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住区园林景观适宜性评价
——以池州市为例

2016-09-23苗振龙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22期
关键词:池州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

苗振龙

(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舟山 316022 )



居住区园林景观适宜性评价
——以池州市为例

苗振龙

(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舟山 316022 )

通过对池州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建设情况的实地调查,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合理可行的居住区园林景观评价体系。研究表明,池州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在总体上处于中等及偏下的层次,且不同区位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在后期的建设过程中,建议加大对新建居住区的软物质环境的建设力度,同时应加快完善对已建和在建的居住区物质环境的建设力度,以期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社区文化特质浓郁、地域特色显著的宜居空间。

居住区;层次分析法;园林景观;评价体系;池州市

随着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全面推进及开放式街区的要求,传统的机械的设计理念、物质规划、生硬的功能分区等问题已严重束缚了人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及游憩等过程的顺利开展。城市的物质环境要素,如天然河流湖泊、森林草地、大气土壤等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危及人居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构建城市园林绿地体系时,园林植物的景观质量决定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整体水平[1]。改善居住环境,营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空间已成为人类在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过程中达成的重要共识。

城市居住区作为一种相对独立与开放的公共空间,是重要的居民活动栖息地,同时也是城市形象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关于居住区园林景观的理论研究也逐渐趋于成熟,如孟兆帧[2]、梁莉[3]、郑小娟[4]、张文英[5]等通过深入研究分析,运用自己特定的研究方法得出了相对具有适用性的模型,并且能够客观反映城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的现状特征,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6]来研究和评价居住区园林景观适宜性的文章较少,以池州市整体居住环境为研究对象也尚少见诸报道。因此,笔者结合层次分析法,实地调查了池州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建设情况,通过建立合理可行的居住区园林景观评价体系,反映池州市居住区园林景观情况,并就其景观层次的提升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池州市作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域、国内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和“滨水休闲生态旅游城市”,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7],同时凭借优良的环境,成功举办了全国绿色运动会,其生态环境质量备受社会和广大居民关注。

为建立合理可行的园林景观评价体系,引入层次分析法,通过定量化处理过程,可将主观判断转化为客观描述,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数量化、条理化及层次化,兼顾景观评价过程中景观要素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根据园林景观各层次要素与决策层之间的重要性,进行权重赋值判断。通过判断矩阵,可得出各园林要素在城市园林体系中所占权重值,并以此作为指导园林建设的决策依据[8]。第二,主要采用典型性绿地取样调查法,对居住小区中的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及宅间绿地进行实地调查分析,选取典型样方进行树种多样性等因素的整理及统计。第三,基于模型,对不同小区的园林景观进行分析与评价,其核心是将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分析各小区在不同区域园林景观要素的优缺点,构造判断矩阵,运用方根法计算判断矩阵的权重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9],以检验模型的可行性。

2 评价模型的建立

2.1筛选评价因子因评价因子的选择直接影响评价模型的成败,为保证评价模型具有普适性,以住房与建设部制定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2006正式版)》(下称“导则”)为基本依据,结合景观美学、景观设计学原理、景观生态学原理及池州市自身特点,遵从景观设计的5项基本要求:生态性原则、美化生活环境旨在体现社区文化特质的社会性原则、地域特质性原则、注重节能减材合理使用土地的经济性原则、历史特质性原则,筛选评价因子指标体系。

准则层指标因子划分为3级,针对不同因子实际情况得分分值分别为0~1分、1~2分、2~3分,评价层次分别对应不适宜、一般、适宜3个评价级别。子准则层划分为4级并分别赋值0分、1分、2分、3分,在对园林景观要素进行赋值时,若实际情况处于两个级别之间,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二次赋值。

2.2构建评价模型通过文献查阅及专家咨询的方式,运用Yaahp软件,根据池州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评价模型的操作步骤(图1),将各级评价指标因子进行两两对比和赋值判断。

图1 池州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Fig.1 Evaluation model of residential landscape suitability in Chizhou City

根据判断矩阵A,A=(aij)n×n,并同时具备下列性质:aij>0,aij=1/aji,其中,aij(i,j=1,2k…,nk)权重值表示评价因子Ai与Aj重要性比例标度。按各相邻指标层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划分,以自然数1~9及其倒数表示,数值的设定标准群及其对应含义如表1所示。

表1 数值的设定标准群

设定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向量根为λmax,相对应的特征向量为W。由公式AW=λmaxW,特征向量W经归一化运算后,即转化为同一层次的相应元素相较于上一层次某一因子相对重要性赋值的权重向量。根据公式(1)(2)(3)可进行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1)

CI=(λmax-n)/(n-1)

(2)

CR=CI/RI

(3)

公式(1)(2)(3)中,n为判断矩阵的维数;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若CI=0,则判断矩阵A得出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CI值越大,表明判断矩阵得出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性越差。由于主观认识的差异,可能导致随机性误差的存在,因此在进行一致性检验时,还应引入一个随机修正系数RI,规避随机误差的影响。相对一致性指标CR,当CR<0.10时,可认为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经计算,得出RI的取值如表2所示,判断矩阵满足要求,具备一致性。

表2 不同阶判断矩阵随机一致性指标

3 样本小区园林景观适宜性的评价与分析

3.1样本小区园林景观的调查首先对“水木清华”、“汇景国际”、“碧桂园”、“春江花园”、“英伦城邦”、“迎宾花园”、“马衙街道”及“书香名邸”8个较为典型的居住小区进行研究,调查分析与本课题相关的,即与居民日常生活相关联的

组成部分:宅间绿地、公共绿地、道路绿地3种类型的开敞空间作为调查对象。

针对不同居住小区,分别选取样本地中主要的园林景观要素(即子准则层评价因子)的相关指标并进行拍摄、统计。邀请20位与园林景观相关的专家学者及设计人员,分别对源自8个小区的园林景观植物的30张现状相片进行赋值与评判。

3.2样本小区园林景观的评价与分析

3.2.1样本小区园林景观的评价。在构建园林景观评价体系要素中,取权重值>0.06为强影响因子,权重值在0.02~0.06的为中度影响因子,权重值<0.02的为弱影响因子。由表3分析可知,3项准则层(绿化种植景观、硬质景观、场所景观)占总指标层的73.73%,为居住区园林景观适宜性的主导评价因子。

表3  池州市居住区园林景观适宜性环境评价体系

注:资料来源于模型分析结果整理。

Note: Data were from the results of model analysis.

根据影响因子的强弱可划分为:①强影响要素因子:整体观赏性、绿化覆盖率、植物配置形式、归属感、整体环境满意度、心理视觉感受、与环境的协调程度7项因子,占总指标的58.94%;②中度影响要素因子:植物丰富度、空间形态多样性、材质与色彩、使用的便捷程度、辅助设施的完备性、无障碍设施、水景类型的丰富度、环境设施的亲水性、庇护性景观布置的合理性、庇护性景观的舒适程度10项因子,占总指标的36.62%;③弱影响要素因子:水体的自净能力、道路的导向性、庇护性景观的使用频率3项因子,占总指标的4.44%。3.2.2样本小区的园林景观分析。由评价模型分析可知,不同区域间存在着很大差异。主城区(中心片区)、站前区及齐山平天湖旅游度假区的居住小区园林景观的整体质量在评价体系中占据主要位置,园林景观质量较高;而主城区(中心片区除外)、东部经济园区、马衙旅游服务片区等区域的园林景观在评价体系中相对较弱,园林景观质量较差,缺乏景观的人文关怀[15]。

在园林景观适宜性评价模型中,准则层指标因子同样存在着较大差异。绿化种植景观要素、场所景观及硬质景观要素最好,道路景观要素与庇护性景观要素相对较好,水景景观要素效果最差。经判断矩阵的赋值运算,得出7个强影响要素因子的平均分值为1.67分,10项中度影响要素因子的平均分值为1.48分,3项弱影响要素因子的平均分值为1.25分。而20项子准则层评价因子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同样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图2)。整体观赏性、绿化覆盖率、植物配置形式、归属感、整体环境满意度、心理视觉感受、与环境的协调程度7项指标因子对评价体系产生强影响作用,植物丰富度、空间形态多样性、材质与色彩、使用的便捷程度、辅助设施的完备性、无障碍设施、水景类型的丰富度、环境设施的亲水性、庇护性景观布置的合理性、庇护性景观的舒适程度10项因子对评价体系可产生较强的影响,而水体的自净能力、道路的导向性、庇护性景观的使用频率3项因子对评价体系基本无影响。

图2  池州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评价体系子准则层评价因子权重分布Fig.2 Weights of factors in the sub-criterion layer of the residential landscape evaluation system in Chizhou City

4 结论与讨论

4.1结论基于景观适宜性评价理论及评价模型,结合池州市8个样本小区的园林景观环境做了进一步的验证分析。经分析得出,池州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总体处于中等偏下的层次,且不同区位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显现出较大的不均衡现象。道路的导向性、水体的自净能力、庇护性景观的使用频次等效果最差。在后期建设过程中,须综合考虑居住区内部人流、物流、交通信息流与地块周围的关系,处理好道路的实用性与可达性两者间的关系;在设置水体景观时,应在保持水体的流动性,增强水体自净能力的同时,引入清洁水源及适当栽植或放殖净化水体的植物或浮游生物以缩短水体自净周期,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在设置庇护性景观时,要考虑人群的出行心理、行为习惯、视觉效果、体验效果等要素,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使用人群。

4.2讨论充满人文关怀的景观设计必须处理好各园林要素的资源共享的关系,一些可以反映生活、贴近生活、更好地服务于生活、美化生活的新型智能化要素也可广泛应用于小区的建设之中,乡土特色的保留也十分重要。在后期建设时,应加强在居住小区软物质环境方面建设的投入,配套建设与该小区规模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加快转变居住小区中诸多不合理的现象,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小区主体。

同时,可以广泛培养居住区主体的主人翁自豪感与责任意识,通过组织一些培训、讲座等活动,既可让业主充分参与到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等活动中,又可提高人们的主体意识,加入到保护环境、营造美好生活的队伍中去,从而实现环境优美、生活和谐、社会文明的最优化结果。

[1] 卢圣.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2] 孟兆帧.园林设计之于城市景观[J].中国园林,2002(4):13-16.

[3] 梁莉.南宁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存在问题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9):111-112.

[4] 郑小娟.南京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评价与优化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5] 张文英.对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现状的反思[J].中国园林,2005(1):62-66.

[6] 秦吉,张翼鹏.现代统计信息分析技术在安全工程方面的应用:层次分析法原理[J].工业安全与防尘,1999,25(5):44-48.

[7] 董淑秋,韩志刚.基于“生态海绵城市”构建的雨水利用规划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18(12) :37-41.

[8] 刘学.层次分析法在旧城改建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规划汇刊,1991(1):53-56.

[9] 李昆仑.层次分析法在城市道路景观评价中的运用[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38(1):144.

[10] 陈波,包志毅.生态规划:发展模式指导思想与目标[J].中国园林,2003(1):48-51.

[11]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12]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13] 张硕.成都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绿化系统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河滨印象”为例[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6.

[14] 傅国荣.城市特色与色彩控制[J].规划师,2003,19(1):39-42.

[15]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Evaluation of Suitability of Residential Landscape—A Case Study of Chizhou City

MIAO Zhen-l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Zhejiang,316022)

Through a field surve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landscape in Chizhou City, a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residential landscape evalua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he study showed that residential landscape environment in Chizhou City was at the middle and lower level in general, and there were still big differences between various area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in future, it is recommende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 physical environment in new residential areas,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nvironment in stabling residential areas, so as to create a livable space with beautiful environment,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traits, and significant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Residential area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Landscape; Evaluation system; Chizhou City

苗振龙(1990- ),男,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管理。

2016-06-06

TU 986

A

0517-6611(2016)22-173-04

猜你喜欢

池州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
不要坐享其成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规划设计方法解析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电能替代在安徽池州市的应用
爱是什么
房地产开发中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与控制
2010-2013年池州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回顾性分析
基于生态观念的城市居住小区水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