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州花馍民俗大观上

2016-09-26刘高潮

神州民俗(学术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花馍民俗

文/ 刘高潮



华州花馍民俗大观上

文/ 刘高潮

陕西华州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华夏、中华皆因华得名。古代号称“东出长安第一州”,关中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辖范围相当于今天的渭南市。它地处渭河下游平原,土地肥沃,盛产小麦,早在七千年前的老官台文化中的泉护村遗址,人们就发现了粟、麦种子,这就为花馍的诞生提供了基础。

花馍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年节民事中广泛应用。据史料记载,它诞生于商周,是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象征。最初用面粉捏成动物,替代活物人畜“牺牲”,祭奠天地、山川、河流、神灵、先祖,用于慎终追远,继志祈福之念。千百年来形成了春节时令、婚庆丧祭、祝寿庆生、乔迁贺喜、开业庆典和走亲访友八大类花礼馍,大到两三米高的馍盘,小到盈寸礼品花鸟虫鱼,品种包罗万象,有谷卷、立虎、卧虎、花糕、寿桃、元宝(馄饨包子)、花儿馒头贡品、曲连云云、马蹄鶼鼹、老虎门杈、燕子垂鱼、小花花,近三百种,根据不同的民事活动,主家客家蒸制赠送,谓之“行礼”,民俗文化内涵丰富,欣赏完,交际毕,吃掉了,从不浪费。

华州花馍制作精细,用面精良,内涵淳厚。经合面、发酵、揉捏、剪雕、定形、笼蒸而成。它以素见长,稍点食红,保持了麦香本色,具体有三大特征:一是艺术性高,造型优美多姿多彩,学名面花;二是食用性强,大小都蒸熟,干透可存放3年以上,随时能吃,又称花馍;三是礼仪性重,千百年来走亲访友必备,从未间断。当地民间认为“烟酒再高档,还得带个馍疙瘩。”烟酒是工厂产的,花馍是自家做的,饱含着亲自劳动的心血成分。1989年华州花馍进北京,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习仲勋亲临剪彩,国家主席李先念现场观看,领导、专家一致赞评“华州花馍是中华民俗的活化石”。因为它是民间礼仪浓浓亲情的象征,展露出丰富多彩的关中民俗风情。

年节花馍民俗

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六,磨豆腐;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蒸花花。”就是蒸过年的花馍,家家都捏,北方人过年,就是过花花馍。所以,在三十,农家先要拿二十八蒸好的花馍祭拜,给家里的土地爷、灶王爷、茅厕神供摆献贴馍(带底座的十蟠花花),感谢他们一年看家护院、保佑平安辛劳功绩。在中堂神府祭列祖列宗牌位前,摆放清贡、献贴、奓馍,感谢先辈养育、护佑之恩。来不及蒸献贴,就用十蟠花花(也称枣山)代替。

大年初一拜年,儿女先要感谢父母恩德,再在本家长辈、堂兄弟姐妹间走动。初二带着花馍走亲访友,叫追往亲戚,追忆对方以往的恩惠,再续新一年的亲情。除了烟酒,必带主馍追往包子(中间包一坨油面),晚辈送长辈,追念父母养育之恩;同辈互送,感念一年的帮顾之情;有的地方称其为花边馄饨,因形似银稞金元宝,象征着天地混沌,无所不包;有的直呼元宝,就是送财富。元宝馍用上好的头等麦面蒸制而成,因形浑圆得名,吃元宝喻示着生活美满,一团和气,财源滚滚,家族兴旺,前景美好。来客若在主家吃饭,主家多留一个元宝馍,若不吃饭,只象征性留一个,吃不吃,都要给来客回赠一个十蟠花花即枣山,顺祝对方富如金山,步步高升。配馍花云云,祝愿主家日子过的平步青云;走亲戚必带两个信使花馍——马蹄糕,两层卷枣形似马蹄,喻示两家交往如马跑的快,主家只留1个,表示你来我往连续不断;主家若把两个都留下,给来宾一个暗示:过完年我家有大事如盖房子、或外地探亲,没时间追往你家,你不要猜忌生气!主家若1个不留,让全带回去,这就意味着绝交!你全家人就要反省:上一年交往中有没有失礼的地方?是人家过事没行礼?还是借钱没还?要想不绝交,赶紧改正补救,下一年春节提早让孩子带着礼馍先去“追往”人家,信使馍一留,交情恢复;人家不留,表示还没原谅,你需加大改进力度。走亲戚只看留馍情况,免得说出来尴尬,这属中华民俗中的含蓄美!

元宵灯节送花馍

正月十五,娘舅家要给外甥(女)送花灯,一直送到12岁。送灯需配馍,主送双鱼,世称“坠灯鱼”。鲤鱼是中华民族的精英,孝道文化中福善的具象,民俗中的吉祥物,既是信物见证,又是财富象征。送灯预祝孩子前途光明,茁壮成长,双鱼代表生活富富有余,吉祥富裕。

最后一年送灯称“完灯”,主家要大宴宾客,为孩子举行“成人”礼仪,是重大的民俗活动。娘舅家(外婆家)、老舅家除送灯,还要送大礼花馍谷卷,谷卷是从存粮食的谷圈演变而来,即给孩子“送个粮仓谷圈,一世不愁吃穿。”它造型吸纳百物之优,龙身、虎头、凤尾,菊花眼,柳鱼眉,卧雀鼻,云云足,聚财气,路路通。再配送1对鲤鱼花馍,意为坠灯鱼,存福喜;送1对鹣鹣,意为博爱仁孝;另配8至20个花鸟鱼蛙小花花,最多100个馍,象征百花齐放,百事顺心,百业大举,百代富裕,日子越过越红。

完灯时孩子姑家、老姑家、姨姑等至亲们来贺,不送灯,只送花馍立虎1对,配8至20个小花花。立虎造型雄姿勃发、髭须张扬、威风凛凛,有祈福镇宅,招财进宝之意,喻示孩子一生精力旺盛、生龙活虎,能担起顶门立户,绵延香火之大任。如今重礼仪、图热闹,显真心,不论舅家、姑家,孩子完灯,谷卷、立虎都可送,或一块送。

清明花馍扬孝道

清明春暖花开,正是人们春耕祭祖大好时机,扫墓上坟,花馍祭奠回归本源。关中东府华州,以卧虎花馍作为主祭品,配以榼杈、梭子、柱顶石、献贴、云云花馍,追深思远、祈福镇宅、守财图新、恒昌家业,绵延血脉。虎馍端庄大气,雄健肃穆,象征家人威武健壮,蓬荜生辉;六只小虎陪衬,群虎虎头虎脑,憨态可掬,告祭先祖,托福神灵荫庇,后人健壮如虎,六合同春。

配馍柱顶石,象征家业坚如磐石,门户千秋永续。榼杈馍又称顶门杠子;梭子也叫纺织馍,是过节长辈送给晚辈的祈生馍,过去讲究男吃榼杈女吃梭,日子越过越红火。喻示男孩长大顶门立户,撑起门楼;女孩长成善于女红,纺织持家。如今男女都一样,都撑门户吃榼杈。形似枣山的献贴,专门用来敬神祭祖;云云卷成如意,扎花灵芝,是沟通天地人神的传情馍。

另有燕子、柿子、坠鱼、花花小馍,象征宴宴加粮,事事如意,连连有鱼,将其点缀在采折的新柳枝之间,由小孩扛着同行,绿黄粉白,一走一闪生动活泼;大人背着纸幡、稞抓子,拿着纸钱、酒壶、花馍祭品,一起到坟地洒扫祭拜祖宗神明,培修坟头铲除杂草。花馍祭品上全,全体跪拜,边向先祖磕头点香焚纸送钱,边祷告汇报活人生活业绩,祝福亡灵天国安好。新坟(没过三年)必须提前上,以示思念深切,敬重刻骨铭心。祭仪举行完毕,大家席地分享花馍祭品酒食,“爷爷闻闻气儿,娃娃尝尝味儿”!灵前每人分食一个卧虎,全年工作、劳动、读书力量倍增,生龙活虎,健康长寿!清明花馍,蕴含着孝道民俗。

端午送馍节俗

端午是祈福迎夏的节日,节前后除吃粽子,北方关中民间有花馍往来之俗,人称送时节。新婚第一个端午前,娘家人要蒸小花花至少100个,多则300个,配花虎1对、胖娃娃1对、鸡羊1对,加上时令瓜果节杏,过夏用的凉席、电扇、衣物等,装进食摞架子盒,找俩小伙抬着,爹娘到新亲家,给嫁出去的闺女送节。花虎、胖娃娃馍,是期盼闺女早生贵子,白胖如虎,延续香火;鸡、羊馍,预祝女儿女婿过得吉祥如意、美满幸福;百十个嘉果芳卉、瑞兽花鸟、五毒鱼蛙,象征着百顺泰和、镇宅祛邪、多子多福。

“麦稍黄,女看娘”。则是女儿(晚辈)端午时,带上花馍礼品去看爹娘(长辈)。新婚的在节前,往婚的在节后,去了住几天,俗称熬娘家。婚后刚生孩子的要住一月,也叫熬满月。不论哪一种状况,

花馍礼品大同小异,一般带6个追往包子(元宝馍),2个清贡,去孝顺父母;带云云、鸡、羊馍,象征日子平步青云,吉祥如意,捎去美好的祝福;送1对马蹄糕,表示亲戚从此礼尚往来,诚心走动。若抱着婴儿去熬满月,还必须增加1对花虎,有向孩子姥姥、姥爷、舅、姨汇报孩子健康似虎之意。月满返回时,姥姥家回赠1个马蹄,以示接受邀请;1对鲤鱼、1个门杈、1个十盘花花,预祝孩子健康成长,富贵有余,顶门立户,早有靠山——外婆家。

端午后串忙罢,关中地区基本麦子收完,节气未散,亲戚间互相走动,论家常、看收成、商议种秋管秋之事。串忙罢花馍须是新麦磨好的上等面做成,一般有元宝、云云、马蹄、莲花卷和新麦花卷、油旋、茴香轱辘,带多少根据亲疏关系而定。如今简单,配上烟酒带套馍礼盒,即“三阳开泰”、“六合同春”、“虎石榼杈”、“十全十美”“十二生肖”等,表达出互祝对方家业兴旺,八方来财,人寿年丰,和睦安康,尽善尽美的心愿,以便联络感情,增加亲和力。

中秋讲究团云馍

八月十五团圆节,一年过了三分之一,分离的亲人应时小聚,重温亲情。除了吃月饼,望圆月,共享天伦外,一切都喻示团圆。花馍也是圆圆的,如大馍花团云,直径1尺,上插奇花异卉,佳果吉鸟,象征着百花齐放,百事玉成;花糕双层,二圆相叠,喻示家人团圆,步步登高。走亲访友要带团龙础花馍(柱顶石),祝福其佳节思亲,阖家幸福,家业永固。且团龙要配10个,寓意十全十美,祈福镇宅,旺业守财。如今生活节奏加快,中秋节回家或者走动,均带“十二生肖花馍礼盒”,由12种相属配套,象征每个人,不论男女老少,回来回不来,都能表达团圆大义。因为来自农历纪年中的地支,配以动物俱像,象征积极向上健康进取的人本主义。子鼠聪慧,丑牛勤奋,寅虎威猛,卯兔谦慎,辰龙神腾,巳蛇伸曲,午马奔放,未羊绵祥,申猴精灵,酉鸡守时,戌狗忠诚,亥猪敦厚,充分体现出社会生活中不同的人格魅力,属相欢聚一堂,使国家、民族、家庭充满无限的活力。

猜你喜欢

花馍民俗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民俗中的“牛”
闻喜:花馍的“花样生活”
花馍(大家拍世界)
民俗节
传统民俗有奇趣
花馍迎春
漫画民俗
浅析山西闻喜花馍的发展
花馍艺术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