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哲理经典素材解读

2016-09-23刘腾辉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鲍叔牙巴顿农场主

刘腾辉

【素材一】

刮风的时候我能睡得着

一天晚上,一场凶恶的海洋风暴呼啸着从海洋深处向岸边扑来。睡梦中的农场主隐隐约约听到了远处风暴那熟悉的呼啸声,一下子被惊醒了,他一骨碌爬起来,打着电筒冲进了帮工睡觉的宿舍里。

“赶快起来,风暴就要来了!”农场主使劲地推着帮工,大声地对他喊着。“在暴风雨到来之前,赶快做好准备,把该收拾的东西收拾好,需要加固的地方再加固一下,免得大风把东西刮跑。”

可这位身材瘦小的帮工在床上翻了一个身,然后直言不讳地对农场主说:“对不起,先生,我不去!我曾经说过,刮风的时候我能睡得着!”

帮工的举动让农场主气得发疯,他恨不得当场就宣布解雇他。一怒之下他只好自己冲出去,为即将来临的风暴做准备。

不过他看到的一切让他感到非常意外!

所有的干草堆都用防水帆布遮盖得严严实实,母牛全被关进了牛棚里,鸡鸭也全部锁在笼舍里,所有的门和窗户都被关得严严实实,并都加上了保险。凡是该加固的地方都被加固了,看起来没有东西能被风刮跑。这个时候农场主终于明白了帮工说那句话的真正含义,他也放宽了心,回到自己的屋里躺到床上休息,尽管这个时候外面狂风大作,地动山摇。

这位帮工之所以能在风暴中坦然入睡,是因为他在风暴到来之前早就做好了应对风暴的一切防范措施,所以他很自信,从容不迫。

当人生道路上风暴来临时,你是否也能睡得着呢?

【素材点拨】

“刮风的时候我能睡得着。”在狂风呼啸、地动山摇之时,这位身材瘦小的帮工居然对农场主说了这样一番话,而这恰恰表明了他事先有充分的准备,能够临危不惧,从容不迫。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能做好充分准备,那么无论我们遇到何种情况,就能够沉着冷静,从容面对。

[适用话题] 镇定 准备 自信 人生道路

【素材二】

有一个英雄值得铭记

这两天,还有一个英雄值得铭记。他是Adel Tormos,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他是拯救人群的英雄。

在巴黎袭击案的前一天晚上,黎巴嫩贝鲁特也发生了一起ISIS的自杀爆炸案。爆炸发生在当地一个人口密集的购物区里。第一个袭击者开着一辆装满炸药的摩托车冲向人群中引爆。第一次爆炸发生,瞬间伤亡惨重。爆炸发生后,附近的人们纷纷赶来救援。

Adel Termos当时带着女儿也在现场,他们目睹了第一次的爆炸。就在附近人群越围越多的时候,出现了第二个自杀爆炸袭击者。袭击者浑身绑满了炸药,冲进了第一次爆炸现场附近的救援人群。在那千钧一发之际,Adel猛冲上前,把一个绑满炸药正在冲向人群的自杀袭击者按倒在距离人群一段距离之外。炸弹爆炸,上百人得救,他牺牲了。

最后,这两次爆炸造成43人死亡,上百人受伤。如果不是他及时冲上前阻止第二个袭击者冲向人群,伤亡数字可能还会高更多。他是Adel Tormos,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是拯救人群的英雄。

【素材点拨】

坚守良知,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立身行事的根本。它能够使我们的情操变得高尚,使我们能真正去关爱社会,关爱身边的弱小。黎巴嫩贝鲁特的ISIS自杀爆炸袭击中,一位父亲猛冲上前,把一个绑满炸药正在冲向人群的自杀袭击者按倒在距离人群一段距离之外。炸弹爆炸,上百人得救,他牺牲了。这何尝不是见义勇为呢?作为社会大众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见义勇为的义务,每个人都要有敢于奉献的精神。这样,就能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适用话题] 良知 见义勇为 勇敢 奉献

【素材三】

总会好起来的

每次回乡,几乎都会有故乡的青年人到我的家里问我一些问题。他们是我的晚辈,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遇到了难以自拔的困境,希望我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出路。

面对他们充满困惑又饱含信任的眼睛,我认真倾听着来自心灵的倾诉。

小席是从我们村考出的大学生,他考取的是一所交通学院。但是,当他毕业以后,怀抱着美好的理想准备到社会上大显身手的时候,他却没有在城市里找到愿意接收他的单位。最后还是我们村一个在乡政府工作的本家帮忙让他在乡里的交通站上了班。身份是临时工,月工资只有三百元。

他很困惑,他学有所长,在学校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可是自己看不到自己人生的出路在哪里,难道就要在这个只有三个人的交通站里干一辈子临时工吗?如果这样,不要说什么抱负和理想,就是养家糊口也不可能啊。

我对他说,你应该想办法突破自己,既然没有什么希望,就应该另辟蹊径,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你迎接下一个黎明,一切都会过去,总会好起来的。

我至今记忆犹新,他当时与我告别的时候,那种闪现在他眸子里的闪闪泪光。

现在,这个青年已经离开了家乡,他在与我见面的那一年发奋苦读,次年考取了母校的硕士生,毕业以后就职于省里的交通主管部门,目前已经是小有成就的工程师了。他常常到我的家里来,他也常常给我讲起他这些年的人生感悟,他说他最相信这个道理:总会好起来的。

【品鉴台】

只要勇于面对,只要学会坚持,一切都会过去的,总会好起来的。小席,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屡次找不到工作,后来不得不在自己的家乡当了一名临时工。他虽然也有过迷茫,但在他人正确的引导之下,敢于突破自己,树立坚定的信心,奋力拼搏,终于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工程师。

【素材四】

1000条理由不如1个行动

乔治·巴顿是二战时美国著名的军事统帅。1942年,他被任命为第2军军长,了解到部队新兵多且活力不足后,他决定要尽快提拔一批新军官,以鼓舞、激励众将士。

那天,经过层层选拔的8位候选人集中到操场上,个个胸有成竹,意气风发。巴顿叼着根烟走过去,漫不经心地说:“伙计们,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8英尺长,3英尺宽,6英寸深,你们现在就给我去办。”交代完任务,他便自行离开了,没给其他人留下任何的询问时间。

巴顿悄悄地来到仓库的窗户边,静静观望着外面。那8位候选人扛着锹和镐来到指定地点,他们没挖一会儿功夫就停下来,开始议论巴顿为何要布置挖这么浅的战壕?有人指责说6英寸的战壕还不够作火炮掩体,有人批评这样的坑要么太冷要么太热根本不适用,有人则抱怨马上当军官了哪里还用得着干这种粗活……有个红鼻子小伙子一直在旁边听着,终于忍不住插话说:“那老家伙要用战壕来做什么与我们何干?还是尽快动手,把它挖好了早些离开这里吧!”

3天后,那个红鼻子小伙成了唯一被提拔的人。巴顿给其他候选人的解释是:“你们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都很高,可惜上级只准我配一个作战参谋,所以你们得再等以后的机会了。1000条理由不如1个行动,我最终选了那个不懂得找理由,只会严格执行我命令的人。”

【素材点拨】

言之易,行之难。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变得能说会道,孰不知在泛滥的言语中已经浪费了成功所需的时间和机会。巴顿将军是明智的,因为他懂得提拔一个专注于行动的人;红鼻子小伙子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懂得识人的巴顿将军。因此说,行动永远闪耀着动人的光辉,只有下定决心,然后付诸行动,最终才能获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适用话题] 行动 言语 知人善任 人生价值

【素材五】

最仁义的朋友鲍叔牙

中国历史上的仁义之士不可胜数,但是,如果说哪一位最仁义,则非春秋时期的鲍叔牙莫属。

年轻的时候,鲍叔牙在南阳经商,认识了管仲。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他知道管仲虽然家道中落,境遇困顿,但志大才高,不是等闲之辈。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有时候甚至还没有算收支账就先支取了。鲍叔牙的仆人很有意见,就对鲍叔牙说:“这个管仲真不像话,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听了以后,就对仆人说:“不要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是应该的。”

有时候做生意赔了钱,鲍叔牙不但不抱怨管仲,还安慰管仲说:“这是时机不利的缘故,不要放在心上。”管仲听了,十分感动。

这就是被后世盛传的“管鲍分金”的故事。

后来,管仲与鲍叔牙一起从军出征,可是管仲却在战场上多次临阵脱逃。有人便讽刺管仲胆怯。鲍叔牙听了之后则极力为其辩解,说这是因为管仲家有老母,需要他孝养侍奉,故不能轻生。

千百年来,“管鲍之交”成为挚友的代名词。鲍叔牙的这种仁义、谦逊、宽宏大量、以大局为重的美德,也成为世代传诵的仁义故事。

【素材点拨】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这是管仲对鲍叔牙最高的评价。管鲍之间的友谊堪称完美,“管鲍之交”也成为了知己的代名词。鲍叔牙的谦逊、仁义、虚怀若谷、以大局为重的美德,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作为中学生,我们在与同学相处的时候,也要学会以诚待人,以仁义爱人。唯有如此,才能结交到最知心的朋友。

猜你喜欢

鲍叔牙巴顿农场主
西藏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管鲍之交
巴顿(下)
巴顿(上)
Farmer Rescue营救农场主
农场主和理发师
鲍叔牙与管仲
品悟经典
警察光临
屌丝管仲: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