问题,依然是决定现有食品企业竞争力及生死的两大命题。她介绍说,大陆食品科技界为此做出艰苦努力,从三个层面支撑食品安全:政府——风险解析、战略研究、国际视野;企业——标准制订、风险梳理、科学说明;消费者——公众科普、危机应对。

吴天赐董事长表示,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台湾计划在3年内完成对6000家企业的辅导,就是为了建立可追溯的机制,利用科技手段,为食品安全建立防护网,相信通过科技界、工业界的努力协作,未来一定会做得更好。他同时也希望两岸建立共同的食品安全标准。

两岸对食品安全标准与管理法规新进展的交流以及两岸食品企业负责人对食品追溯追踪、放心透明案例的分享,不仅让双方有了面对面的交流,更让与会代表了解了很多、学到了很多。

2015两岸食品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两岸合力拓展国际市场

福建晋江是我国休闲食品出口及国内外品牌企业首选的贴牌加工重要基地,享有“中国食品工业强市”的荣誉称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晋江不仅是品牌之都,还与台湾一衣带水,商缘相循,具备台湾食品“登陆”得天独厚的优势。7月,刚刚结束的2015年闽台(泉州)食品交易会充分体现了晋江食品行业、两岸、国际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随着自身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晋江食品业加大同欧美、日韩、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食品企业的交流合作力度,尤其显示出与台湾业界交流合作的发展潜力和对接空间。然而,相比近几年闽台食品交易会上晋江食品企业的宣传方式,晋江食品包装总体呈现相似度偏高,缺乏辨识度的缺陷。为了帮助食品产业破解上述瓶颈,晋江携手台湾包装设计协会,借助台湾包装设计擅于结合产业个性和消费习惯,将文化创意和区域特色融入产品包装的特点,取长补短。

2015年闽台食品交易会期间,台湾包装设计协会晋江办事处在晋江洪山文创园区正式揭牌,来自9个设计公司的台湾包装设计协会成员落户福建,为晋江食品企业争取多元化的贸易布局,注入了一股创新的力量。

据悉,抓住产品的目标和产业特色的包装设计、挖掘文化的原创性设计,将成为两岸食品行业包装设计的趋势。未来,台湾食品包装设计协会将根据大陆消费市场的需求动态和消费习惯,有针对性地向晋江食品企业开设相关培训和专题讲座,与晋江企业共同分享台湾文创设计经验,助力大陆食品包装挖掘自身形象的特殊性,从而更好地契合产业发展和消费市场。

猜你喜欢

晋江会议食品
《八七会议》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欧洲理事会会议
会议通知
《红楼梦》网络同人小说述论*——以晋江文学城为中心
在晋江发现“她力量”
主席团会议
晋江小吃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