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层交流”教学模式探索

2016-09-24张娅莉曾雪松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双层层面师生

张娅莉,曾雪松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双层交流”教学模式探索

张娅莉,曾雪松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现代教育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课堂教学改革务必与时俱进。如何优化学生的心理结构,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格是现代数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从知识、情感两方面着眼,尝试构建“双层交流”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学习风格的培养以及学习心理结构的优化,使学生在知识、智能、情意和创造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双层交流;情感沟通;认知结构;素质提升

教育要为21世纪培养新型人才,教学负有多方面的任务。它既要传递文化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发展学生的个性,完善其人格等。很显然,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因此,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就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

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相互交织形成教学过程,数学认识结构的形成与完善,不仅需要情感、意志和自信心的支持,更需要群体的参与、竞争与合作意识。“双层交流”教学模式正是基于以上观点而构建的,它以知识情感的统一为基础,以学生个性的发展为本位,以和谐融洽的交流为主线,使学生在知识、智能、情意和创造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模式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家认为:教学是通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手段,引起、激发、调节、控制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的实践活动。这里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结构的建立、内在能力的发展、心理倾向的变化、情感意志的形成等。“双层交流”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学习风格的培养以及学习心理结构的优化。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文化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任何一个想获取知识的人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双层交流”教学模式获得经典理论支持,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构性和创造性。

3.交往与合作理论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合作与交往是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人们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共存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双层交流”教学模式建立小组合作的伙伴关系,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间的交流合作达到自我价值的发现、自身潜能的发展、自我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师生间相互促进、教学相长。

二、模式的特点

“双层交流”教学模式包括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交流内容的双层(知识交流和情感交流);二是交流形式的双层(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1.交流的内容

第一层面为知识沟通层面。该层面的任务是创设知识信息双向流动的氛围,双方共同参与,彼此信息相通。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目标,有目的地逐步引导课堂活动,让学生在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和策略。

第二层面为情感沟通层面。该层面的任务是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情感氛围,使师生在情感上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相互开放、相互接纳,形成一种愉快、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此教师要:(1)放下“架子”,避免给学生一种“居高临下”的严肃。(2)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心态开放的合作中去探索知识、体验成功。(3)要理解学生、热爱学生。爱和理解是师生心灵沟通的基础,只有关心、体谅学生,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4)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批评、自我激励的意识。

2.交流的形式

第一层面为师生交流层面。它既包括教师与全班学生的整体交流(点对面),也包括教师与个别学生的单独交流(点对点)。交流时要注意:(1)避免单向传导、各自为政。师生之间的了解与沟通不能仅限于表面,教师要了解学生内心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怎样,学生的见解是什么。(2)要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空间。教师要避免按照自己的思路,强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否则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3)教师应及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只有在与教师或其他同学的观点、方法的碰撞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思维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和锻炼。(4)要注意照顾全体学生。对上课不爱发言,不愿参与集体活动的同学,教师应注意及时发现其优点,鼓励他们参与到集体中来。

第二层面为生生交流层面。教师把教学班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轮流)。交流时,小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互助合作,针对研究的问题展开讨论。对小组内部不能解决的问题或小组没有想到但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再组织组与组之间的大讨论。发言时,可采用抢答或竞赛的形式,先由一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作补充。

三、“双层交流”的教学目标

通过“双层交流”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实现如下教学目标:①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②使学生能用科学的观点来评价现象和过程,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并逐步形成成功的学习策略。③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在交流中培养情感,在竞争中展现自我,在参与中完善人格,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④将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统一起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

四、操作程序

“双层交流”教学模式包括创设情境、探索交流、讨论归纳、巩固应用、反馈升华等五个环节。各个环节中,知识、情感的互动与师生的地位作用示意图如图1所示。

1.创设情境:教师运用多种方法、手段,设置一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探索欲望,调节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学会参与。

2.探索交流:教师给学生提供有效的信息,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猜测和探索,同时,启发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方式,调节智力因素去分析、比较、概括、吸收、处理信息,对问题做出较合理的判断,使学生学会探索问题的方法,构建认知系统。

3.讨论归纳:教师把要讨论的问题分给各个小组,小组内部生生之间共同探讨、相互促进、达成共识(可借助模型或实验等)。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增强毅力。讨论结束后,各小组作总结发言,若意见分歧较大,还可适当组织小组之间的辩论。最后,教师作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掌握认知策略,及形成认知结构。

4.巩固应用:教师设计应用题,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化。同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此环节可以设计多种良性竞争机制,使每位学生都感受到竞争的乐趣,从而跃跃欲试。教师要及时发现、鼓励学生的新观点、新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

5.反馈升华:教师对本节课作点评。及时指出学生易存在或易忽视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对学生总体作肯定评价的同时,设置新的疑惑,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和愿望,使所学知识得到延伸。

五、模式的评价

通过“双层交流”教学模式实践,不仅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结构,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使学生形成了优良的学习风格和认识体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不足之处在于,个别惰性学生的学习“情结”调动还需要思考。正如钟启泉先生在《现代教学论发展》一书中指出,“世间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优教学模式,任何教学模式总是要依据一定的条件发挥作用”。因此,我们所要探讨的,不是去评定哪一种模式最佳,而是探寻哪一种模式的某些主要方面针对什么样的目标可以取得什么样的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图1 “双层交流”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1]郭景杨.论中小学素质教育[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3]屠大华.现代教育理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4]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G718.5

A

1673-0046(2016)7-0111-02

猜你喜欢

双层层面师生
双层最值问题的解法探秘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墨尔本Fitzroy双层住宅
“双层巴士”开动啦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次级通道在线辨识的双层隔振系统振动主动控制
麻辣师生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