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金世元浅析五味子的中药调剂关键技术△
2016-09-25李睿翟华强张田田伟兰郭兆娟袁一平
李睿,翟华强,张田,田伟兰,郭兆娟,袁一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0102)
国医大师金世元浅析五味子的中药调剂关键技术△
李睿,翟华强*,张田,田伟兰,郭兆娟,袁一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0102)
为继承名老中医药专家金世元教授的学术经验,对临床常用中药-五味子的调剂技术进行系统梳理。通过文献检索、名师访谈、技术调查以及实践操作等方式,分析梳理五味子的九项调剂关键技术,包括了五味子的性状辨识技术、临床炮制技术、处方审核技术、处方应付技术、发药交待技术、临床煎煮技术、调剂供应技术、采购管理技术及贮存养护技术。全面系统地掌握中药调剂的九项关键技术对继承发展中药调剂学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调剂;五味子;国医大师金世元
国医大师金世元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中药泰斗,在中药调剂、鉴定、炮制工作等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继承金世元中药调剂学术思想与操作规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中药调剂是中医临床药学工作的基础,中药调剂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药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1]。目前,中药调剂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体现在调剂人员匮乏,调剂技术丢失,对名老中医调剂学术经验的继承不足等方面[2]。五味子是临床常用药、重点药,现以其为例,分析调剂的关键技术,有利于把优秀资源恢复起来,培养中药调剂人才、传承中药调剂技术[3]。
1 五味子性状辨别技术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和杂质。南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华东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长期以来,南五味子、北五味子一直同作五味子入药,而以北五味子质量为优。《本草纲目》记载:“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良”。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南五味子作为另一种药材[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只收载制定了五味子即北五味子的质量标准。而2010年版和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又将南五味子作为另一种药材收录。市场上这两种五味子价格相差较大,因此鉴别很重要[5]。
目前,制假者在五味子中掺入颜色相近的南五味子或将南五味子加工染色后掺入。凭借性状鉴定五味子,种子的特征是非常重要的依据。正品五味子的种子表面光滑而有光泽,呈棕黄色(有的呈现鲜明的桔黄色),个体较大;南五味子的种子棕红色或暗棕色,个体小。在实际工作中,将可疑样品中大小差别较大的果实分别挑选出来,水浸后剥取种子对照检视,可有效鉴定出掺伪的样品[4]。
1.1 五味子的形色嗅味
本品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 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果肉柔软,种子1~2粒,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1.2 五味子的优品质量
本品以粒大肉厚、色紫红、有油性者为优品[6]。
2 五味子临床炮制技术
2.1 五味子的炮制分类
2.1.1 生五味子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2.1.2 醋五味子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迅速洗净,加米醋拌匀,闷润3~4 h,置适宜容器内,蒸18~24 h,至乌黑色有油润光泽时,取出,干燥。五味子每100 kg,用米醋20 kg。
2.1.3 酒五味子 取原药材,加黄酒拌匀,置罐内或适宜的容器内,闷润1~2 h,坐水锅中,隔水炖至酒吸尽,取出,晒干即得。五味子每100 kg,用黄酒20 kg。
2.1.4 蜜五味子 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五味子,拌匀,焖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五味子每100 kg,用炼蜜10 kg[7]。
2.2 五味子的临床功效
2.2.1 性味归经 五味子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2.2.2 功能主治 敛肺滋肾—主治肺虚久咳,肺肾两虚喘咳,寒饮咳喘。
生津敛汗—主治阳虚自汗,热伤气阴之汗多口渴,阴虚内热之消渴。
涩精止泻—主治脾肾虚寒久泻不止,肾虚相火妄动之遗精滑精。
宁心安神—主治阴血亏损、心肾不交之虚烦心悸、失眠多梦[8]。
2.2.3 炮制品与临床 生五味子:生品长于敛肺止咳,生津敛汗。用于咳喘,体虚多汗,津伤口渴;亦能涩精止泻。
醋五味子:醋制能增强酸涩收敛作用,多用于遗精滑泻,久泻不止;亦可用于久咳肺气耗散者。
蜜五味子:蜜制补益肺肾,用于久咳虚喘。
酒五味子:酒制增强其温补作用,多用于心肾虚损,梦遗滑精[9]。
3 五味子处方审核技术
五味子作为收涩药中的常见中药,对五味子的处方审核技术,需要四查十对。要求执业药师收到处方后一要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该项是对处方前记内容的检查和核对,用于核实患者的基本信息,防止药品发错对象;二要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该项是对药品的检查和核对,属于处方正文内容的查对,用于核实调配好的药品是否与处方清单一致,防止调配差错。三要查配伍禁忌;四要查用药合理性,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和临床诊断。在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规定五味子的用量为2~6 g,在处方审核过程中,如有超出范围时,应及时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并签字。处方中五味子的不同炮制品,当遇到缺药的情况时,处方审核人员不应随意进行更改或将其划掉,应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并适当调换。在处方审核中,审核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审核人员应该注重审核的完整性,从医师开具的药物名称,处方的内容,处方的格式以及处方的药物用量等都要进行全面的审核,促进对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10]。
4 五味子处方应付技术
中药饮片调剂的处方应付是指调剂人员依据医师处方和传统习惯调配中药饮片[11]。在五味子的处方应付中,首先要确保五味子的书写应规范整齐。其次是五味子的炮制应付,炮制应付首先必须认识到五味子的炮制与不炮制,药效是有所差异的。其处方应付主要如表1所示。中药调剂人员对五味子的处方应付必须掌握,不可混淆,以免影响疗效。
表1 五味子的处方应付
5 五味子发药交待技术
在五味子的发药交代过程中,发药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知识有重要作用,需要交代五味子的煎煮方法,服药方法以及服药注意事项与禁忌等方面。
5.1 交代五味子的煎煮方法
中药先加水浸泡30 min,没过药物表面2 cm为宜。煎煮两次合并药液,每次煎煮时间为30 min。煎煮后药液约300 mL。
5.2 交代五味子的服药方法
中药汤剂的服药次数及时间:分两次服,每日1剂。服药时间与次数根据不同的病证治疗。
5.3 交代五味子的使用注意与禁忌
五味子为收涩药中的常见中药,故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痧疹初发者忌服。
6 五味子临床煎煮技术
古代医家认为只有将五味子打碎后使用,才能取得五味子内含的五种滋味,而五种滋味是保证五味子能够充分发挥疗效的根本[12]。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也规定,五味子入汤剂时应“用时捣碎”。因此,五味子应打碎再煎,煎煮前先加水浸泡30 min,没过药物表面2 cm为宜。先武火(大火)煮沸,后文火(小火)维持30 min,每剂煎两次,合并药液。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 mL,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 mL,每剂等量分装两份。
7 五味子调剂供应技术
调剂室储备一定量的药品,主要是供调配门诊和住院医师处方使用。五味子作为一味常用中药,一般以贮存一日半用量为宜。五味子均应该在验收入库前确保干燥,应将饮片的水分严格控制在9%~13%之间。中药饮片库房应保持通风、阴凉及干燥,避免日光直接照射,室温应控制在25 ℃以下,相对湿度保持在75%以下为宜。中药饮片尽量贮存于木箱、纤维纸箱中,最好置严密封口的铁罐、铁桶中,以防止湿气的侵入[13]。
8 五味子采购管理技术
8.1 五味子的采购技术
五味子应采购与具备《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营业执照》的药品批发企业。遵循以下原则:
8.1.1 质量第一 五味子的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局颁药品标准及中药炮制规范的标准要求。五味子按干燥品计算,含五味子醇甲(C24H3207)不得少于0.40%。杂质不得超过1%,水分不得超过16.0%,总灰分不得超过7.0%。
8.1.2 北五味子规格标准
一等:干货。呈不规则球形或椭圆形。表面紫红色或红褐色,皱缩,肉厚,质柔润。内有肾形种子1~2粒。果肉味酸,种子有香气,味辛微苦。干瘪粒不超过2%,无枝梗、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呈不规则球形或椭圆形。表面黑红、暗红或淡红色,皱缩,内较薄,内有肾形种子1~2粒。果肉味酸,种子有香气,味辛微苦。干瘪粒不超过20%。无枝梗、杂质、虫蛀、霉变。
8.1.3 择优采购 首先寻找有资质的五味子药材供应商,多个厂家生产的相同成分的药品,要从药品的剂型、外观、内在质量等方面进行比较,择优采购。在药品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应选择价格优惠的药品,便于降低药品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8.1.4 按需采购 应根据药品实际需求量进行采购,要保证药品齐全,供应及时,本着既不积压又不脱销的原则。
8.2 五味子的管理技术
五味子购进药品到库后,应认真进行验收,并办理入库手续。药剂科各调剂室根据药品使用情况,每周到药库领取药品,临时缺药,应及时补充。制剂室根据配制制剂情况到药库领取制剂原料。临床各科因医疗、科研、教学等需要到药剂科领取药品,需报请相关管理部门批准。各方面领药必须办理相应的药品出库手续。
9 五味子贮存养护技术
五味子的果实为深红色,经过贮藏,特别是经过夏季后颜色加深,甚至变黑,认为质量变劣,一般贮藏一年后五味子价格降低[14]。
在养护时,夏季应特别注意保管,经常进行检查,如内部发热,必须立即倒出晾晒。为了方便检查,可用竹板或木棍插入袋内,每隔1~2 d抽出以手试之,如发现竹板或木棍发热,即需倒出晾晒,以防生霉腐烂。如果是新入库的五味子,由于呼吸的作用,吸收水分过多,更能引起回潮发热,若不及时晾晒,即会发霉变质。在梅雨季节来临之前,可采用气调密闭贮存。
10 小结与讨论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系统继承中医药的宝贵知识和经验是中医药发展创新的源泉和基础”,其主要任务之一是“收集整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用药方法并进行系统研究,建立高效的传承方法和个体化诊疗体系。”
金世元教授是当代中药泰斗、国药大师,传承金世元教授的中药调剂学术思想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学术价值。开展中药调剂研究既是保障临床合理用药的要求,也是推动中医药行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对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重要环节,包括中药性状辨识技术、中药临床炮制技术、中药处方审核技术、中药处方应付技术、中药发药交待技术、中药临床煎煮技术、中药调剂供应技术、中药采购管理技术、中药贮存养护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顶层设计和体系构建,有利于保障临床调剂的合理高效,健全和完善中医临床药学服务。
古代医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五味子的应用却别具一格,《伤寒论》中小青龙汤主要用五味子治咳,尤其是外感内饮之咳。其他如小柴胡汤、真武汤、四逆散之兼证有咳者,皆用五味子,且总与干姜配伍。张仲景善用五味子治疗咳嗽,其他如治水肿、痰饮、眩晕等则取其酸收及补虚。超常量的应用五味子,配伍其他药物,这是张仲景治咳的一大特点[15]。
本文以五味子为例,分析中药调剂的九项关键技术,日后将中药的关键调剂技术运用到各个常用中药中,以更好更安全有效地指导临床应用。中医临床用药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中医的辨证与组方,二是中药的质量与管理。两条主线最终汇集于中药调剂,中药只有经过合理的调剂,才能进入机体发挥作用。中医处方是通过辨证论治、组方遣药而发挥药物功效,只有调剂符合医师处方意图和调配准确无误,才能使中医的理、法、方、药取得一致。在中药调剂过程中,要认真把好各个关键环节,做到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这样才能提高中药临床疗效,充分发挥中药在防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1] 翟华强,王燕平,金世元,等.中医临床药学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3):459-461.
[2] 翟华强,王燕平,金世元,等.高等院校培养中药调剂人才的传承与创新[J].中医杂志,2013,54(15):1349-1350.
[3] 翟华强,王燕平,金世元,等.中药调剂关键技术体系构建思考[J].中国中医药杂志,2012,37(16):2487-2489.
[4] 吴兆盟,李广华.南北五味子的质量评价及性状鉴别[J].齐鲁药事,2007,26(9):613-615.
[5] 吴恒孚,马红芳,孟维和.南、北五味子的鉴别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0,27(6):512-514.
[6] 翟华强,黄晖,郑虎占.实用中药临床调剂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7] 李林福,张赛男,刘海清,等.五味子炮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3):232-234.
[8] 翟华强,王燕平.中医药学概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9] 黄清杰,闵云山,李文萍,等.五味子炮制品的临床合理应用[J].光明中医,2012,27(9):1931-1933.
[10] 詹群英.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常见问题与对策[J].中医中药,2013,11(26):242-243.
[11] 李国祥,王宇明.浅谈中药饮片调剂的处方应付[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2):170.
[12] 赵晓秋.浅谈五味子入汤剂的用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11):606.
[13] 孙民长.中药饮片的贮存与养护[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4):162.
[14] 孟祥才,颜丙鹏,杨国辉,等.不同贮藏条件的五味子的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的初步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1,25(1):25-26.
[15] 贾双仙,张洞于,梅丽君,等.浅谈张仲景对五味子的运用及后世医家的发挥[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5):590.
KeyTechnologyofSchisandrachinensisaboutChineseTraditionalMedicineDispensingofChineseMedicineMasterJinShiyuan
LI Rui,ZHAIHuaqiang*,ZHANGTian,TIANWeilan,GUOZhaojuan,YUANYiping
(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102,China)
In order to inherit the academic experiences of Chinese medicine master Jin Shi-yuan,his nine key dispensing technology transfers system ofSchisandrachinensiswas sorted out and analyzed through literature searches,teacher interviews,technical surveys and practical operation.Nine key technologies,inclu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its swap recognition technology,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clinical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auditing techniques,prescription medicine to cope with technology,medicine and medicine confessed technology,clinical medicine decoction technology,medicine toner supply technology,medicine procurement management technology,conservation medicine storage technology.It is important to inherit his comprehensive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dispensing technology.
Chinese medicine dispensing;Schisandrachinensis;Chinese medicine master Jin Shiyuan
2016-08-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887);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薪火传承3+3”工程-金世元名老中医工作室分站(北京中医药大学)建设项目。
*
翟华强,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药调剂与临床中药学;Tel:13717924797,E-mali:zhaihq@bucm.edu.cn
10.13313/j.issn.1673-4890.2016.1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