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拥抱“供给侧改革”:普通高中教育筹资的路径选择

2016-09-24吴晓璐朱丽

科教导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供给侧改革

吴晓璐 朱丽

摘要 作为承上启下的教育阶段,普通高中教育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普通高中教育筹资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三个方面提出结构性改革路径,即是:发挥学校自主筹资作用,开拓筹资新渠道,建立筹资激励机制,进行全面深化改革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与效益。

关键词 普通高中 教育筹资 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7.005

2015年11月习近平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要求“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转向供给侧是眼下中国经济的一剂对症良药,在教育领域内亦是如此。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对于改善现阶段教育发展的局限性、调整教育供给结构意义重大,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供给教育水平、加强教育创新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既为教育发展带来了新动力和机遇,也为普通高中教育筹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经济政策的调整必然影响着教育的方方面面。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2806.46亿元,比上年增长8.04%;全国普通高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为9024.96元,比上年增长6.83%,主要办学经费投入稳步提高。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已基本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资相结合的多元化筹资模式。然而,从供给侧角度出发,目前我国政府普遍对高等教育以及义务教育投入均有偏重,迫使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陷入“凹地”,其他筹资渠道不够完善导致学校经费短缺,因此亟待进行普通高中教育筹资供给侧改革,促进普通高中的健康持续发展。

1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筹资存在问题的分析

1.1政府投入缺位,高中教育成为短板

政府作为教育投入的主体,对高中教育经费投入始终承担着重要责任,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个人的教育投资来自个人收入,是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主要部分,但这种收入是分散的,对教育的投资能力有限;而国家财政收入由政府掌握并高度集中,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居主导地位。第二,即使个人有较强的教育投资意愿与能力,但作为一种主观性投资,易受部分干扰因素影响使个人投资积极性下降,出现供给不足或短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需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对教育进行必要的补充性投资。近几年我国教育投入稳步提高,但各政府对普通高中教育财政投入都出现“缺位”现象,表现如下:首先,相对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入,普通高中教育成为政府财政投入的“短板”;其次,普通高中生均经费长久偏低,各级政府财政对普通高中的公用经费和基本建设支持力度不够;第三,普通高中教育经费存在法律空白,缺少有力的保障机制;最后,各区域县级政府筹资能力差距悬殊,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此外,受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有名无实及教育的间接性、迟效性的影响,不乏出现地方政府不断片面追求GDP增长的现象,挪用、挤占公共教育经费已是家常便饭。

1.2筹資观念落后,筹资能力薄弱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资经费的投入机制。”普通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范畴,而大部分学校管理者往往断章取义,只看到“以政府投入为主”,筹资观念落后导致产生过度依赖政府的心理。学校缺乏强有力的自给自足、自力更生的能力,一旦离开了政府的支持就难以为继,这种强烈依赖政府的筹资模式削弱了学校潜在的自主筹资能力,学校组织长期处于瘫痪状态导致内部发展动力不足,这又再一次加强了其对政府财政拨款的依赖,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学校自主筹资能力薄弱的原因还在于学校管理者对自身职责的错误定位:部分校长愿意与学生教师接触,而不太适合与金钱打交道;与学校内外关系无法协调到位,不能打通社交关系为学校资金来源提供服务。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导致国家长期承担学校筹资方面的重要职责,普通高中市场意识淡薄,普遍认为政府对学校的资金支持理所当然。尽管已实行教育改革,但学校财务管理沿用传统习惯,筹资观念仍然处于滞后状态。

1.3筹资信心匮乏,筹资氛围淡薄

尽管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不断发展,但不少地区学校仍存在教师工资亏欠,负债办学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不仅阻碍普通高中的普及化进程,也会使学校自主筹资信心匮乏,无法营造良好的筹资氛围。丹尼斯博士在《获胜心理学》一书中提到过:“个体在他的一生中都会沿着主导思想的方向前进,如果主导思想是负面的,那么他就会朝着负面方向前进。”如果学校管理者及教师都认为学校的教育筹资问题过分严重而且是不可能解决的,就会被负面印象左右,筹资积极性下降,导致筹资问题每况愈下。此外,学校教师会认为教育筹资问题事不关己,一心教学,而单凭学校管理者寥寥几人无法营造良好的筹资环境。教育筹资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更是长时间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回报很少的情况下,学校很难营造出一种让教职员工全身心投入的氛围,没有恰当的引导和不断的支持,寻求外部经费的筹资行为只能是徒劳无功。

1.4筹资渠道单一,缺乏创新机制

除政府财政投入外,受教育者合理分担以及其他渠道筹资等是完善教育筹资机制的关键。目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筹资主要是以政府投入为主、收取适量的学费作为收入,较少考虑其他筹资途径。在美国,普通高中教育是免费的,政府资金是学校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同时学校拥有较强的社会融资能力;另外美国的私人办学和捐赠也为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普通高中教育经费筹资渠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与此相比,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筹资渠道开拓力度不够,没有培养起良好的社会融资能力。学杂费是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的另一个重要来源,一直以来处于持续增长的趋势。相对于可支配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的中国家长来说,教育费用占据家庭的主要支出部分,对少部分贫困家庭来说甚至望尘莫及,个人分担教育成本额度超出其实际经济承受能力。在中等教育阶段,企业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对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那些针对性强、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专门性职业技术教育进行投资,对于普通高中的社会捐助关注较少。

2普通高中教育筹资的路径选择

2.1形成新主体:发扬学校自主筹资,正确发挥政府作用

首先,学校管理者筹资不能高高在上,需亲力亲为。学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重要资源,校长的教育筹资能力也是作为一名成功校长的必备素质,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校长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拓宽渠道、依法筹集资金、合理使用教育经费,是管理方法和经营智慧的集中体现。其次,从政府角度出发,加快出台相应政策法规进一步明确在普通高中经费投入中政府的主体地位,积极采取行动提高普通高中经费投入水平。正确发挥政府作用,学校不应过多依赖政府的财政投入,认识到财政这块“蛋糕”不会再多分太多经费,应当主动出击,积极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筹资办学,发挥自主筹资的作用。最后,和政府保持良好密切关系。我国普通高中的主要资金来源还是政府,由政府对其进行拨款,因此与政府维持良好合作关系是学校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实现不断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普通高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但这不意味着允许学校以权谋私,使其完全丧失自主独立性成为“准政府”。

2.2培育新动力:开拓新渠道,协调学校内外关系

受长期以来我国捐赠文化及制度的影响,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捐赠比例低、渠道少、不成体系。美国则通过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赠实行税收减免及其他倾斜优惠政策,拥有完善配套的捐资措施、政策和严格的资金管控机制,促进了捐赠文化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双重发展。因此我国政府应借鉴他国成功经验,运用调控手段积极引导社会捐赠文化的形成,调动社会资金投资教育,为普通高中教育筹资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外实践证明,增强学校的融资能力,开拓除政府与学杂费以外筹资渠道是缓解经费紧张的未来之路,因此重视我国捐赠体系的建立、捐赠工作的开展与开发、潜在捐赠群体的发现与发展显得迫在眉睫。消除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的“门槛”,进一步保护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在确保教育公益性属性前提下,允许各类资金投入教育领域,协调学校内外关系,促进市场更有效配置资源。经济活动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在于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教育领域亦莫不如是。虽然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还未明确,但是采取何种方式调动社会资本,在各阶段、各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中形成能够与优质教育资源发展相提并论的教育力量是衡量教育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准。

2.3建立新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加强自身组织建设

以改革的方式促进教育结构调整是缓解当前教育供需矛盾的主要方式。坚持提升教育供给质量和水平,促进教育供给模式多元化才能为群众提供多元、高质量的教育服务。首先要建立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筹资氛围。提高学校人员筹资的积极性,增强筹资使命感,通过采用精神与酬薪激励两种方式提供鼓励与支持。当然这种精神或物质支持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位教职工,比如有些教师更关注自身价值的实现,因而对他们应采用名誉的激励,形成良好的激励绩效;而对于有些更重视物质需求的教职工应适当满足其经济需求,给予物质保障;其次是加强学校自身组织建设,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不断创新,这种创新不仅表现在学校硬件设施方面,更要在学校组织管理方式方面不断创新,形成灵活创新的网状式学习组织模式,促进学习组织的多元化,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二是引入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学校有必要开发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开发、配置、使用与管理的工作体系,从非营利组织的身份为教育筹资提供充足有效的人力支持,提高教职员工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应当采取有效的财务管理措施,实现财务管理的公開、透明,定期向捐赠者公布筹资的进展与成果,为进一步的合作关系打下基础。第三,结合现实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形成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的前提是正确认识学校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促进普通高中筹资的能力提升、实现自身发展。

3结语

教育筹资研究是一个日久弥新的重大议题,我国普通高中要采取多元筹资的方式,但必须坚持政府投资的主导地位,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加强自身筹资能力建设,通过形成新主体,培育新动力,建立新机制的供给侧改革实现普通高中的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供给侧改革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