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弭奇葩证明须上下合力

2016-09-25毕晓哲

清风 2016年2期
关键词:奇葩国务院证明

文_毕晓哲

消弭奇葩证明须上下合力

文_毕晓哲

日前,国务院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知论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将对社会上诟病的“奇葩证明”拿出解决办法并实施。2015年11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 方便基层群众办事的通知》,对上述事项提出了要求。

如此看来,解决被公众诟病的“奇葩证明”显然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国务院为此提出了解决的“时限要求”,从中可以看出国家有关方面对民生和民众诉求的高度重视。当然,这也为彻底解决好“奇葩证明”现象和问题提供了契机。接下来更重要的任务将是“落实”的问题,能否拿出解决方式并实施,备受社会关注。“奇葩证明”由来已久,至少早在数年前乃至更早就有媒体报道和披露,面对这一“老问题”,上级机关真的能尽快拿出实施办法并加以解决吗?

“奇葩证明”属于“顽疾”,其“顽固性”的极大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权力的“暧昧”。一些地方政府或者对民生诉求和民生难事不重视,又或者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官员,希冀于利用“奇葩证明”体现权力威风,甚至不排除一些“奇葩证明”本身就是“吃拿卡要”的工具。这些也涉及权力运行、涉及官员和公务人员“官德”的深层次原因,能否尽快彻底解决好仍是值得存疑的。好在中央有关方面直指“积弊”,说明上级有关方面是要动真格了。如此,一些隐藏在暗地,时时侵害着政府公信和群众利益的“奇葩证明”,有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寿终正寝”。

此外,坦白来说,解决“奇葩证明”也拖不得。一些现象早已有之,长期未能解决,关键是多年来整治问题的决心不够。时下,中央政府层面公开表达意图和“发声”,是彻底改观不良现象和根绝问题的“庄重表态”,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素。据有关方面统计显示,公众熟知的几十种“奇葩证明”中,总能在其背后找到上级政策和上级权力的“影子”——来自于上级的政策或规定,不排除是滋生下层“歪嘴和尚”的原因之一。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 方便基层群众办事的通知》,是对中央政府权力的梳理,也是对地方政府权力的“约束”,当然,更体现出“治本”和彻底取缔“奇葩证明”生存土壤的坚定决心。

解决“奇葩证明”,更需要“上下合力”。国家有关方面的“要求”,最终要落实到地方和基层。真可谓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地方争分夺秒开展工作。首先,应该以各地政府为主,牵头做好“奇葩证明”的统计和定性工作。一些日常证明,究竟是不是“奇葩”,需要尽快定性,一个地方和基层单位究竟有“几个奇葩证明”,需要尽快统计归类,这是开始整治并最终取缔这些手续的前提。

从目前社会和公众反映的情况分析,各地的“奇葩证明”数量不少。仅2014年年底内蒙古呼市被媒体曝光的“奇葩证明”就多达33种,譬如:有计生部门要求出具大龄独生子女证明、新生儿上户证明、申报证明;学校让出具子女在外上学,且无监护人证明;医保单位要求居委会出具怎样生病、怎样住院的证明;工商管理部门让出具不扰民证明……

除了解决现有的“奇葩证明”之外,为了防止以后“奇葩证明”再次复活,有关部门需要着力解决好公权力边界问题。应该由各级政府牵头,进一步梳理“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与“奇葩证明”相关联的“问责机制”,并公之于众,力争将“政府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交给市场”,权力干净透明、权力边界清晰,才是彻底解决“奇葩证明”怪象的治本之道。

猜你喜欢

奇葩国务院证明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一图了解)
奇葩少年欢乐多
国务院确定2016年深化医改重点
证明我们的存在
Nesbitt不等式的十七种证明
《奇葩说》奇葩乐趣多
证明
奇葩百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