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在左,转型在右:供给侧改革的泉林注解
2016-09-26褚沙舟
本刊记者/褚沙舟
循环在左,转型在右:供给侧改革的泉林注解
本刊记者/褚沙舟
袁隆平院士给予“泉林助力中国农业”的高度评价
又是一年秋收时节,秸秆处理再次成为北方省市的难题:秸秆焚烧,雾霾四起,污染环境;就地填埋,影响堆肥,收成减产。
而在山东泉林,曾经付之一炬的秸秆不仅可以替代木材造纸,安全卫生指标超过了美国、欧盟的食品级标准,还可以制成生态原肥黄腐酸,既可有效提升作物品质,生产出达到国际标准优质绿色农产品,又能改良土壤,提升肥料力。
循环在左,转型在右,成立四十年来,山东泉林集团积极践行绿色循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技术创新建立起“泉林模式”实现秸秆综合利用,激活“草根经济”, 构建一二三产业联动的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产业,形成了资源至产品再到再生资源的良性循环,不仅推动秸秆制浆造纸企业的转型升级,还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秸秆的资源价值链的延伸。
秸秆造纸的“本色”回归
秸秆造纸并不罕见,但泉林集团研发的“秸秆清洁制浆新技术”,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开发出了无漂白工段的本色草浆,是一种优质纤维原料,取得了替代阔叶木浆的良好效果,实现了秸秆造纸的“本色”回归。
秸秆综合利用的难点不仅在于生产加工环节,而在秸秆收储环节便已体现。为了更好地解决此问题,泉林集团积极开展秸秆收储体系建设,充分利用麦收秸秆量大集中的契机,推广“政府+秸秆公司+分储中心+村级作业点”四位一体秸秆收储模式。
秸秆综合利用“泉林模式”示意图
“2015年,泉林集团组织多支培训队伍深入各县市千吨点开展打捆机操作与维护、原料收储及堆垛、收储点经营等专业知识培训。”泉林集团收储部副总经理宋占勇表示,泉林秸秆收储模式设有保护收购价。
有了稳定的秸秆供给,泉林集团从收储农作物秸秆筛选原料,经过洁净除尘系统除去灰土、杂质,在高温、高压的碱性环境中蒸煮处理及多道筛选净化系统进一步除去非纤维杂质,再经过多段氧脱木素工序,得到优质的原生本色秸秆纸浆。
与传统白度过高的纸制品在浆料中添加漂白剂和荧光增白剂不同,由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经过了特殊工艺处理而没有传统的漂白环节,还不含有害物质二噁英。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因秸秆纤维素和木质素得到充分利用,水污染处理负担大幅减轻,但泉林仍然对洗浆产生的中段水实施全方位综合治理。泉林集团在水处理设施周边建设人工湿地,在湿地栖息的鸟类既有白鹭等对水环境要求很高的鸟类,也有天鹅、灰鹤、白鹤等很多珍稀鸟类。
依托环境友好、经济效益高的本色纸浆,泉林集团研发出包括本色文化纸、生活用纸、包装纸、食品包装盒等在内的本色纸制品系列。其中,本色食品包装盒已通过了美国FDA和欧盟食品级检测认证,90%以上出口欧美市场。
泉林集团“除霾植树万人行”公益活动启动现场
全球唯一从秸秆提取的黄腐酸
农作物秸秆造纸过程产生的草浆黑液是行业内公认的污染处理难题,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缺乏关键技术,秸秆制浆产生的黑色废液难以处理,排放之后严重污染环境,“黑水换白纸”的恶名曾一度导致造纸项目审批的停滞。
为了深化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发展要求,泉林集团创造性开辟了“一草两用”的技术路径,除提取秸秆纤维素用于制浆造纸外,还将秸秆木质素充分利用,用于制造高附加值黄腐酸肥料,成为全球唯一直接从秸秆中提取的黄腐酸类产品,不仅有效解决草浆黑液问题,还拉长了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链,实现秸秆循环经济的“进化论”。
黄腐酸是一种刺激植物生长的腐植酸肥料,可作为广谱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促进植物生长尤其能适当控制作物叶面气孔的开放度,减少蒸腾,对抗旱有重要作用,能提高抗逆能力,增产和改善品质,目前主要应用对象为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经济作物和大田作物。
但黄腐酸主要存在于土壤腐殖质中,需要从海藻、石油、褐煤、风化煤等物质提取,成本高且产品稳定性较低,泉林集团从农作物秸秆中提取的黄腐酸,让原本稀缺、价高、应用范围窄的“贵族肥”,变身为投入与化肥相当的“平民肥”,为绿色农业提供了减肥减药、改良土壤、增产提质、减碳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目前,据山东、四川、吉林等省份农业机构的长期监测,使用泉林黄腐酸的农产品增产。同时,在提升作物品质上也取得突出效果,蔬菜、水果口感纯正,粮食籽粒饱满,营养指标明显提升,有效保证了农作物的继续稳产高产。
泉林集团秸秆提取黄腐酸肥料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早已被业界聚焦,尤其在湖南水稻研究中心“三一粮食丰产工程”项目中,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表示,“泉林模式”以黄腐酸肥料的形式实现秸秆还田是精肥还田的创新之举,避免了秸秆直接还田带来的改土效果差、土壤碳氮比失调等多种问题。
依托供给侧改革走出国门
回顾泉林集团的发展转型历程,山东泉林集团董事长李洪法坦言,2000年,因环保难以达标,以草浆造纸为主的泉林纸业被环保部门列入计划关停的“黑名单”。当时,造纸行业环评标准的走高,众多草浆企业纷纷另起炉灶转做木浆造纸,而泉林集团却潜心钻研草浆清洁化生产工艺。
“泉林模式”为解决农业、资源与环境等领域一系列突出问题提供产业方案
从2000年至今,泉林集团以建设生态友好型企业为基点,打破“原料到产品再到市场”的非循环模式,走上依托技术创新的供给侧结构改革道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制造业企业必须直面的问题,不破不立,造纸企业必须根据绿色生态、自然友好的市场需求倒逼自身改革,也才能在国内国际激烈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李洪法表示,泉林集团始终按照市场需求配置资源与“着力增加有效供给”的发展要求,继续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资源化、工厂化和产业化。
如今,在山东省高唐县,泉林集团建立起涵盖秸秆收储、备料、制浆、纸制品制造、肥料、环保、热电铵法脱硫、装备制造等八大系统,以秸秆为原料的制浆造纸、黄腐酸肥料及配套装备为主导产品,解决秸秆综合利用、减化肥、减农药、减少温室气体等一系列问题的战略新兴产业。
“泉林模式”在实践秸秆综合化循环利用及企业供给侧改革方面的有益尝试,也获得了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中国网络的高度认可。2016年8月22日,泉林集团成功入选“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区典范发展案例,代表中国造纸行业向世界展示秸秆循环利用的措施与经验。
曾经一“纸”独秀的泉林集团,如今通过农作物秸秆“一草二用”实现了黄腐酸创新生产型企业的华丽转身,成为中国造纸业供给侧改革、绿色转型发展的一段缩影。关于未来的发展线路,李洪法表示,目前泉林集团正在与俄罗斯、美国等国家洽谈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事宜,下一阶段,将秉承“一带一路”、“走出去”的战略发展要求,展现中国造纸企业绿色化发展的新思路。
Transition as While as Circle Is the Quanlin Mode of Supply-Side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