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洋奶粉适合中国婴儿吗?
2016-09-23段梅红桃金娘
段梅红++桃金娘
为了给宝宝提供最健康的食粮,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们都对洋奶粉格外青睐与信赖。然而,用网络“海淘”(海外淘宝)购买洋奶粉真的那么安全,那么适合我国婴儿吗?
2016年7月末,央视《消费主张》栏目公布了其海淘的19款洋奶粉的检测情况,结果不尽人意。而此前,黑龙江省食药监局对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抽检结果显示,除实际含量低于奶粉包装上的标识含量外,最令人咋舌的是“Holle有机婴儿配方奶粉1段”(生产日期/批号为“11/08/14”)被检出含有阪崎肠杆菌。
安全问题触碰红线
先说说这阪崎肠杆菌吧。虽然婴儿感染阪崎肠杆菌的案例并不常见,但因为死亡率较高且多与婴儿配方奶粉有关而在近年备受关注。科学界对阪崎肠杆菌的来源目前尚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一些阪崎肠杆菌的菌株在配方奶粉中可以存活两年以上。
我国2010 年颁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中明确规定,供6个月以下婴儿食用的婴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检出阪崎肠杆菌。阪崎肠杆菌又叫阪崎克罗诺菌,是以希腊神话中吃掉自己孩子的克罗诺斯的名字来命名的,仅此一点就足以代表该菌对婴幼儿的致病特性。
阪崎肠杆菌最容易袭击1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新生儿脑膜炎、菌血症等严重疾病,死亡率可达50%。之所以对婴儿身体健康能够造成如此严重的危害,一是由于婴儿胃酸pH 值比成人高,阪崎肠杆菌在婴儿肠道中可以存活;二是因为婴儿血脑屏障未发育完全,阪崎肠杆菌可轻易进入婴儿脑部引发脑膜炎。正因如此,业内专家把在“Holle有机婴儿配方奶粉1段”中检出阪崎肠杆菌称为“触碰了食品质量的安全红线”。
此次《消费主张》购买的19款洋奶粉,包括来自德国的爱他美、喜宝、Holle和安娜图拉,来自荷兰的诺优能,来自美国的美赞臣金樽、美赞臣益生元、雅培,来自新西兰的康宝瑞、康贝加,来自澳大利亚的a2、贝拉米、澳佳宝,来自日本的固力果、明治、和光堂、森永和来自韩国的每日、有机宫奶粉。这些奶粉不仅在原产国销量领先、品质优异,更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
栏目组委托国内权威的食品检测机构,针对矿物质、维生素、污染物三项指标进行详细检测。结果显示,在12种矿物质含量检测中,19种洋奶粉中有8个样品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不合格率为42.1%。其中,铁含量一项,我国的标准是0.1~0.36毫克/千焦,而某美国奶粉含有0.45毫克/千焦,超出我国标准。硒含量我国的标准是0.48~1.9微克/千焦,两款日本品牌的奶粉硒含量分别为0.24微克/千焦和0.4微克/千焦;两款韩国品牌的奶粉硒含量分别为0.24微克/千焦和0.3微克/千焦,远低于我国标准。锰含量我国的标准是1.2~24微克/千焦,某日本品牌奶粉只含有0.3微克/千焦。在13种维生素含量检测中,样品的不合格率为15.8%。以维生素K含量为例,我国的标准是1~6.5微克/千焦,而某日本品牌奶粉只含有0.6微克/千焦。还好,在污染物的检测中,19款洋奶粉的铅和硝酸盐含量均符合我国婴儿配方食品安全标准。
洋奶粉屡上黑名单
事实上,这不是洋奶粉第一次被检出不合格,但正因如此,这样的曝光更加凸显洋奶粉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在谈到洋奶粉时强调,“洋奶粉也经常发生质量问题,海外媒体每年都会报道洋奶粉各种各样的质量事故。但由于很多人不懂专业英文词汇,不太关心国外奶粉的报道,便以为洋奶粉没有质量问题。”
事实上,这些问题只是国人不知道不了解而已。比如:
1999年,欧盟四国出产的奶品因可能受到致癌物质“二恶英”的污染,6个品牌的乳产品在香港被禁售。
2000年,日本雪印公司的奶粉、低脂肪牛奶、酸奶等三种牛奶制品被查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造成1.5万名消费者中毒。此事导致雪印公司最终倒闭。
2002年是众多知名洋奶粉的多事之秋:美国惠氏药厂(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爱儿乐妈妈”(S-26MAMA)孕产妇配方奶粉、“爱儿素”(NURSOY)婴儿豆基配方粉因阪崎肠杆菌超标被限令召回,还有一批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的“学儿乐”配方奶粉被同时召回;丹麦产荷兰“多美滋”奶粉受微小金属颗粒和润滑油污染被全球召回;德国“美乐宝HN25”婴儿特别配方奶粉因被检出阪崎肠杆菌而被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要求召回;美国雅培近1 100吨婴儿奶粉被怀疑受到含细小铁质微粒的0.50~0.75升润滑油的污染,被责令在全球进行查封并销毁。
2003年,就在国内媒体集体追踪和声讨“大头娃娃”事件时,比利时、荷兰、法国、德国等四国的奶粉、牛奶、黄油、冰激凌等乳制品内被检测出与DDT杀虫剂相当的致癌物质“二恶英”,被称有史以来最大的食品安全问题。
2004年,美国美赞臣奶粉因阪崎肠杆菌奶粉超标被判为不合格产品进行销毁,并对消费者进行赔偿。
2005年,美国雀巢“金牌成长3+” 奶粉多批次产品被查出碘超标。
2006年,美国美赞臣GENTLEASE牌婴幼儿人工配方奶粉被检出含金属颗粒。
2007年,日本明治FU高蛋白较大婴儿配方奶粉锌含量不符合标准,被判为不合格商品。
洋奶粉虽然事故不断,但此时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尚不多。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成为了国人热捧和追逐洋奶粉的起始点。
然而,洋奶粉并没有因在国内热销而杜绝质量安全等问题,即便是被国人深恶痛绝的三聚氰胺,驰名世界的雅培、雀巢、美赞臣、多美滋等品牌洋奶粉也未能幸免。甚至在洋奶粉最风行的2013年,还是爆出了以“纯净、天然”奶源著称的新西兰奶粉被检出二聚氰胺,且瞒报国内消费者长达三月之久的事件!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无论是国产奶粉还是进口奶粉都必须遵守国际食品法律标准,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外的合格奶粉都是可以选择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的体质是有先天性差异的,饮食习惯也不一样。由于母乳是衡量奶粉品质的“金标准”,这就决定了婴儿对营养素的需求是有不同的。换句话说,中国的年轻父母们未必了解洋奶粉之于中国宝宝的营养差异。
比如铁。国产奶粉中每100千焦平均含量均在0.3毫克左右,而来自欧洲的一款著名品牌奶粉的铁含量仅为0.13毫克。因为欧洲人的饮食中肉类、奶类摄入量充足,所以其奶粉中铁和钙的含量相对就少。数据显示,中国孕妇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约为26%。美国的配方奶粉中3个月以前的婴儿不推荐强化铁,而国产配方则必须含有强化铁。
比如乳清蛋白。母乳是婴儿营养最全面的食物,母乳蛋白的核心成分是α乳白蛋白,是一种天然乳清蛋白,它对宝宝的吃与睡都非常重要,也是奶粉接近母乳的重要内容。我国国标《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10)中,要求“乳基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应为60%”,也就是说,国产奶粉中乳清蛋白所占总蛋白质的比例应大于等于60%。这是为了更加适应和保障中国宝宝的体质和健康。但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均未规定奶粉中乳清蛋白在蛋白质中所占的比例。
再比如锌和碘。缺锌会导致宝宝生长发育障碍、免疫功能下降。缺碘会影响婴幼儿智力发育。我国奶粉国标对这两个元素都有限量标准,而日本奶粉则无具体要求。2012年,部分日本奶粉因碘含量不达标被媒体曝光。此次《消费主张》栏目组的送检产品中,日本奶粉的碘含量还是低于我国标准。
在许多年轻父母心中,新西兰奶粉是最好的。然而,新西兰婴幼儿奶粉专家劳伦斯·艾尔斯教授却不这样认为。他说:“进口奶粉奶源虽好,生产标准也较高,但妈妈们千万别忽略了奶粉本身的营养配方比重。”他从3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
首先是地域的差异。东西方地域差异很大,即便同属亚洲,日本与中国的地域差异也很大。日本靠海,饮食结构以鱼类、海鲜为主,海鲜中丰富的锌、碘可以满足宝宝的营养慑入需求,所以日本配方奶粉中锌、碘的含量都偏低,这就无法满足中国宝宝的需要了。
其次是人体体质的差异。人类的体质是通过遗传得来的。东西方存在的地域、气候、饮食差异,形成了东西方人种的体质差异。肉食为主的西方人小肠长度较短,胃蛋白酶分泌多,宝宝胃肠功能很强,喝纯牛奶都没有问题。而素食为主的东方人小肠长度较长,胃蛋白酶分泌少,胃肠功能很脆弱,而欧美的大部分进口奶粉都是按西方人的身体特质来配方的,中国宝宝喝了“上火”不消化,大便干燥自是必然。白种人之所以毛孔粗大,也正是为了适应自己的饮食结构,能够把食物中的热气散发掉,而中国人皮肤细腻,这也是很多喝洋奶粉的中国宝宝容易内热生疾的主要原因。此外,美国原装奶粉在蛋白质、脂肪及含糖量上全部是按照标准的最上限进行添加的,这是根据美国人的饮食结构与习惯设计的,所以中国宝宝喝了美国奶粉后很容易发胖。
其三是饮食结构的差异。西方人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欧美宝宝的妈妈在孕期的膳食中摄取的钙、铁、锌相对充足,因此在微量元素的添加上要求不高。而东方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中国妈妈怀孕时的微量元素水平特别是钙、铁、锌比较低,而这些元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消费提示:警惕“假洋鬼子”
“假洋鬼子”有两种。一种来自洋品牌。自2009年以来,随着中国婴幼儿奶粉需求剧增,有些洋品牌有针对性地生产了一批“中国专供”奶粉,但这些奶粉并不对本国销售。
还有一种来自国内。一些企业在国外注册品牌,委托境外工厂贴牌生产在国外市场根本没有销售的所谓“洋奶粉”。
辨别“假洋鬼子”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看生产商和制造商是否一致。纯进口奶粉的标志由CIQ的大写英文字母及中文“中国检验检疫”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