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绿色增长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6-09-26栗滢超侯雪娜吴冠岑钱壮志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鹤壁市资源型绿色

栗滢超,侯雪娜,吴冠岑,钱壮志

(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2.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3.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宝山 200444)

基于绿色增长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栗滢超1,2,侯雪娜2,吴冠岑3,钱壮志1

(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2.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3.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宝山 200444)

本研究以绿色增长为核心,采用熵值法,从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力度3个层面客观反映鹤壁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增长最快,其次是经济增长绿化度,而资源环境承载潜力最弱。限制鹤壁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能源消耗量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等。今后应以此为改革重点,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的建设。

绿色增长;可持续发展;熵值法;鹤壁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起发展起来的城市,资源型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持续性决定了资源型产业经济的发展必然经历从勘探、开采、高产、衰退直至枯竭的过程[1],也决定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具有兴起、发展、繁荣、衰退等阶段性特征。中国拥有资源型城市262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40%,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前提保障。但是由于过度强调资源产出、忽视生态环境以及矿产资源开采过度造成资源衰竭等原因,使得资源型城市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众多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经济转型慢、失业率增加等。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正面临着严峻挑战。绿色增长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提出的,能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2],同时确保自然资产能够持续为人类幸福提供各种资源和环境服务,其本质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3]。中国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国,资源、环境、社会与经济间的矛盾也愈加明显。现阶段资源型城市正面临着产业转型的机遇与挑战,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已迫在眉睫。在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主要依赖高能耗产业,资源环境问题严重复杂的情况下,绿色增长成为破解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绿色增长最早出现在2005 年韩国汉城举行的第五届亚洲及太平洋环境与发展部长会议上,会议主题为“实现亚太国家的绿色增长”。它强调3个方面内涵:1)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环境可持续性;2)是提高污染控制和生态系统管理的环境绩效;3)是认识和抓住环境保护为经济增长提供的机遇[4]。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韩国将绿色增长定义为“通过有效节约和使用有效能源和资源,以缓解气候变化,减少环境破坏,并通过研究和开发绿色技术,保证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新的工作机会,以及寻求经济和环境间的平衡”[5]。

国内关于绿色增长的概念也有不同的诠释。马涛[6]认为绿色增长旨在确保更清洁的增长来源,包括发展新的绿色产业、就业岗位和技术,同时管理好向绿色经济转变所带来的各种结构性变革。彭红斌则将绿色增长定义为“一种健康的、合乎科学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7]。胡鞍钢[8]将绿色增长概括为两方面的内涵:一是经济活动(包括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显著具有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的特征,使得经济增长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实现脱钩;二是绿色增长促进绿色财富的累积和绿色福利的提升,降低当代人和后代人在资源消耗上的冲突,并实现绿色福利的可持续性。虽然学者们对绿色发展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但本质上都是追求经济与资源、人类之间的和谐发展。绿色增长强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与资源环境的承载潜力相协调,同时与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相匹配。

1 基于绿色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1.1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评价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一套明确的量化指标,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核心部分,是关系到评价结果可信度的关键因素。建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遵循系统性、可行性、动态性、代表性的基本原则[9-13]。第一,系统性原则。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受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进行评价时应综合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对经济资源环境和政府行为的影响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客观地反映各个方面的发展状态。第二,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应追求简单明了,选取的指标必须具有可测性,同时考虑数据的易取性、准确性和可比性。第三,动态性原则。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开采,资源不断减少,经济、环境和相应的政府政策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调整,因此,指标的选取应该具有动态性,能够反映评价目标的动态性特点。第4,代表性原则。影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众多,选取的指标必须具有代表性,各指标相互独立,降低信息的冗余度,避免重复计算和评估。

1.2指标的选择方法

当前,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选取不同的指标,应用大量的理论方法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周海林[14]以攀枝花为例,针对资源型城市现在面临的问题和运行模式,从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构建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田象生等[15]以鸡西为例,分析鸡西产业转型的优势和机遇,提出了从政府职能、生态环境改善、招商引资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鸡西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朱明峰等[16]分析了可持续发展与建设生态城市的关系,认为建立生态城市是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目标。虽然国内的学者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一些研究,但这些研究更多的是从定性方面来分析提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更多地关注于城市系统的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关注比较少。因此本研究以绿色增长为核心,借鉴《2010年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17],从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力度3个层面来反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经济增长绿化度是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状态,反映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增长中所蕴含的绿色程度,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增长一直依赖其资源的优势和能源的消耗[9],第二产业发展迅速,第一、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这样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研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时,经济增长绿化度必须考虑绿色增长效率指标和三产业发展状况。资源环境承载潜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体现,资源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资源型城市特殊的发展模式,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较一般城市严重,因此资源型城市的资源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是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工作。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是可持续发展的政府响应,除了经济增长的低效性和环境压力,政府的不作为也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政府对城市绿色发展的投资,对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对环境的治理投入对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研究综合考虑各层面的需求,初步选取100多个指标,然后对指标进行优化重组,从中选取了20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估。其中经济增长绿化度包含了绿色增长效率指标、第一产业指标、第二产业指标和第三产业指标4个维度的8个指标,资源环境承载力包含了生态保护状况和环境压力情况2个维度的6个指标,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包含了绿色投资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和环境治理情况3个维度的6个指标。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2 研究区概况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113°59′~114°45′E,35°26′~36°53′N,辖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和鹤壁经济开发区,总面积2 182 km2。鹤壁市境内矿产资源、自然资源丰富,水、电资源充裕,煤炭保有量16 亿t,水资源总量29 800 万m3,属中国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鹤壁市已成为豫北“十字”交通枢纽,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经济方面,鹤壁市经济实力稳步增强,2012年人均GDP达到34 456 元;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优化,2012年一、二、三产业的比重调整为10.6∶70.5∶18.9;人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 283.67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 388 元。

鹤壁市是一座以煤兴城的资源型城市,随着煤资源的不断开采,近几年正积极寻求经济结构转型路径,以推动城乡一体化及生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鹤壁市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领域有明显的特色优势,因而本研究选取鹤壁市为例,进行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3 鹤壁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3.1数据来源

煤炭是鹤壁市发展的支柱产业,但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鹤壁市面临经济转型等问题。2004年12月鹤壁市被列入河南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并于2005年被推荐为国家第1批7个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之一。历经多年发展,于2013年4月,被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因此,本研究选取2005—2012年数据,评估鹤壁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数据主要来源于2006—2013的《鹤壁市统计年鉴》,其中2009—2012年鹤壁市耕地数量数据来源于《河南统计年鉴2014》,2005—2006年环境保护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局数据库。其中一、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等于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与相应产业的从业人员的比值。

3.2数据标准化处理

由于各指标的单位不同,表示的含义不同,相互之间没有直接的对比性,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的标准化处理通常有3种方式:min-max标准化、z-score标准化和decimal-scaling小数定标标准化。本研究考虑到实际指标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方向不同,故采用min-max标准化方法处理数据。具体方法如公式(1)(2)所示。其中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单耗、工业产值单耗、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人均烟粉尘排放量、人均废水排放量、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和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等7个指标为逆向指标,其余13个指标为正向指标。

(1)

(2)

式中:Xij为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标准值;xij为第i项指标第j个值;xmin为第i个指标的最小值;xmax为第i个指标的最大值。

显然经过这样处理后,各指标数据都是非负值,且越大越好。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见表1。

3.3熵值法确定权重

对于指标数据的处理,权重的确定是关键。在以往的有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中多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权重,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性太强,而主成分分析法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当出现主成分的因子负荷有正有负时,综合评价函数的意义就不明确,结果的清晰度不高。熵值法是根据样本数据的变化速率来确定权重的,当指标数据变化大时,说明该指标对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影响比较大,应当赋予较大的权重,本研究采用熵值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根据熵值法求取指标权重的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公式(1)(2)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求得标准值Xij;

2)求第i年第j项指标的比重Pij

(3)

3)计算指标信息熵Ej

(4)

4)确定各指标的权重Wj

(5)

根据熵值法的计算步骤,得出鹤壁市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各指标的权重,结果如表2所示。

3.4可持续发展水平计算模型

可持续发展是追求各个层面和谐发展的过程,归纳起来,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等能够达到最优发展。为体现这个最优发展水平,本研究采用综合加权法计算可持续发展水平,计算模型如下所示。

(6)

(7)

式中:GDP为第p指标的可持续发展水平;Wj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Xij为第i年份第j个指标的标准值;GD为鹤壁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表2 标准化数据Table 2 Standardized data

4 结果与分析

4.1鹤壁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和计算模型,得出鹤壁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鹤壁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从2005—2012年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从0.211上升到0.732,年均增长率为19.48%。各子系统总体上也呈现上升趋势,由表3可以计算出从2005—2012年鹤壁市的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42%、10.38%和58.57%。

通过计算发现可持续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力、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93和0.98,可见政府政策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有非常显著地影响。鹤壁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主要来源于经济绿色增长中各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政府对绿色增长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的加大。鹤壁市资源环境的年均增长率只有10.38%,增长速度相对缓慢,说明鹤壁市的资源环境的承载潜力比较薄弱,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减少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农业资源和农村环境的保护。

表3 2005—2012年鹤壁市可持续发展水平Table 3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vel of Hebi city from 2005 to 2012

4.2鹤壁市经济增长绿化度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2005—2012年 8 a间,鹤壁市的经济增长绿化度可持续发展水平几乎处于高速上升阶段,8 a增长了0.20,年均增长率为16.42%。经济增长绿化度是鹤壁市3个层面发展比较快的,这说明鹤壁市在围绕经济增长和三产业优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绿色发展态势良好。数据显示2012年鹤壁市生产总值达到了545.78亿元,同比增长9.0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 456元,同比增长8.48%,在河南省排名第7位。

但是,通过分析原始数据发现,在经济增长绿化度的内部指标中各指标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工业产值单耗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都表现出很大程度的增长,而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这2项指标在2009年出现大幅度跌落。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下降是由于2009年新公布的第2次土地调查的耕地数据较大造成,2008年公布的耕地面积为10.52万hm2,2009年公布的耕地数量则是12.44 万hm2,数据相差大,造成有效灌溉面积比重骤减。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可能是因为鹤壁市现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依赖资源开发以及初始原材料加工运输为主的产业结构体系,而以服务业、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因此积极推进鹤壁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转型,发挥资源优势,壮大经济实体,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是提高经济增长绿化度的有效途径。综上所述,在经济增长绿化度方面鹤壁市政府要进一步做好产业转型,以延长产业链为主线,注重资源向深加工方向转变。

4.3鹤壁市资源环境承载潜力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2005—2012年,鹤壁市的资源环境承载潜力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从0.096上升到0.235,年均增长率为10.38%,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这说明鹤壁市的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在不断提高,工业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伴随着资源的高强度开采,二氧化硫、烟粉尘和废水排放量增加,造成大气环境恶劣,地下水污染严重;采空区塌陷引发地质灾害、耕地破坏和植被受损等。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将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因此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资源利用程度的提高和环境的改善。虽然近几年鹤壁市的森林覆盖率在不断提高,资源丰裕,但是面临的环境压力也在日益加剧,鹤壁市通过先进的技术使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基数大,仍然对大气造成污染破坏。同时,农村化肥和农药使用泛滥,尤其是化肥施用量由2005年的54 350 t上升到2012年的77 297 t,8 a增加施用量22 974 t,年均增长率5.16%,这可能影响到农用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农用地的污染。因此,为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工业生产中必须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淘汰和关闭一批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工业,继续推进循环经济。在农业生产中,要强化清洁生产宣传,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农产品质量。

4.4鹤壁市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反映了社会组织者处理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水平与力度[17]。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与该地区的政府政策息息相关。表3显示,鹤壁市的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的可持续发展水平8 a间提高了0.23,年均增长率高达到58.57%,并且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相关度达到0.98,呈显著相关性关系。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整体上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

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是一项政府牵头、全民动员的利民工程,政府对这项工程的关注程度和投资水平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的质量。鹤壁市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的建设工作,不断加大科教、文化、卫生的财政投资力度,注重提高国民素质、关注人民健康;注重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环境的治理工作,近几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造林面积更是有了飞跃性的提高,分别从2005年的38.89%、0.413万hm2提升到了2012年的81.47%、1.262万hm2,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14%、17.30%。不足的是用于环境保护工作的资金比例出现了下降情况,这些可能制约了整体可持续发展水平。鹤壁市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建议进一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改善城市生态功能,提高城市生态自净能力。

5 结论

鹤壁市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各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的发展水平增长最快,年均增长率达到58.57%,其次为经济增长绿化度,年均增长率为16.42%,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发展最慢,年均增长率只有10.38%。由于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要实现城市良性的、稳定的、协调的发展,就应从理论上发现城市发展的薄弱环节,积极实施有效的经济政策和调控措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采用熵值法作为评价鹤壁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研究方法,以绿色增长为核心,从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力度3个层面客观反映鹤壁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发现,鹤壁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在2005—2012年之间处于飞快的上升阶段,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经济转型难度大,工业污染严重,废水排放压力大,农药化肥使用不合理。因此,鹤壁市政府应利用其资源和资金优势,继续推动深加工业发展,培育新型产业,积极推进产业转型;控制矿产资源的开采强度,采用多种形式的技术创新,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强城市垃圾处理、城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同时加大对资源环境改善方面的投资力度,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1] 毕宏伟.对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甘肃金融,2013(4):29-30.

[2] 李凯杰.亚太地区“绿色增长”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4(5):16-20.

[3] 郑红霞,王毅,黄宝荣.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13,(2):142-152.

[4] 俞海,任子平,张永亮,等.新常态下中国绿色增长:概念、行动与路径[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1):7-10.

[5] YEKANG K,DEREK K S,RANDOLPH T H.“绿色增长”之战[J].低碳世界,2011(4):52-58.

[6] 马涛.全球治理下的绿色增长和结构改革及中国的对策[J].研究与探讨,2014(4):29-31.

[7] 彭红斌.绿色型经济增长方式: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J].理论前沿,2002(8):29-30.

[8] 胡鞍钢,周绍杰.绿色发展:功能界定、机制分析与发展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14-20.

[9] 崔宁.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1.

[10] 周伟,王秀兰.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91-493.

[11] 林运雄.宜章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12] 范慧平,孟天醒,文倩.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49(4):511-516.

[13] 尹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1,15(2):6-9.

[14] 周海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攀枝花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9(1):12-16.

[15] 田象生,宁云才.成熟期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对策研究:以鸡西为例[J].中国矿业,2014,23(12):33-36.

[16] 朱明峰,冯少茹,潘国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2):155-158.

[17] 李晓西,潘建成.中国绿色发展指数的编制—《201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省际比较》内容简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1(2):36-64.

(责任编辑:朱秀英)

Studyon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resource-basedcitybasedongreengrowth

LI Yingchao1,2,HOU Xuena2,WU Guancen3,QIAN Zhuangzhi1

(1.School of Earth Science and Resources,Chang’an university,Xi’an 710064,China;2.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2,China; 3.School of Management,Shanghai University,Baoshan 200444,China)

This paper,taking green growth as the core,uses the entropy method,from three levels,the greening degree of economic growth,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potential,and government policy support,to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vel of Hebi City.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growth rate of government policy support is the fastest,the green degree of economic growth comes second,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potential is the weakest.The excessive energy consumption,unreasonabl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abuse of pesticide chemical fertilizer become the main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o the government requires focusing on the weak links and active promo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zone further.

green grow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tropy value method; Hebi

F061.3

:A

陈伟强(1975-),男,河南安阳人,副教授,博士。

2015-08-21

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122102310394);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4A630003);全国统计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4LY100);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三重”重大基金资助项目(2014-SZZD-28)

栗滢超(1979-),女,河南南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钱壮志(1959-),男,陕西富平人,教授,博士。

1000-2340(2016)03-0404-07

收稿日期:2015-06-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209)

作者简介:任远辉(1993-),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地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鹤壁市资源型绿色
绿色低碳
鹤壁市地下水保护条例
鹤壁市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李军当选政协鹤壁市第十一届委员会主席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鹤壁市
网络批注式阅读在Internet资源型学习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