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授眼中的尤婕

2016-09-27作者伊蕊

台声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作品导师

作者||伊蕊

教授眼中的尤婕

作者||伊蕊

尤婕简历

尤婕,生于山东青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员。200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书法篆刻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导师为徐利明教授。2013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专业,获美术学博士学位,导师为尉天池教授。2014年至今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合作导师为杜大恺教授。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届草书艺术展”等,出版有《博士五体书法篆书篇》《尤婕书法作品集》,多次在《美术与设计》《美术观察》《中国书法》等杂志发表论文。

清华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东——你将来会像张充和一样美丽

多年前,在耶鲁遇到一位专攻书法的女士。没想到她倒拿出个本子,让我先为她写几句话,而我也不假思索地写道:“充和,见到你更使我想起中国文化之可爱!”的确,如果没有她所钟爱的书法,以及书法背后的诗词,当然还有她终身习唱的昆曲,一位女性哪能活到了90岁,还当得起“美丽”这两个字?

晚间,又在我们的清华园里,遇到一位专攻书法的、眼睛大大的女孩,她就是尤婕。她也让我给她写几句话,而我首先想对她讲的是,你将来会像张充和一样美丽。特别是,当你再在我的课堂上,获取了更多的文化蕴含、更多的价值追求,并把它融入自己的书法以后。在这个意义上,不光是人在写字,实则字也在写人。

在中国文化中,最能发展和传递出形式感的,就要数精妙入微的书法了,完全可比于德奥的精微音律,或者法意的精微造型。若能普遍保有这种传统,那么当代中国的文化符号,由此再次将开发出妙不可言的形式感,中国还能创造出世界级的设计,正如乔布斯富于禅意的产品。

但也正因此,就更不必急于去创什么新。那两个字,早把读书人给害苦了!当务之急反而是,要沉浸在古人的笔意中,涵泳在古人的境界中,逍遥在古人的法度中,使文明的脉络能薪火相传。相反,那些急于“自创一体”的写法,其催熟自售之意跃然纸上,每次看到,都觉得正乃斯文扫地的表征。

当然,正因为不去揠苗助长,保住自由与传统的张力,或许到头来反能“自成一体”。只不过,真正能够焕发出来、并流传下去的创造性,却不应是整日念兹在兹、斤斤计较的,只能让它去不期然而然。所以,坡翁“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方可“不能不为之而工”的说法,仍是此中的不二法门。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平——尤婕学书法走的是正统路子

近观尤婕的一部分书法作品,有一股隐隐涌动的喜悦,也有一种平静与安宁。那股喜悦首先源于尤婕是我所在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博士研究生,师从尉天池教授,又是我课上的学生,更主要的还是看到了现在较为难得的功底扎实的作品。书法作品首先让人感受的是气息,尤婕的字不故作激昂,更无半点哗众取宠之意,它带来的是静雅之气。

尤婕学书法走的是正统路子,我这里并非说对于古人要亦步亦趋,而是说她的取法是从工稳、成熟的范本入手,先将行笔的稳健、结体的匀整作为追摹的对象。她这种良好的书写心态和艺术感觉的稳定发挥,反映在她的几幅字数众多的楷书作品上。看来她习楷书也是从古法入手的,从稍扁的字形、亭匀的结体、带有隶意的点画来看,她从钟王、初唐四家那里得益较多,也吸收了魏碑和唐代墓志的养分。尤婕显然是那种很善于把握经典范本的基本风貌和节奏韵律的习书者,她的行草书同样显得从容不迫,努力将经典的线条之美,结体之妙,力度和分寸表现得准确到位。尤婕的隶书作品也颇得汉代“张迁”“衡方”的神韵,相比其篆楷,更粗犷大气,但细细体会,还是能够感到她作为女性书家独有的优雅。

尤婕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健康而自信地前行。有了良好的功底便有了进一步发挥个性、展现才华和创造精彩作品的可能,而在文艺繁荣的今天,在百花齐放的艺术苗圃里,尤婕这朵静雅的小花会更绚丽绽放。我祝她更努力、更成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大恺——俾其书写与书论兼长

尤婕自幼习字,童穉时即因字而得师宠,后辗转南师、南艺、艺术研究院,读本科、硕士、博士,均工书法,今入清华博士后工作站,继续书法研究,青春芳华,浸浸于书山墨海,俾其书写与书论兼长。

今其将历年所书精选结集,真、草、隶、篆俱备。纷呈矜庄之气,蔚蔚然哉。如论短长,依予陋识,其行草当前,得右军逸韵;小楷其次,有魏晋形质;继而隶书,亦不乏两汉体势;后者篆籀,权量,金文、小篆,诸体皆工,三十余载寒暑磨砺,迹近玉成,予见之而欣欣然也,故撰数句以贺。

猜你喜欢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作品导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刘少宁《坚守·八步沙》
叶紫《家书》
书法作品选登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战“疫”书法作品选登
导师的猫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十周年作品选登
我行我秀
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