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迷恋成长

2016-09-24钱建兵

师道(人文)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育者考试生命

钱建兵

迷恋成长

钱建兵

什么是教育学?范梅南在他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是这样讲的: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当时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比起那些教科书式的阐述,范梅南对教育学的理解更显人性的温度,也提示了教育的本质。

“迷恋成长”表达了教师应有的一种职业态度与精神,如宗教信徒一样虔诚。孩子的成长深深吸引了教育者,而教育者似见到了魂牵梦绕的事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达不到这种程度,说明离优秀教师还很远。

“迷恋”首先是欣赏。欣赏不是要儿童按照教师事先设定好的模板成长,那是占有,而非欣赏。如同感情,以占有为目的的感情最终不会长久。欣赏以尊重为前提,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和自发性。懂得尊重、欣赏个体生命的人表现出良好的分寸感和尺度感。因为个体有着各自的独立性,有着自我发展的空间与时间。过分介入,就会破坏这份和谐与美好。因而,在教育中,成人最好的角色是作为陪伴者在一旁欣赏、守望,儿童能感受到成人的在场,却不会受到过多的控制。但是,当儿童 “误入歧途”时候,教师就应是 “麦田里的守望者”,适时出现,把他们拉回正道。

“迷恋成长”表现为一种教师身心与情感的投入。因为身心的投入,教师方有一种感受对方气息的敏感。所以,“当孩子在呼喊我们的时候,他们是在召唤我们。”教育者要善于聆听、感应到孩子内心深处的呼喊,同时,让儿童体验到教师的在场和行动是对其爱护和关心的表现。作为孩子的母亲、父亲,很多家长能感受到自己孩子的召唤,因为亲情如血脉相连,因为他们和孩子朝夕相处,彼此熟悉,彼此心心相应,自然也就有了心灵的契合与情感的交融。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很难像孩子的父母那样理解、熟知孩子,相比而言,师生之间缺少心灵感应与情感交融,教师的确较少能听到孩子内心的召唤。不过,正如范梅南所说,优秀的教师应是孩子的 “替代父母”,教师虽然与学生没有亲情关系,但也是可以听到孩子内心声音的。我们常说,富有经验的教师特别“懂”孩子,其实说的就是他们能洞悉孩子的内心,具有能走进儿童内心的能力,因为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从儿童的举动、神情、语言来了解儿童的内心。这种走进,不是为了让孩子变为自己的附庸,不是越俎代庖,而是站在儿童的角度来理解儿童,还要理解儿童这种内心生活的心理和社会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儿童采取恰当的影响方式,促进他们的生长。这种影响,是为了让孩子保持他们自己的样子,过自己的生活,成为自己的主人。当我们能感知孩子在召唤我们时,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迷恋是一种持久的情感。恋,说明教育者心中有儿童,是主动地向着儿童的成长。如同恋爱的感觉,心中有一份牵挂,于是,教师也有了童心与儿童情怀。特级教师李吉林称自己为 “长大的儿童”,就是这样一直离不开学生,浸润在儿童的世界中。这恰切地诠释了“迷恋成长”的教育情怀。“迷恋”的专注度,不是一时半会儿的,而是持久的。笔者学校也有一些优秀的老教师,经常谈起自己教过的一些学生,他们原来什么情况,现状如何,前些日子有他们的什么消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等。虽然这些学生已经毕业多年,但聊起他们的状况,这些老师依然是满怀热情,为学生的进步成才而欣喜,为学生一时的受挫而忧心。受他们影响,我自己也是这样,平时与教过的学生聊天,最想了解的就是他们变化怎样,臭脾气有没有改,有没有变成熟稳重了些,有没有学会对人微笑……即使学生毕业之后,师生之间的联系不多,但彼此间如同有一根线连着一样,一直关心着对方的状况。我相信,教师如能一如既往挂念着学生的成长,职业生涯想不成功也难。

“作为大人,我们应当特别小心,因为我们很容易在我们与孩子们的教育学关系中搀杂其他的动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很难区分交织在我们生存中的教育学意向和其他动机。”教师倾心的是学生的成长,而不是指向学生成长的同时,掺杂其它的目的,但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却没有意识到,某些虚假的教育价值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影响了我们的教育行为。这即是古人所说的,“积非成是而无从知,先入为主而惑以终身。”如此 “迷恋”学生的成长,从一开始教育的基本方向就错了,投入的情感和精力愈多,给学生的成长造成的负面影响反而会越大。因此,迷恋成长”,仅仅有情感上持久、全身心的投入还不够,还要有深刻、清明的思考力。教育者需要不断地反思、内省,需要超越经验。内省的过程也就是觉醒的过程。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关注学生的什么?是唯成长,还是唯分数?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有没有关注儿童的内心世界?教育有无更高的理想追求?如果关注成长的教育目的中掺杂分数目的,那么成长的教育会不会受影响?在此,要重点提及两种虚假的教育价值。

其一,只看重教育的 “最终成品”,而忽视乃至抹杀儿童阶段独一无二的价值。成长的过程就是身体的生长和精神世界不断丰富的过程,是受教育者在人类优秀文化中浸淫、陶冶的过程。因此,教育一方面要保证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另一方面要给儿童的心智成长提供充分的精神营养。但这并不是说,儿童阶段仅仅是通向所谓的 “成才阶段”的过渡,本身不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杜威说,儿童的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成长不是为未来作准备,不可把它当作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人生的各个阶段对其自身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儿童与成人并非只有年龄大小的差别,而是体现为两种根本不同的生命存在。儿童绝非“未成熟的成人”,他们也有大多数成人所缺少的优点,诸如纯洁无垢的心灵、丰富的好奇心,不受拘束的想象力等等,都值得成人学习。

然而,在工业化的背景下,教育也有逐渐沦于 “工业化”的危险,即设定一个 “成才”的标准,把孩子看成 “原材料”,按照规定的一道道工序,加工、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这种工具性思维的渗透,必然导致片面追求教育的效率,急功近利,喧嚣浮躁。当下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中学大学化的根源正在于此。我们无法也不能违反人内在的发展规律,去盲目追求教育的高效。迷恋学生的成长,就要坚决反对工具性的思维,把学生看成目的而不是手段,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存在,让教育成为慢的艺术。如今校园里的学生,不管是在去食堂的途中,还是在回教室的路上,都行色匆匆,每次看到,我内心都有一种莫名的难过,我怕这种 “急”成为他们人生性格中的底色。急功近利,很多事情都是一个 “急”字惹的祸!我有一种想叫他们停下脚步慢慢走的冲动,有时在心底呐喊:孩子,你不用急!作业迟交一会儿不碍事,少听老师讲一题也无妨!你可以在校园漫步,蹲下来听听虫鸣,抬头看看鸟儿飞翔……

其二,以分数为中心,考试与学习的关系本末倒置。优秀的教育不反对考试,但考试绝非教育的主要目标。好的教育中,考试与学习的关系很清晰,学习并非为了考试,而是因为生命成长的需要,考试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细节。但现实的情况是,考试几乎已成为教育的唯一目的!这其实是把教育的关注点局限在人的片面发展——现成知识的获取与积累上,而无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的丰富。这种教育迷恋的是学生的分数,而非成长。

以考试为唯一目的的教育,意味着学习的中止。我们越是期望学生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就越可能培养一批对知识冷漠、甚至厌恶知识的人;越是想为学生挤出更多学习时间,学生真正学习的时间就越少。这种 “教育”不仅没有守护童心,反而是对孩子天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探究欲的一种践踏、破坏。很多学生经过多年学校生活,走出校门之后便从此不再读书,因为不用考试,也就不需要学习。前不久高考结束,又有学生把书本全部撕掉,类似的闹剧每年都会上演,学生在释放压力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这些生命与学习的隔绝。学生厌弃学习,学校只培养片面的人,没有促成学生生命世界的敞开,校园生活没有成为其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美好回忆,这样的 “教育”,更准确地说是 “伪教育”。

诚然,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才能生存,才能适应社会,但人之为人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还需要有 “诗意的栖居”。幸福是关乎心灵的,有 “诗意”的人生才会有幸福可言。把学生看作没有自由的物,教育就失去了对生命的关怀与体贴,最终的结果可能会培养一批有知识但缺少修养与美德、有知识但没文化的人。

成长——教育唯一的主题。真正的教育,是迷恋学生真正的成长,惟其如此,学生才能感受到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对生命的体贴与温情。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小学)

责任编辑黄佳锐

猜你喜欢

教育者考试生命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