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去节、先煎去沫”理论及其解说的古今考证△
2016-09-25成睿珍张春艳高大伟
成睿珍,张春艳,2*,高大伟
(1.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药剂科,天津 滨海新区 300451;2.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天津 南开 300193;3.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针灸科,天津 滨海新区 300451)
麻黄“去节、先煎去沫”理论及其解说的古今考证△
成睿珍1,张春艳1,2*,高大伟3
(1.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药剂科,天津 滨海新区 300451;2.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天津 南开 300193;3.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针灸科,天津 滨海新区 300451)
通过查阅书籍文献,整理古往今来麻黄“去节、先煎去沫”理论的记载,总结各家对该理论机理的认识;同时收集有关含麻黄“先煎去沫”的方剂,并对其处方用量、煎煮方法、产地加工、功效应用作了详细的综述;最后针对“先煎去沫”对各类方剂的特点进行了归类总结,以分析该理论形成的可能机理,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策略。
麻黄;“去节”;“先煎去沫”;理论解说;古今考证
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1]。
从中药“升降浮沉”的药性理论来讲,麻黄为解表药,不宜久煎。但在汉代《玉函》中已有了记载:“折之,皆先煎数沸,生则令人烦,汗出不止”;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含麻黄的方剂多数要求先煎去沫;《伤寒杂病论》中又得到充分的应用,并提出了诸如“去节”、“先煮”、“去上沫”等要求。现代书籍《方剂学》中含麻黄方剂仍习用该说法。但以上各记载均未言明道理。而各版本《中国药典》却对此未作要求,临床汤药的煎煮中亦未沿袭。为此课题组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及文献,对古往今来麻黄“先煎去沫”理论的记载及各家对该理论的解说进行了综述。
1 不同历史时期麻黄“去节、先煎去沫”理论的记载
1.1 古代
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说麻黄“色青而多沫”,“先煮一两沸,去上沫,沫令人烦”;唐·苏敬《新修本草》:“先煮一两沸去沫,沫令人烦”;宋·雷敩《雷公炮炙论》云:“凡使,去节并沫,若不尽,服之令人闷”;金·张元素:“煮二三沸,去上沫,不然,令人烦心”;明·李中梓《雷公炮制药性解》:“麻黄凡使去节并沫,若不尽服之令人闷”;明·陈嘉谟《本草蒙筌》:“单煮数沸,倾上沫用火培干。任合丸散煎汤,方不令人烦闷”;明·王肯堂则云:“凡用麻黄,去节,先滚醋烫,略浸片时,捞起以备后用,庶免大发”;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本草正》亦云:“制用之法,须析去粗根,入滚汤中,煮三五沸,以竹片掠去浮沫,晒干用之,不尔令人动烦”;明·李士材曰:“凡服麻黄去根节,煮数沸、掠去上沫,沫令人烦,根节能止汗故也”;清·柯韵伯《伤寒来苏集》则认为“去沫者,止取其清阳发腠理之义也”。
1.2 近代
医家张锡纯[2]曰:“麻黄发汗之力甚猛,先煮之去其浮沫,因其沫中含有发表之猛力,去之所以缓麻黄发表之性也”。
1.3 现代
各学者对于麻黄“去节、先煎去沫”问题尚无统一的认识。经查阅文献,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姚永平[3]、王均宁[4]、陆维承[5]、刘旭[6]、张宁[7]的研究认为:麻黄去沫后能减少心烦,减缓毒副作用等。李广胜等[8]、陆维承[5]、张苗海[9]等人的观点为麻黄先煎之后随水蒸气溢出,在药液表面形成泡沫,从而使麻黄碱的含量降低,以减缓其发汗作用,防止其发汗过猛之弊病;②柴瑞震[10]、吕建洪[11]、丁庆刚[12]认为麻黄“先煎去沫”与否,在于其辨证论治所治疾病的病机、病势与方剂的组成配伍、剂量等有关;③李锦成[13]、张锁庆[14]认为麻黄“去节、先煎去沫”理论对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等尚未有影响。而孙逢国[15]认为麻黄不宜先煎,否则将生物碱除掉。此外,还有部分学者[16-17]认为目前麻黄“先煎去沫”理论的机理尚不明确,仍需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以上麻黄“去节、先煎去沫”理论的机理研究均源自各学者结合古籍记载及方解的理论推测。然而,目前有关实验方面的研究较少,主要从化学和药理药效的角度分析了麻黄“先煎去沫”的合理性。研究表明:麻黄先煎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18],“上沫”热解成分[19]中主含苯甲醛,去沫后防止其对人体胃部及气道粘膜产生的刺激性伤害。此外,该理论的成立已在麻杏石甘汤中有所体现,发现麻黄经先煎去沫后更有利于气道氧气的吸收和通行[20-22],同时对抗菌与抗A型流感病毒作用明显[23]。
基于以上各家对麻黄“先煎去沫”理论的诸多解说,虽然对该理论有了较多研究,但麻黄是否要先煎及去上沫仍有争论。临床医师纷纷纠结麻黄到底是否需要“先煎去沫”,该理论的用意又何在。临床药师亦在考虑“先煎去沫”后麻黄的有效成分是否有变化,上沫对药效的发挥是否有一定的副作用。然而《中国药典》[24]中尚未收录该特殊煎煮法,那临床用药如何操作,目前仍未有确凿的科学证据。
2 含麻黄“去节、先煎去沫”方剂的统计汇总
课题组收集了古今相关书籍及文献报道中有关麻黄“去节、先煎去沫”的处方,并总结了各方剂的出处及方中麻黄用量、加工、煎煮方法及功效等内容(见表1)。
表1 含麻黄方剂相关内容汇总
表1(续)
注:“——”代表“尚无记载”,“*”代表“尚未找到相关记载”。
由表1知各方剂中麻黄的加工、用量、煎煮方法、功效主治等各不一,尤其是其加工、煎煮方法不同,有去节和不去节之分,亦有先煎去几升去上沫、先煎一两沸去上沫、先煎去沫和不先煎不去沫之分等。
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关文献记载:麻黄茎节具有毒性,与麻黄发挥平喘作用的生物碱有关,而表1中的信息无明显规律,其是否与文献记载相悖,目前尚不能定论。同时经方解发现:需要发汗的方子中麻黄多需先煮、去上沫,但先煎时间不同;具有宣肺止咳化痰的麻黄方剂则大都为不先煎不去沫,但相关文献报道麻黄先煎有利于麻黄碱、伪麻黄碱的溶出[18]。那么,麻黄的药效作用是否与其煎煮方法和去沫问题有关,“沫”中是否含有某种阻碍麻黄发挥药效的成分。此外,含麻黄方剂中仍有不去沫者,“沫”中的成分是否有副作用,目前尚不明确。因此,究竟麻黄“先煎去沫”理论的机理何在,目前仍存在一定的矛盾性。
4 讨论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麻黄茎节、“沫”中的麻黄碱可引起精神兴奋、失眠等症状,亦能致血压升高,还可致明显的消化道症状[26]。近年来,国外关于麻黄及其制剂的肝损害作用也屡渐增多[27]。那么,麻黄“去节、先煎上沫”理论与其发汗、平喘作用还是安全性有关,目前仍有争议。因此,以麻黄“去节、先煎去沫”理论与其药理药效及安全性的关系等关键问题,将成为解决麻黄“去节、先煎去沫”理论体系机理形成的有效渠道。
[1]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2]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2.
[3] 姚永年.谈麻黄宜久煎[J].吉林中医药,1989,(01):29.
[4] 王均宁.对“麻黄用法商榷”一文的不同意见[J].中药材,1996,19(07):378.
[5] 陆维承.麻黄入药须先煎[J].吉林中医药,1997,(01):40.
[6] 刘旭.小议张仲景麻黄葛根先煎之理[J].国医论坛,2007,22(04):44-45.
[7] 张宁,闫美琳,金东明.《伤寒论》方中药物先煎的机理探讨[J].吉林中医药,2008,28(01):52.
[8] 李广胜,孟杰,胡兆祥.小议《伤寒杂病论》中麻黄之用法[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5,10(1):12-13.
[9] 张苗海.对麻黄“去节 先煮 去上沫”的认识与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1):11-12.
[10] 柴瑞震.《伤寒杂病论》麻黄煎法研究[J].河南中医,2009,29(10):937-940.
[11] 吕建洪.《伤寒论》麻黄配伍功用与煮制的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3,33(10):1071-1073.
[12] 丁庆刚.《伤寒论》麻黄先煎去上沫之煎服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08):12-13.
[13] 李锦成.麻黄运用之我见[J].四川中医,2003,21(03):22-23.
[14] 张锁庆.麻黄的临症应用经验[J].甘肃中医,2006,19(12):34.
[15] 孙逢国,艾广凤.麻黄用法商榷[J].中药材,1995,18(01):51-52.
[16] 宋永刚.《伤寒论》与《金匮要略》麻黄先煎机理探讨[J].山西中医,2013,29(12):1-3.
[17] 蔡佳佳,宋永刚,宋小莉,等.鲜麻黄“先煎去沫”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05):46-47.
[18] 饶毅,张五萍,魏惠珍,等.不同煎煮方法对麻杏石甘汤中成分变化研究[J].中成药,2014,36(02):337-341.
[19] 俞励平,梁晓亮,曾永长,等.麻黄“上沫”成分的热分析TG-DTG-DSC及热解GC-MS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0(03):94-97.
[20] 孙雪文,王晓华,张志涛,等.麻杏石甘汤不同煎煮法对哮喘模型小鼠MUC5AC和HIF-1α的影响[J].天然产物研究与发,2013,25(11):1507-1509+1575.
[21] 韩凤芹,孙雪文,王晓华.麻杏石甘汤两种煎煮方法对哮喘模型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及急性缺氧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08):1885-1886.
[22] 孙雪文,韩凤芹,张志涛,等.麻杏石甘汤煎煮方式对哮喘模型小鼠气道黏液分泌和急性低氧环境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06):30-32.
[23] 卢芳国,郭小鸽,谭露,等.麻黄先煎对麻杏甘石汤抗菌与抗A型流感病毒作用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02):347-350.
[2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40.
[25] 王芝春,李逢菊,杨静.浅谈麻黄的不良反应[J].科技信息,2010,13:407-408.
[26] 潘国华,孙晓如.国外对麻黄及其制剂的安全性评价[J].中国药物警戒,2007,4(02):111-117.
AncientandModernResearchonTheTheoryof“HerbaEphedraebeRemovedSection,DecoctedFirstandRemovedFoamed”anditsInterpretation
CHENGRui-zhen1,ZHANGChun-yan1,2,GAODa-wei3
(1.Dept.ofPharmacy,TianjinBinhainewarea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spital,TianjinBinhainewarea,300450,China;2.Institut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Research,TianjinNankai,300193,China;3.Dept.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TianjinBinhainewarea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spital,TianjinBinhainewarea,300450,China)
The theory of“Herba Ephedrae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 be removed the section,decocted first and removed foam” had been sorted after we consulted the books and references.We summarized the various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y,collected the formulae containing Ephedra,and the prescribed dosage,decocting method,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effect had made the detailed review.Finally,we has carried on the summary of all kinds of prescriptions,analyzed the possibl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theory,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key to solve this problem.
Herba Ephedrae;remove the section;decoctered first and defoamed;theory and its interpretation;The Ancient and Modern Research
2015-12-15)
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项目(2015142)
*
张春艳,中药师,研究方向:中药基础理论及质量控制的研究,Tel:022-60978760,E-mail:chunchun2746@126.com
10.13313/j.issn.1673-4890.2016.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