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村居民点演变的地貌分异与分类调控研究
2016-09-26关小克王秀丽曹志宏
关小克,王秀丽,李 昕,曹志宏
(1.郑州轻工业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2; 2.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山区农村居民点演变的地貌分异与分类调控研究
关小克1,王秀丽2,李 昕2,曹志宏1
(1.郑州轻工业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2; 2.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利用门头沟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划分地貌类型区间,从农村居民点的景观、数量、人口等方面探讨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分异特征,依据农村居民点的资源禀赋条件、演化趋势和所处的地貌类型,构建出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的分类调控模式。结果表明:在景观上,农村居民点在斑块数量(Number of Patches,NP)、聚集度指数(Aggregation Index,AI)、景观形状指数(Land Scape Index,LSI)、平均居民点面积(Mean Area of Residential Iand,AREA-MN),从浅山-中山-深山梯度带上均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在数量上,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增减变化与地貌关系密切,随着地貌从浅山向深山的过渡,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增减变化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且农村居民点的扩展对优质农业用地具有强烈的侵蚀作用;在人口变化上,山区村庄间的农村人口的相对差异在日趋扩大,在空间上分布上呈现出向浅山地带集中化的趋势。依据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农村人口的耦合关系,将研究区村庄分为理性成长、理性衰退、非理性成长、非理性衰退及无变化等5个类型,其村庄面积依次为:672.51、8.22、80.05、631.09、26.43 hm2。最后,依据村庄的类型,并基于地貌分异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方向。
农村居民点;地貌分异;聚集度指数;景观形状指数
地貌是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个关键环境因子,并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居民点作为集自然、历史演变为一体的聚落体,其变化过程受地貌因素的影响尤为明显[2-3]。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非农就业岗位急剧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农村的生活与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变革,随之而来居民点的功能、规模、结构等形态要素也产生了剧烈的变化[4-6]。以农村居民点空间状态变化为切入点,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其开展了广泛研究,主要涉及到变化特征、驱动机制、非农化对居民点用地产生的影响等方面[7-13]。在国家大力推进土地整治的背景下,优化城乡用地空间结构,改变农村居民点不合理的现状,也是当前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方向,许多学者针对不同的案例区从整治模式、整治时序、优化布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14-19]。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基础条件不同,变化特征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山区作为一个发展相对滞后、受制约因素较多的用地类型区,其区内农村居民点演化受地形的制约较为明显,因此,理清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演化分异规律,既是调整山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基础,也是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域概况
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市西部,北纬39°48′—40°10′,东经115°25′—116°10′,作为北京市的生态涵养区,承担着为中心城区提供良好生态环境的功能。全区土地总面积为1 442.71 km2,平原面积仅占1.51%,主要分布在永定河及其支流清水河河谷两侧,呈不连续状的分布,区内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差达到2 225 m,其地貌类型可分为浅山、中山和深山区,其中浅山主要以海拔500 m等高线为界,中山区界于海拔500 m至1 000 m的地貌区间,深山区是海拔大于1 000 m的区域,浅山、中山、深山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7.60%、49.30%、23.10%,区内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的浅山地带,2011年浅山、中山、深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的比例依次为74.00%、23.85%、2.15%。近年来,门头沟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特征,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例由2001年的2.20%、32.80%、65.00%,演变为2011年的1.31%、55.31%、43.38%,区域城市化水平由2001年的66.14%提升至2011年的74.69%,但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并未带来农村居民点的显著减少,反而出现逐年增加的不良势头。因此,理清门头沟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演变分异规律,对于推进山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2数据来源与研究思路
本研究采用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门头沟区2001年、2011年2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1∶5 000),海拔、坡度数据来源于门头沟区数字高程模型(DEM)(1∶10 000),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统计年鉴》(2001年、2011年)。
为了揭示山区不同地貌条件下农村居民点演变的空间分异规律,本研究借助GIS技术,划分地貌类型区间,从农村居民点的景观、数量、人口等方面探讨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分异特征,并依据村庄的资源禀赋条件、演化趋势和所处的地貌类型,构建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的分类调控模式。
2 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演变的区域分异
2.1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演变的景观分异
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进行定量化的研究,可以深化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的认识。将景观格局指数和地形梯度分析方法相结合,是研究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演化分异的有效工具[20-22]。为反映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格局在地形梯度差异下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选取具有明确景观格局意义,并对地形梯度敏感且变化规律显著的斑块数量(NP)、聚集度指数(AI)、景观形状指数(LSI)、平均居民点面积(AREA-MN)等指标,对2期农村居民点按照10 m×10 m栅格尺度,来解释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演变的景观分异特征。
从2001、2011年2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来看,地貌条件决定了农村居民点分布的整体空间格局(图1、图2)。在浅山地带,受制于河谷及山前洪积地貌的影响,农村居民点主要以带状分布,同时该区由于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相对较好,适合村民居住和出行,因此农村居民点分布相对集中。中山地带,由于地形复杂,建设成本相对较高,农村居民点分布散乱,且斑块面积较小。深山地带,山高沟深,区内居民点数量较少,主要零星分布在沟谷地带。两期农村居民点景观在斑块数量(NP)、聚集度指数(AI)、景观形状指数(LSI)、平均居民点面积(AREA-MN),从浅山-中山-深山梯度带上均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
图1 门头沟区农村居民点(2001年)Fig.1 The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n Mentougou District(2001)
图2 门头沟区农村居民点(2011年)Fig.2 The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n Mentougou District(2011)
从时间序列上看(表1),浅山区农村居民点变化最为剧烈,斑块数量由2001年的182个增加至2011年的195个,但是集聚度指数(AI)和平均居民点面积(AREA-MN)有所下降,反映斑块形状复杂性的(LSI)则有所提升,这是由于浅山地带的农村居民点扩展受地形因素的制约相对较小,加之规划管制的执行力度不强,导致农村居民点的扩展空间较为凌乱、破碎,使得斑块的景观复杂性在增加;中山地带的农村居民点演变情况与浅山地带类似,但是由于受地形约束的因素在增强,故其演变的幅度和烈度均有所下降;深山地带的农村居民点斑块小,且分布细碎,加之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因此,农村居民点演变缓慢,在10 m×10 m的粒度水平下,仅有微弱变化。
表1 门头沟区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景观特征指标Table 1 Land use pattern indicators of rural residence in Mentougou District
2.2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演变的数量分异
基于山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和研究需要,参照全国过渡时期土地分类标准,将2001年、2011年2期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地类的归并,全部用地类型归并为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城镇建设用地、独立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地。
将2001年居民点分布图与2011年土地利用现状图按照10 m×10 m栅格化处理后,进行空间叠加,得到2001—2011 年间门头沟区居民点用地减少去向的空间分布情况。2001—2011年间,门头沟区通过复垦措施共减少农村居民点面积64.30 hm2,由居民点用地调整为农用地的面积为30.41 hm2,其中,调整为耕地、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的面积依次为:5.25、7.60、16.96、0.60 hm2;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居民点也在建设用地内部进行着调整,在城镇边缘地带尤为突出,由居民点调整为其他类型建设用地面积为23.59 hm2,其中,调整为交通用地、城镇建设用地、独立工矿用地的面积依次为:15.47、1.60、6.52 hm2;由居民点调整为未利用地的面积为10.30 hm2,这是由于复垦项目实施后,由于耕作条件不便、利用效率低下而诱发的耕地撂荒现象(如表2)。
将2011年居民点分布图与2001年土地利用现状图按照10×10 m栅格化处理后,进行空间叠加,得到2001—2011 年间门头沟区居民点用地增加来源的分布情况。2001—2011年间,门头沟区居民点用地共扩展110.21 hm2,由农用地转化为居民点用地的面积为74.03 hm2,其中,由耕地、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转化为居民点的面积依次为:33.81、16.82、22.95、0.45 hm2,这说明农村居民点的无序扩展对优质农业用地具有强烈的侵蚀作用;随着山区居民对住房需求的不断增加,由29.60 hm2的未利用地被调整为居民点用地,该类型大多是村庄周边交通条件较为便利的未利用土地;由于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部分基础条件相对完善,被废弃的独立工矿用地被调整为居民点用地,涉及该类型的用地面积为6.58 hm2,主要分布在区位条件较为优越的浅山地带(表2)。
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增减变化与地貌关系密切,随着地貌从浅山向深山的过渡,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增减变化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表3)。浅山区是农村居民点增减变化剧烈的区域,该区域共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92.72 hm2,占全部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的84.13%;同时,通过复垦、开发、建设用地类型转化,使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50.78 hm2,占全部居民点用地减少量的78.97%。由于浅山地带是门头沟区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区间,因此,浅山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化为城镇、交通、独立工矿等其他类型的建设用地也是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的重要原因。
表2 门头沟区农村居民点增减变化的类型Table 2 The type of rural residence land change in Mentougou District hm2
表3 2001—2011年间门头沟区居民点增减分布随地貌的变化Table 3 Rural residence changes at altitude intervals in Mentougou District,2001 to 2011 hm2
2.3不同地貌区农村人口的演变分异
2011年门头沟区全区共有183个村庄、街道办,在2001年至2011年间由于对部分村庄进行了迁村并点,考虑到数据对比及综合分析的需要,最终选取151个数据完整的村庄作为研究对象。
10年间门头沟区农村人口总数由2001年的93 625人增加到2011年的104 223人,年增长率为1.54%。研究对象中,2001年村庄平均人口数为514 人,人口最多的村庄为龙泉镇三家店村,为3 897人,人数最少的村庄为龙泉镇啦啦湖村,仅为48人。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2011年村庄平均人口数增至579人,反映人口分布的标准差由542.65扩大到666.89,说明门头沟区各个村庄间的农民人口的相对差异在日趋扩大,在空间上分布上呈现出向浅山地带集中化的趋势(表4)。人口出现减少的村庄共有80个,在浅山、中山、深山地带均有分布,合计减少人数5 782人,该类村庄大都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资源条件相对匮乏的村庄;人口增加的村庄共有69个,共增加人数14 825人,主要分布在浅山和中山地带,如表5所示,该类村庄往往交通条件较为便利,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产业支撑,农民就业率和收入水平较高。
表4 2001、2011年门头沟区农村人口数量统计Table 4 Stat.of rural population of Mentougou District in 2001 and 2011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门头沟区农村居民点在景观结构、数量结构、人口变迁等方面呈现出规律性的地貌分异特征,这是社会转型过程中门头沟区农村所蕴涵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综合反映,即山区的经济活动重心在不断向浅山地带转移。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形态是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农民群体的分化而不断地更新变化的,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生产模式的改变,门头沟区农村居民点将进入加速分异的历史阶段。
表5 2001—2011年间门头沟区村庄农村人口变化统计Table 5 Stat.of rural residence population changes in 2001 to 2011
3 山区农村居民点的分类与调控研究
在山区,要提升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优化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空间结构,必须在遵循农村居民点演变分异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出科学合理的分类体系,对农村居民点进行一定的类型划分,进而总结提炼出有针对性的调控模式,才能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
3.1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耦合关系评判
人口数量作为衡量村庄类型的重要参考因素,其增减变化可作为衡量村庄成长或者衰退的指示性指标,即人口增长为成长型,人口减少则为衰退型。在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的村庄,若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的速度慢于农村人口减少的速度,则表明人均居民点用地趋向于粗放,视为非理性,反之则趋向集约,视为理性;在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的村庄,若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的速度快于农村人口增加的速度,则表明人均居民点用地趋向于粗放,视为非理性;在农村居民点用地不变的村庄,如果人口数量出现减少则趋向粗放,亦视为非理性,以此类推。为此,可将研究区村庄分为理性成长、理性衰退、非理性成长、非理性衰退及无变化等类型。通过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农村人口耦合关系的判读,可进一步揭示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演化分异状况。
式中:LPEij表示i村庄j年的农村人口变化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弹性系数,Lij、Pij分别为i村庄j年的人口数量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Li0、Pi0分别为村庄基年的人口数量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3.2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的分类调控模式
门头沟区农村居民点的整治与调控必须遵循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按照促进生产空间的集约、生活空间的宜居、生态空间的安全为目标,参照农村人口与居民点用地增减变化弹性系数,依据村庄所处的空间位置,做出科学、理性的判断。
2011年所选取的151个村庄总面积为1 668.38 hm2,门头沟作为北京近郊山区,区内旅游资源丰富,目前已经形成集寺庙、历史文化、山川观光、休闲度假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发展格局,区内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众多,所以对待历史文化旅游接待村庄要首先提取出来,给予重点保护,涉及到该类村庄的面积为250.07 hm2,对历史文化旅游村庄要遵循单体建筑修缮与环境整治相结合,景点保护与街区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以村庄综合整治为契机,强力推进京西山水画廊建设。
理性成长村庄的用地面积为672.51 hm2,其中,在浅山区分布的面积为理性成长总面积的86.84%,对待该类村庄需要科学制定村庄发展规划,集中布置公益型设施,强化就业空间场所的建设,从而推动村民生活水平的实质提升。
非理性成长村庄的用地面积为80.05 hm2,该类村庄的无序扩张极容易造成浅山区宝贵耕地资源的过度损失,为此,必须严格按照村镇建设标准控制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展,提升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同时要制定科学的村庄发展规划,引导村庄合理发展。
理性衰退村庄面积为8.22 hm2,全部分布在浅山地带,该类村庄做到了人口减少的同时,闲置的土地资源能够得到及时复垦和利用,使人口的减少能和居民点用地减少同步进行,是山区衰退型村庄的理想模式。
非理性衰退是指人口在减少的同时,居民点用地并没有及时跟进相应的调整变化,导致人地关系失调,该类村庄的总面积为631.09 hm2,且在各个地貌区均有分布,对该类村庄要依据所在空间区位,尽量按照浅山宜耕,中山、深山宜林的原则加大整治复垦的力度,使村庄规模与相应的人口数量保持良性的匹配关系。
人口和居民点面积没有变化的村庄有2个,涉及村庄面积26.43 hm2,对待该类村庄要提升支撑产业、深挖其发展潜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后续发展动力。
表6 山区农村居民点的演变的类型及其面积Table 6 Evolution types and area of rural residence in mountainous areas hm2
4 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山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演进有其独特的自然规律,本文从景观、数量、人口等方面对门头沟区农村居民点演化分异特征进行了系统描述,可以看出:在景观特征上,农村居民点演变的地貌分异特征明显,从浅山-中山-深山各项景观指标的演变烈度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数量变化上,农村居民点的增减变化与地貌有密切关联,随着海拔的升高农村居民点的增减变化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人口分布上,村庄之间的相对差异在加大,并且有向浅山地带集聚的趋势。这是由于在农业社会时代,平原地区不断增加的人口被迫向山区迁移并定居下来,随着社会的转型,深山区的环境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生存发展的需求,导致山区农村经济的活动重心有向河谷平原集中的趋势,这种态势符合了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本文在综合分析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分异的基础上,结合人地关系的判读,依据社会经济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村庄所处的空间区位,提出了相应的农村居民点分类调控模式。该调控模式较为系统的考虑了城镇建设、耕地保护、产业聚集、文化传承等多方位的因素,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4.2讨论
浅山地带是山区优质耕地资源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同时也是农村居民点增减变化较为剧烈的地带,随着山区经济活动重心向浅山地带推移,加剧了农村居民点对优质农业用地的侵蚀力度。目前,一方面大量的农地在比较利益的驱使下向非农用途流转的趋势在增强,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农村宅基地的流转、退出机制,诱发了空心村等系列问题的出现[23-24],这在山区地带显得尤为突出,这是在长期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的各种问题综合积淀的结果[5]。为此,在村庄整治过程中,需要积极探索农民宅基地退出机制,逐步建立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增减联动机制,以确保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科学推动农村居民点的分类调控,是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国家大力推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同时,还需适时配套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就业、社会保障、户籍管理、涉农体制、村镇建设、农村金融等部门,进而总结提炼出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调控模式,是未来一段时期研究的重点领域。
[1] 梁发超,刘黎明.基于地形梯度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特征分析[J].资源科学,2010,32(11):2138-2144.
[2] 姜广辉,张凤荣,孔祥斌.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用地转换方向模拟[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2):214-221.
[3] 文枫,鲁春阳,杨庆媛,等.重庆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分异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0,17(4):222-227.
[4] 龙花楼,李秀彬.长江沿线样带农村宅基地转型[J].地理学报,2005,60(2):179-188.
[5] 刘彦随,刘玉,翟荣新.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J].地理学报,2009,64(10):1193-1202.
[6] 李裕瑞,刘彦随,龙花楼.中国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变化[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0):1629-1638.
[7] MARLOW V,KENNETH S K.Rural residential land use:Tracking its grows [J].Agricultural Outlook,2002,8:14-17.
[8] ANDREW J H,DANIEL G B.Iand-use change in rural America:Rates,drivers,and consequences [J].Ecological Applications,2005,15(6):1849-1850.
[9] MIRKO P,VALENTINA B.Problems of agriculture in Sloveni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irkovee[J].GoeJournal,1999,46:257-261.
[10] CARMEN C F,ELENA G I.Determinants of residential land use conversion and sprawl at the rural-urban fringe[J].America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ssociation,2004,86(4):889-904.
[11] 刘明皓,戴志中,邱道持.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布局优化研究——以彭水县保家镇为例[J].经济地理,2011,31(3):476-482.
[12] 姜广辉,张凤荣,陈军伟,等.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5):81-87.
[13] 王素慧,贾绍凤,吕爱锋.三江源地区植被覆盖度与居民点的关系研究[J].资源科学,2012,34(11):2045-2050.
[14] 唐丽静,王冬艳,王霖琳.基于耕作半径合理布局居民点研究——以山东省沂源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6):59-64.
[15] 马晓东,李全林,沈一.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及地域类型[J].地理学报,2012,67(4):516-525.
[16] 刘宁.中国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愿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49(4):545-549.
[17] 关小克,张凤荣,刘春兵,等.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特征及优化布局研究[J].资源科学,2013,35(3):536-544.
[18] 姜广辉,张凤荣,谭雪晶.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结构调整[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1):69-75.
[19] 谷晓坤,陈百明,代兵.经济发达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驱动力与模式——以浙江省嵊州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5):701-708.
[20] 曹瑞娜,齐伟,李乐,等.基于流域的山区景观格局分析和分区研究——以山东省栖霞市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22(7):859-865.
[21] 丁然,杨海娟,刘超.秦岭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异特征的GIS分析——以商州区为例[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29(2):22-27.
[22] 俞龙生,符以福,喻怀义,等.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及其城乡融合区特征——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1):171-180.
[23] 章波,唐健,黄贤金等.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6,20(1):34-38.
[24] 李谱,韩立达.建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问题探讨[J].理论导刊,2008(10):13-15.
(责任编辑:蒋国良)
Studyontopographicaldifferentiationofruralresidentiallandevolutionandclassificationregulationinmountainousareas
GUAN Xiaoke1,WANG Xiuli2,LI Xin2,CAO Zhihong1
(1.Soci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Zhengzhou 450002,China;2.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2,China)
This paper probed into the evolution traits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n different topographical areas from the angles of landscape,quantity and rural population,after dividing topographical intervals,with the support of GIS software and spatial analysis extensions.Diversified regulation modes for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n different topographical areas were built,according to related resource background,evolution tendency and on site topograph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1) landscape indicators such as the number of patches (NP),aggregation index (AI),landscape shape index (LSI) and mean area (AREA-MN),decrease gradually from shallow mountainous areas,to middle and to deep mountainous areas,from the landscape angle; (2) rural residential land manifest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opography,which reduces evidently from shallow to deep mountainous areas and threaten the existence of prime farmland in plain areas,from the quantity viewpoint; (3) population within each rural residential land varies dramatically,which shows centralization trend toward shallow mountainous areas,from the rural population perspective.On the basis of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residential land and rural population,evolu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was divided into 5 types,namely,rational growth,rational decay,irrational growth,irrational decay,and no change.The 5 types of areas accounted for 672.51,8.22,80.05,631.09,and 26.43 hm2respectively.In the stage of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elationship,the most feasible approach to coordinate the rural population and rural residential land amount is to realize the transfer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practitioners to modernized citizens,besides the dynamic convers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volution differenti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topographically,proper regulation measures and modes were put forward,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trend and on site situations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n mountainous areas.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guided rural residential land rehabilitation is inevitable for the proper allocation of urban land use,farmland protection,industrial aggregation,village distribution 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and so forth.So it’s important to select scientific and proper dominant industries within the constraint and toleranc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as well as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ies.
rural residential land; topography differentiation; aggregation index; landscape shape index
F129
:A
2015-10-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189);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4YJCZH004);郑州轻工业学院博士基金项目(2013BSJJ077)
关小克(1981-),男,河南汝州人,讲师,博士,从事土地可持续利用方面的研究。
1000-2340(2016)03-039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