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洞下“孵小鸡”
2016-09-26李仕羽
◇ 文 图|本刊记者 李仕羽
老鹰洞下“孵小鸡”
◇ 文 图|本刊记者李仕羽
大巴山腹地的城口,是重庆重要的旅游资源大县。
除森林覆盖率达到62.8%、为重庆第一外,“红色旅游”资源也是城口最鲜明的色彩之一。
从破壳到鸡苗养成要经历整整21天
这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沃土,以及连接川陕渝三省市的革命老区和边区。1929年,王维舟、李家俊在城口创建了城(口)万(源)红军,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李先念、徐向前、许世友、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曾先后率部转战城口,留下了不朽的战斗业绩和光辉的革命足迹。
这里,还拥有“三个第一”和“一个惟一”——重庆第一个打出红军旗帜的县、第一个由地方红军攻占县城的县、第一个迎来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的县,以及重庆惟一成建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的革命老区。
我们走进城口,聆听那些“老掉牙”却依旧令人热血沸腾的红军往事,和老百姓一起摆谈柴米油盐酱醋茶般平凡却触动内心最深处的脱贫“账簿”,见证一个个朴实、却渐行渐近的美好期许。
庙坝镇,四月的霏霏细雨不停飘洒,老鹰峰在雾霭中若隐若现。1934年,红33军297团经大竹河、白果坝、歪头山、岔溪河、黄莲坪等地,夺取了庙坝镇,并设立师、团指挥部和经理处、医务所,兵力部署在庙坝至罗江沿河两岸。在庙坝镇,297团与当地地主武装展开了著名的老鹰洞战斗。
高高峙立的战斗遗址纪念碑下,除了背后淙淙的流水,便只有呼呼的山风擦身而过,昔日的人喧马嘶、枪鸣炮吼早已被岁月淹没,如今,一个个属于新生的故事正在这片土地生发。
彭付刚,这位39岁的汉子,脸上的线条硬朗刚毅,扯起乡音犹如双臂与胸前虬结的肌肉般强健有力。5年前,彭付刚携一家老小从山脊上的老鹰洞搬到山脚,从以前“用水、用电都不方便,来回一趟两个小时都不止”,到跨上新购置的摩托车随进随出,最让彭付刚满意的是那条蜿蜒着通往村外的水泥路,“儿子读书,老汉看病都方便得多了。”
贴在屋外的“建卡贫困户结对帮扶明白卡”很醒目,仿佛诉说着当年的苦楚与无奈,但“培训山地鸡养殖技术和防疫知识”“依靠教育资助帮助子女上学”等词句,已然成为彭付刚一家通往幸福的金钥匙。
2008年,结束常年在外漂泊的打工生涯,彭付刚回到故土,回到父亲与儿子身边。目前,他经营着与自己刚毅外表截然相反的“温柔营生”——孵小鸡。
彭付刚准备再把鸡舍扩大一些
鸡蛋整整齐齐摆放在毛毯上
彭付刚孵的小鸡可不一般。
“正宗的山地土鸡,吃五谷杂粮,肉嫩,有弹性。”挠了挠头,推销自己的产品时,彭付刚有些词穷,在被“脂肪均匀”“蛋白质丰富”“蕴含多种微量元素”等说辞轮番轰炸的今天,城口汉子的淳朴一览无余。
要想做好一名“鸡妈妈”,彭付刚的工作并不简单,从破壳到鸡苗养成,整整21天的生长周期,每一天他都需要付出大量细致而繁琐的努力。
掀起厚厚的床褥,一枚枚鸡蛋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毛毯上,下面是电热毯和温水袋组成的简易“保温层”。“每三个小时就要量一次,温度必须保持在25度到38度之间,35度最好。”
“孵化床”旁边,是彭付刚的睡床,除了精心的保温准备,每天晚上,他需要起身六次给每一个鸡蛋做“翻身运动”。“人毕竟和母鸡不一样,我的条件简陋了些,但我尽力做到最好。”
看着一只只小鸡从鸡蛋中破壳而出,彭付刚脸上满是欣慰,仿佛他的生活也由此新生。
几只浴霸灯泡构成了彭付刚的“恒温室”。在“恒温室”里,他算了笔账:一张床可以孵1000来只蛋,每只蛋一块左右价格收上来,孵出幼鸡按市价每只12-15元卖出去,除去养殖、运输以及损耗成本,每孵出一只鸡,他的回报有10元左右。
“今年辛苦点,准备养到5000只,脱贫肯定没问题哟。”彭付刚的劲头很足。
养鸡场外坐着的,是彭付刚的老父亲、今年78岁的彭天陆。彭天陆的父亲,正是当年红33军297团的一名游击队长,彭必兴。
城口
老鹰洞战斗遗址
老鹰洞战斗遗址纪念碑
“老鹰洞红色旅游片区”第一站——庙坝美食街
那个年代的城口,正是无数彭必兴凭着对地形的熟悉带着红军战士辗转于群山之间,给地主武装等给予沉重打击。
离彭付刚的家不到五百米,水泥路尽头,是城口县正在建设的“老鹰洞红色旅游片区”第一站,未来这里将被打造为集红色教育、休闲度假、美食体验、赏景观花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如同头顶浮动的彩旗,城口,这座“红军城”的红色基因中,正被融入更多色彩斑斓的希望与期待。
Hatching Chickens under Eagle's N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