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发展困境及对策探讨
——基于思政慕课的调查与分析

2016-09-24王晚英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理论课政治高职

王晚英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51)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发展困境及对策探讨
——基于思政慕课的调查与分析

王晚英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51)

面对慕课浪潮,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积极借鉴慕课经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效果。文章对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建设情况做简要调查分析,并就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发展提出应对策略。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调查

慕课(MOOCs)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具有这样几个特点:优质在线课程、免费开放和学习者人数规模不受限制。慕课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和学习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如何借鉴慕课经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进一步有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已成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本文对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建设情况作简要调查分析,并就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发展提出应对策略。

一、国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建设现状

(一)国内知名慕课平台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数量调查

通过对国内知名慕课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检索发现:目前已经建成并发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课程数量不多,均由知名本科院校发布,暂未发现高职院校推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在众多本科院校里,清华大学走在最前列,于2015年率先把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概论》《基础》《纲要》《原理》)全部建成慕课并上线发布。其次,有浙江大学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武汉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粹九讲》课程,还有由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中心组织,复旦大学牵头,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在内的国内近10所高校联合共建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发布平台而言,果壳网旗下的MOOC学院是截至目前为止,发布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最多的平台,共有6门思政慕课发布这个平台,其次是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慕课平台,清华大学建成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都率先发布在这个平台。其他一些国内知名慕课平台(社区)如MOOC中国、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慕课网、新浪公开课、网易公开课等,暂未发现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国内知名慕课平台发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况

(二)国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利用效果分析

慕课被引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域后,发展势头迅速。来自知名慕课平台学堂在线的调查显示,清华大学推送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报名人数众多,并持续攀升。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学堂在线发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利用情况(截至2016年3月1日)

另外,由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中心组织,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10所高校联合共建,23名教师参与主讲推送的混合式慕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自2014年春季推出,全国便有24所高校、5000多名学生选修这门课程。这些数据表明:每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的报名人数多达数千,甚至更多,极大地增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覆盖面和影响面,使全国各个地区的学习者均能免费聆听一流名校名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轻而易举地分享到全国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此,高职院校应抓住慕课发展契机,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以适应教育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一)来自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方面的困境

教师是慕课的主体,教师对慕课持积极还是抵触态度,对慕课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问卷调查方式,对湖南省60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慕课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总体上对慕课的价值和意义持肯定态度,有高达85%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慕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表示不太看好慕课的只占4%。但在问及“是否有必要建设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时,有多达50%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原因是慕课建设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对授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信息化技术能力要求也高,当然也有30%左右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建设高职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另外,在问及“您认为哪种教学模式最适合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高达65%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慕课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线上看视频+线下师生讨论)是最理想的教学模式。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慕课的认知情况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个群体对慕课总体认可度高,且绝大多数教师非常认可课堂教学和慕课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但与此同时,教师们参与慕课建设的积极性又不是太高,主要原因是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不强。因此,无论是建设慕课还是利用慕课创造最佳协同的混合教学模式,都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觉地学习和掌握慕课教学所需要的技能要求。同时,建议高职院校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在经费、时间和课程团队建设方面给予激励和保障。

(二)来自高职学生方面的困境

高职学生对慕课认知水平及其自主学习意愿和能力是影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建设成败的另一关键因素。本文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500名大二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高职学生对慕课认知和利用情况,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5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480份,有效率96%。

1.高职学生对慕课的认知

首先,在“您是否听说过慕课”这个选项中,480名学生中仅有20人表示听说过,认知率只有4%。在“您是从哪个途径了解到慕课的?”答案集中于老师推荐介绍和网络获知两个途径。在问及“是否完整修过一门慕课课程”,结果是否。但在问及“是否参加过网络在线学习”,480名学生均表示参加过,原因是有必修课程必须通过网络学习获取学分。上述调查结果表明,慕课很热,但慕课对高职学生来说仍然是比较陌生的,高职学生群体对慕课远没有想象中的高认知率。

2.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慕课教学效果优劣与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密切相关。此次调查显示,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意愿和能力均不是太强。在“平时上网主要做什么”的选项中,有高达81%比例的高职学生表示用来娱乐,仅占7%比例的学生表示用来学习。其次,有高达68%的学生表示除完成课堂学习及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外,不会再采取其他行动来提升自我。即便是自主提升,也主要是通过报培训班这种强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此外,高职学生把能否学习好专业的主要责任归结于老师的授课水平和学校氛围,对个人学习自主性这种内在要求不是很高。调查结果见表4。

因此,考虑到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实际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应为学生创建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并培养其在线互动和交互式研讨的能力与习惯,为有效利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做准备。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发展对策

当前,慕课正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如推动大学课堂向学堂的转变,教师中心向学习者中心的转变,教师个体向课程团队的转变,传统行政化教学管理向信息化学习与课程服务体系的转变等。面对方兴未艾的慕课浪潮,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是建设慕课,还是利用慕课创造最佳协同的混合教学模式,均需要高职院校及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应对。

(一)高职院校应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慕课建设的积极性

调查表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个群体对慕课认可度高,但参与建设积极性不高。有鉴于此,高职院校应在这样几个方面采取激励策略:一是选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慕课建设方面的技能培训。对教师进行慕课制作、混合式课程设计,及如何与国内知名慕课平台合作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既提高其对慕课重要性的认知,也为其慕课建设提供技能准备。二是构建适应慕课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把慕课建设与利用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年度绩效考评重要依据,或者作为职称评聘重要依据。必要时,还可以加大慕课建设这项指标的分值权重,使其发挥激励导向作用。三是在经费、时间、硬件设施(制作、拍摄)等方面创造条件,提供方便。传统课程是小规模封闭有固定授课场所的课程,而慕课则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流程可以解构为“黑板+粉笔+PPT”,慕课时代教师教学流程则为“黑板+粉笔+PPT+视频教学短片(系列)+远程互动(辅导)”。与传统课堂教学一个教师就可以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而言,一门慕课的制作往往几组人合力才能建成,通常由教学团队、技术团队和服务团队组成。有学者便指出:慕课时代教师将由传统的讲课型教师为主,转型为科研探究型教师、网络讲课型教师(慕课主讲人)、辅导型教师三种形态。因此,这都需要高职院校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制度予以有力保障,以激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慕课建设。

表4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

(二)慕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

慕课是“人机对话”模式学习,没有老师监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倦怠。来自美国慕课调查显示,慕课发展障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自律问题。在美国高校,有88.8%的人认为,学生需要更多的自律才能在慕课课程学习中成功。二是高退学率问题。即便如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慕课的退课率也高达80%-95%。可见,单一慕课模式教学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可能有限。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普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额外负担,是“被迫”学习的课程,再加上其自身自主学习意愿和能力均不是太强的特点,如果全部采用慕课教学,必定造成教学效果不如传统课堂教学。因此,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积极利用慕课优点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创造最佳协同的混合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是指线上教学(人机交互)与线下教学(人际交互)的整合式教学模式。一方面,将教材理论知识点讲授制作成慕课,让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完成;另一方面,在线下课堂,师生通过讨论和辩论方式进行答疑解惑。混合教学模式整合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既可发挥教师引导和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也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三)从制度层面保障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任,是体现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特征的课程。2015年9月,教育部专门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敦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等遵照执行。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中,设有一级指标“特色项目”,鼓励各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在教育信息化时代,面对慕课来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将慕课课程开发,或利用慕课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特色项目纳入课程标准。因为在现有教育体制之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慕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建设成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12号)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配套组织编制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教技[2012]5号)也指出:“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造传统教育教学。”因此,主管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把推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发展保驾护航,以使高职思想政治工作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

[1]徐蓉.慕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的优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4(5):58-62.

[2]桑新民,谢阳斌,杨满福.“慕课”潮流对大学影响的深层解读与未来展望[J].中国高等教育,2014(Z1):12-15.

[3]王丽华.美国“慕课”的新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4(5):34-40.

[4]卓进,蔡春.混合教育趋势下的未来教师[J].高教探索,2015(4):105-110.

[5]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8):3-12.

G718.5

A

1673-0046(2016)7-0120-03

猜你喜欢

理论课政治高职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