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屋面雨水收集处理与回用探索研究

2016-09-23彭俊峰朱丽华

科技与创新 2016年16期
关键词:灌溉消毒

彭俊峰 朱丽华

摘 要:雨水在自然界水循环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雨水的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减少城市洪灾的有效途径之一。屋面雨水相对洁净,具有可生化性。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屋面雨水汇集于雨水收集池,再经过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可用于绿地灌溉和景观补水等,既高效利用并节约了有限的水资源,合理解决用水短缺与季节性雨水泛滥的矛盾,又减轻了排水设施的负荷。

关键词:屋面雨水;曝气生物滤池;消毒;灌溉

中图分类号:TV213.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6.077

由于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区域不透水面积逐年增加,导致雨水流失量增加,水循环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并引发一系列环境与生态问题。雨水作为一种低污染的水资源,其回收与利用日益成为城市开源节水的有效途径之一。雨水利用就是直接对天然降水进行收集、储存并加以利用,对屋面雨水进行收集、截污、生化处理、储存,而后用于绿地灌溉、冲厕及人工湿地或生态景观水系统补水等,可降低大量新鲜水的耗用。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具有以下特点:①减缓洪涝灾害。通过建立完整的雨水利用系统,可以有效调节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将雨水慢慢排出,保障土地免受洪涝灾害。②减少污染物排放。雨水冲刷屋顶、路面等硬质铺装后,其污染比较严重,通过坑塘、湿地等沉淀和净化,再排到雨水管网或河流,会起到拦截雨水径流和沉淀悬浮物的作用。③实现雨水资源化。一方面通过保护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增加坑塘湿地等下渗系统,保障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健康循环和交换,可以间接地补充城市水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净化之后的雨水,可以直接补充水资源,用于非饮用水。

雨水收集回用具有减轻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负荷,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效益。在建筑物较多的单位,屋顶有很大的集水面积,是雨水收集较好的场所。雨水收集和使用系统通常包括雨水汇集系统、生化净化装置、雨水储存装置、输水管系及配水装置等。

1 雨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以下以某学校为例,分析雨水收集回用的效果。淄博市某学校位于淄博市中心城区,总占地面积115 700 m2,其中,屋面面积20 500 m2,绿地面积20 800 m2。学校拟建校园雨水收集系统,进行雨水的综合利用。对可收集雨水量与绿化需水量综合测算如下。

1.1 屋面雨水设计流量

屋面雨水设计流量的表达式为:

取设计重现期为P=1年,设计降雨历时t=5 min,代入式(2),得i=1.77(mm/min)。那么,校区屋面雨水平均设计流量为Q=167?iA=167×0.9×1.77×2.05=545.36 L/s。

间歇降雨频次按18次/年计,则全年屋面雨水可收集流量约为1 7670 m3。

1.2 绿化需水量

校园绿地面积为20 800 m2,参考《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以绿地用水2.0 L/(m2·d),年灌溉天数200 d来计,可得绿化年需水量为8 320 m3。目前,该校主要采用自备水井地下水作为绿化用水,占全校年总用水量的1/5.拟建的校园屋面雨水系统所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灌溉草坪、绿地,完全可以满足校园绿化灌溉的用水需求。收集的雨水除少量蒸发、渗漏损耗外,剩余水量可用于校园景观水系统补水和冲厕用水,可节约大量新水取用量。

2 雨水水质与处理回用工艺

采用COD、BOD5、NH3-N、TP和pH等主要监测指标表征雨水水质。以该地8月份某日的降水为例,雨水主要水质指标如表1所示。

从表1中数据可以得知,与路面雨水相比,屋面雨水水质较好,B/C大于30%,具有可生化性。因此,屋面雨水处理方法可选择以曝气生物陶粒滤池为主体的处理工艺,经调节—生物滤池—消毒综合处理后,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要求,可回用于绿化、景观、冲厕、降尘、地面清洁等。图1为校园屋面雨水收集处理与回用系统。

经由屋面雨水系统收集的雨水先经过格栅去除漂浮物,进入雨水收集调节池,通过泵提升,入陶粒生物滤池,安装于池底部的射流曝气器通过混流剪切作用,由负压吸入的空气被剪切成大量微小气泡,给生物膜提供足够的溶解氧,满足微生物的生化需求。滤后水再经紫外消毒,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的要求后,可回用于绿地灌溉、景观补水、道路降尘、冲厕等。

3 结论

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采用低碳节水技术系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将雨水变为可利用的资源,使雨水得到再生和充分利用,是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收集与利用面积较大屋面的雨水,既能开源节流,缓解目前水资源的紧缺现状,又能减轻城市排水设施的负荷,改善生态环境。结合建筑结构特点,因地制宜地提出建设屋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采用调节—生物滤池—消毒联合工艺处理收集的屋面雨水,使之达到杂用水水质要求,可回用于绿化、景观、冲厕、降尘、地面清洁等用途,提高节水率和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创造较为显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彭俊峰(1976—),男,山东淄博人,淄博市大武水源管理处业务科科长。朱丽华(1962—),女,山东莱州人,经济员,淄博市大武水源管理处业务科副科长。

〔编辑:刘晓芳〕

猜你喜欢

灌溉消毒
Life in 2060
消毒,大头有话说
家庭消毒, 你真的做对了吗
对现代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及管理的分析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GB 50288—201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门把手消毒滑块
如何给餐具消毒
浅析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
笔握消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