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起垄栽培方式对早熟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2016-09-23周应友

耕作与栽培 2016年4期
关键词:种薯马铃薯性状

周应友,付 梅

(1.遵义县农牧局农技站,贵州遵义 563100;2.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贵州 贵阳 550001)



不同起垄栽培方式对早熟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周应友1,付梅2*

(1.遵义县农牧局农技站,贵州遵义563100;2.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贵州 贵阳550001)

为研究不同起垄栽培方式对早熟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在遵义县开展早熟马钤薯套种玉米不同起垄栽培方式的试验硏究。结果表明:早熟马钤薯费乌瑞它以平播后覆土起垄栽培方式最好,有利于提高产量与商品率。

马钤薯;费乌瑞它;起垄栽培;产量;经济性状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提出,马铃薯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遵义县的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15年已达2.2万hm2,其中套种1.2万hm2。在贵州,马铃薯在净作模式下不同栽培方式的研究也有很多,彭慧元等[1]研究威芋3号在单双行起垄及不同垄高下的产量及经济性状表现,结果得出单垄、垄高30cm的栽培方式下产量最高。韦荣珍等[2]以费乌瑞它为试材,试验结果则为双行起垄、垄高30cm的种植方式下马铃薯产量最高。两个研究的试验结果不尽一致,这与供试品种、试验点生态条件有一定关系。玉米-马铃薯套作是贵州省重要的种植模式之一,为研究宽厢宽带套种马铃薯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2014-2015年度遵义县开展了早熟马钤薯品种费乌瑞它不同栽培方式的试验硏究。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及品种来源

试验设在洪关乡洪关村全国飞家责任地内,前作玉米,质地黄壤,肥力中等均匀,排水条件好,当地海拔1170m。供试品种为早熟种“费乌瑞它”,为一级脱毒种薯,由息烽县小寨坝脱毒马钤薯繁育中心提供。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①平作(平播后覆土盖种),②垄作(起垄后播种),③平播后覆土起垄,④平作出苗后至发棵期起垄。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小区间不设间隔。

试验采用宽厢宽带马铃薯套种玉米方式实施,即统一2.66m开厢,种4行马铃薯、套2行玉米。冬马铃薯播幅1.5m,每2行起一大垄,窝距28.57cm,种植密度3509株/666.7m2;在马铃薯空带中间套种2行玉米,行距50cm,窝距20 cm单株定向移栽,种植密度2506株/666.7m2。

1.3试验经过

试验于2015年1月25日播种, 种薯选用、种薯处理、施肥及管理严格按照试验要求进行。

1.3.1种薯选用

选用无病害种薯,薯重20~50g整薯播种,70g左右由顶端向基部纵切为2,100g左右纵切为4,大于150g先从基部按芽眼顺序切块,到薯块纵切为4。

1.3.2种薯处理

播种前用0.4%的高锰酸钾溶液15g浸泡100kg种薯2~3h,整薯与切块分开浸泡,整薯浸泡时间稍长,捞起晾干后再播种。

1.3.3施肥

底肥施复混肥50kg /666.7m2(N:P205:K0=18:12:10),淋清粪水1500kg/666.7m2;追肥2次:齐苗后施尿素8kg/666.7m2,现蕾时施尿素5kg/666.7m2和硫酸钾10kg/666.7m2,追肥时结合中耕除草。试验防晚疫病2次,于4月20日、5月11日分别用18.7%吡唑醚酯·稀酰马啉75ml/666.7m2与68.75%氟菌.霜霉威75ml/666.7m2+70%丙森锌100g/666.7m2进行防治,防治效果好。

2 结果与分析

2.1马钤薯不同栽培方式对生育期的影响

试验在1月25日播种,于2月27日至3月20日之间出苗,在3月21至4月6日之间属于幼苗期,4月7日之后进入发棵期,5月2日至6月10日之间结薯膨大,于6月20日成熟可收获,全生育期92d。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对各生育时段和生育期基本没有影响。

2.2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2.2.1植株性状分析

4个栽培模式马铃薯植株主茎高平均为84.3cm,处理1最高为87 cm,处理4最低为81 cm,最高与最低相差6 cm;从植株分枝数看,4种栽培方式下只有2~3个分枝,分枝数的多少和品种特性关系密切。起垄栽培方式对植株主茎高与分枝数的影响不明显。

2.2.2不同栽培方式对结薯特性的影响

从表1中看出,单株结薯以处理2(起垄后播种)最多为7.8个, 以处理3(平播后覆土起垄)最少为4.5;4种不同栽培方式大薯个数少,只有处理3(平播后起垄)结少量大薯,其余3种栽培方式下都没有产生大薯;各处理下小薯和中薯的个数和单薯重有差别,处理1(平作)和处理2(垄作)的小薯个数比处理3和处理4的要多;中薯个数以处理4的3.8个为最多处理3的2.3个为最少;4个处理下单薯均重相差不大,基本上在90g左右;从平均薯重来看,处理1和处理2 的平均值不到50g,整体上是以小薯为主,处理3和处理4算中薯偏小,平均单薯和单株薯重均以处理4(平播后覆土起垄)栽培方式最高,分别为69.3g和401.9g。折算成单位面积来看,4种栽培方式下产量水平不高,没有高过1400kg/亩的,最高的是处理3的1393.1kg。

表1不同起垄栽培方式下马铃薯生长表现

Table 1 The agronomic traits performance of 4 different ridging manners

2.3马钤薯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从表2显示,小区产量在33~42kg之间,平均小区产量以第3处理最高(平播后覆土起垄)产量最高,单产1383.3 kg/667 m2,居第1位;其次是平作出苗后至发棵起垄,产量为1322.2kg/667 m2;垄作(起垄后播种)产量为1294.4kg/667 m2,居第3位;平作的单产最低,才1147.8kg/667 m2。

表2不同起垄栽培费乌瑞它的产量表现

Table 2 The yield of Fa-vorita under 4 ridging manners

通过对各处理小区产量进行方差分析(表3),处理间F=13.48>F0.01,差异极显著,说明不同起垄栽培方式对产量有较大影响。再进行多重比较(表2),处理3、4、2显著高于处理1,处理3、4极显著高于处理1,处理3、4、2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以处理3栽培方式效果最好。

表3小区产量方差分析

Table 3 Variance analysis of plot yield

3 小结

3.1不同起垄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影响较大,早熟马钤薯品种费乌瑞它以处理3(平播后覆土起垄)栽培方式最好,其次是处理4(平作出苗后至发棵起垄)栽培方式。试验结果与徐志丹[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3.2本试验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的商品性影响大,平播后覆土起垄栽培方式有利形成大中薯,提高商品薯率。

[1]彭慧元,邓宽平,雷尊国.不同起垄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7):42-43.

[2]韦荣珍,蒙毅,覃金鼓.马铃薯不同垄作栽培方式试验初报[J].耕作与栽培,2011,(4):37.

[3]徐志丹.不同起垄方式栽培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初探[J].耕作与栽培,2009,(2):43.

Influence of Different Ridging Manners on Yield and Economic Traits of Early Mature Potato

ZHOU Ying-you1,FU Mei2*

(1.ZunyiBureauofAgriculturalandAnimalHusbandary,Zunyi,Guizhou563100,China; 2.GuizhouGeneralStationofCropTechnologyExtension,GuiyangGuizhou550001,China)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ridging manners on the yield and economic traits of early mature potato, the variety Fa-vorita was selected as test material, 4 ridging manners of potato intercropping with maize test was carried out in Zunyi coun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treatment was sow on the flat ground first and ridging after, which could increase the yield and the rate of medium and big potato tubers.

potato;Fa-vorita ; ridging manners; yield; economic traits

2016-06-22

周应友(1962-),男,高级农艺师, 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付梅(1987-),女,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种薯马铃薯性状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宝铎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9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真伪鉴别
定边马铃薯
脱毒马铃薯技术要领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繁育技术
陆地棉数量性状的多元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