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煤炭价格符合Hotelling规则吗?
——以山西省为例

2016-09-23闫晓霞张金锁邹绍辉

关键词:焦煤煤炭规则

闫晓霞,张金锁,邹绍辉

(1.西安科技大学 能源与经济管理研究中心,西安 710054;2.延安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

中国煤炭价格符合Hotelling规则吗?
——以山西省为例

闫晓霞1,张金锁2,邹绍辉1

(1.西安科技大学能源与经济管理研究中心,西安 710054;2.延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

在中国煤炭市场完全实行市场化机制的情况下,以山西省为例,检验煤炭价格是否符合Hotelling规则。运用可获得的2006年1月—2014年3月的山西同煤集团和山西焦煤集团的原煤制造成本和坑口价月度数据进行Hotelling检验,验证结果表明:山西同煤集团动力煤和山西焦煤集团焦煤Hotelling规则拟合度分别为40.0%和10.7%,二次型拟合度分别为76.0% 和69.1%,煤炭价格遵循的规律均出现倒“U形”的“虚高”特征,具体为2006—2011年煤价整体呈现递增态势,2012—2014年煤价整体呈现下降态势。分析倒“U形”特征的主要原因为:煤炭供需结构性矛盾、过度投资,宏观经济调整、石油价格的影响、国家推动节能减排政策等;进而提出政策调整建议。

Hotelling规则;煤炭价格;对策建议

煤炭是中国的重要能源资源。尽管消耗煤炭带来的大气环境污染严重,且近年来,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略有下降,但仍占全国能源生产总量的3/4、消费总量的2/3左右,主体能源的地位没有改变,同时,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也决定了在未来20年内煤炭的重要地位。然而,一系列的能源改革,能源结构的调整,对煤炭价格的冲击很大。2005年以来,煤炭价格波动图如图1所示。图1中包含了从2005年1月—2015年1月的所有数据,以秦皇岛港动力煤(发热量23 022焦耳)平仓价为例,煤炭价格整体趋势在图中的时期内是先增后减的。2005年1月—2008年1月,煤炭价格虽有起伏波动,但价格比较平稳,增幅不大,2008年期间煤炭价格大幅度增减,到2009年初又跌落回2008年初时较为平稳的价格。2009年1月—2011年10月之间,尽管中间出现不同程度的涨跌的波动,但是煤炭价格整体处于大幅度上涨的阶段,在2010年4月—2011年10月期间,上涨幅度稍微平稳。2011 年10月至今,煤炭价格快速下跌,到2013年6月,煤炭价格已经比2009年1月的价格还要低,煤炭价格跌跌不休,尽管由于季节的因素,煤炭价格会有波动,但是整体趋势还是下跌的状态。2014年中,山西产的秦皇岛港动力煤(热量23 022焦耳)平仓价已经跌至低于500元/吨,尽管由于冬季的到来煤炭价格稍有回升,但是2015年1月以来,处于冬季的煤炭价格还在下跌,据2015年2月5日的数据显示,煤炭价格已跌至低于500元/吨。

一、文献综述

煤炭属于可耗竭资源,然而,国外学者对煤炭价格的研究却鲜见,国际上多研究石油价格的变化趋势。例如:Jiménez-Rodríguez等(2005)[1]、Cunado 等 (2005)[2]研究了石油价格呈非线性特征,Hassan (2011)[3]认为,石油价格波动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和不对称特性;Bernan等(1985)[4]、Paddock等(1988)[5]、Casassus等(2005)[6]、Schwartz等(2009)[7]认为石油价格的变化是遵循布朗运动的;Merton(1976)[8]、Gronwald(2012)[9]、Lee等(2011)[10]、Larsson等(2011)[11]、Kisswani等(2013)[12]认为,石油价格的变化遵循跳扩散过程;Askari等 (2008)[13]、张金锁等(2015)[14]认为,石油价格的变化遵循跳扩散过程和几何布朗运动;此外,还有很多学者运用其他方法模拟石油价格的变化[15-17]。也有很多学者研究资源价格与Hotelling规则的关系,例如:Solow(1974)[18]29-45、Jamal等(1997)[19]187-190、Barnett等(1963)[20]、Sullivan等(2000)[21]1-9、Slade(1982)[22]122-137、Livernois(2013)[23]22-41等。国内学者对煤炭价格的研究较多。例如,杨彤等(2009)[24]研究煤炭价格的合理性,邹绍辉等(2010)[25]等人实证分析了中国煤炭价格的长期变动趋势,发现正常情况下,中国煤炭价格服从几何布朗运动,当有突发事件时,其服从跳跃-扩散过程。王晶等(2014)[26]、王喜莲(2008)[27]等也用不同方法研究了煤炭价格的变动趋势。另有学者袁桂秋(2009)[28]、王迪(2013)[29]等研究了煤炭价格的影响因素。很多学者研究各种矿产资源价格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但是研究中国煤炭价格是否遵循Hotelling规则的文献却没有。

二、Hotelling规则

Hotelling(1931)[30]137-175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The economics of exhaustible resources”确定了可耗竭资源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也产生了“Hotelling规则”:即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可耗竭资源的价格是呈指数增长的,当价格增长率等于贴现率时,可耗竭资源的开采路径为最优路径。

Hotelling假定完全竞争的市场下,边际开采成本与开采率无关,用变分法构建的可耗竭资源最优开采路径模型如下

单位产量的价格和边际开采成本的差应该遵循的规则为:pt-ct=λert。即净价格遵循Hotelling规则。Hotelling成本是假定开采成本与存量无关的,边际开采成本与开采率无关。只有在边际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才遵循Hotelling规则,即pt=ct+λert,单位资源的价值等于单位开采成本净收益,所有资源存量的价格按利率上涨。

Hotelling在用变分法构建可耗竭资源最优开采路径模型时,以资源的社会价值(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函数,而不是总效用,因为他认为目标函数测量的是与可耗竭资源总产量相关的矿藏的社会价值,而不是资源开采出来进行社会分配后为社会各界带来的效用和满意度。另一方面,Hotelling的模型的约束条件中仅考虑可耗竭资源的耗竭速度,即考虑影响可耗竭资源企业利润的因素仅为:价格、产量、储量和成本。

有很多文献研究资源价格的长期变动趋势,对Hotelling规则进行实证检验,有一些文献实证研究资源价格趋势证明价格是递增的趋势,有一些研究表明是递减的趋势,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是“U形”的趋势。Hotelling(1931)[30]143-145的研究表明,价格是递增的趋势,后来Solow(1974)[18]34-36和Jamal等(1997)[19]187-189等也支持了Hotelling的规则。Barnett等(1963)的实证表明矿物价格递减,他们是第一个方向的代表,他们利用年度资源行业价格数据考察资源价格变化趋势,研究发现铁、铜、银的价格随时间下降[31];Sullivan等(2000)[21]2-7也表明资源价格在20世纪是递减的。Slade(1982)[22]130-137和Pindyck(1978)[32]等的研究认为,矿产资源价格趋势是“U形”的;Slade(1982)[22]136指出,矿石资源价格在初始阶段是下降的,但是最终价格会增加,因为Hotelling规则中成本增加效应和价格增加效应决定了成本降低技术进步的效应。后来Livernois(2013)[23]31-38,Greiner等(2012)[33]证明可耗竭资源的价格呈现“U形”路径趋势。Livernois (2013)[23]31-38指出最重要的Hotelling规则的实证是:市场价格必须是实质上随时间递增的,成本随时间是不变的。他的实证表明:稀缺租可能是影响价格演变最不重要的因素。除了Hotelling规则,其他的决定因素,例如技术进步、市场结构等对价格的变化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他同时还指出“如果Hotelling规则只是众多供给方因素中影响价格的一个,所有的价格路径都是可能的”。很多学者研究各种矿产资源是否遵循Hotelling规则,那么中国的煤炭价格是否也遵循Hotelling规则呢?

三、Hotelling规则的实证

(一)指标的选取

中国煤炭价格一般有坑口价、车板价、到库价、库提价、平仓价等,因此对应的成本也有生产成本、短途运输费用、铁路运杂费、海运运杂费、煤炭销售企业收费等,而由于运输费用与运输路径的长短密切相关,故而,为了准确的分析中国煤炭净价格的路径,价格选取坑口价,成本选择生产成本来分析。含税的坑口价包括了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矿山转产发展基金提取、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基金和各种税费。崔巍、温晓龙(2013)[34]分析了中国煤炭生产成本的构成,包括:设备折旧、材料消耗、矿工工资和管理费用、资源税、营业税及各种附加费、行政收费、生产环节利润。其中行政收费包含了资源费、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可持续发展基金和煤矿转产发展基金。分析含税坑口价和生产成本的构成,可知选取含税坑口价减去生产成本来分析中国煤炭的净价格是最合适,也是最准确的。

煤炭生产成本数据我们选取中国最大产煤区山西五大集团公布的生产成本数据。为了寻求与煤炭生产成本数据相匹配的价格数据,我们选取五大集团中最大的同煤集团和焦煤集团为例来进行分析。大同煤矿集团是国内最大的优质动力煤供应基地,是供火力发电的主要煤种的产地。主要矿厂分布在大同、朔州、忻州三市,因此,选取大同市产的弱粘煤(灰分为10%~16%,挥发分为28%~32%,硫分为0.8%,发热量 25 115焦耳)坑口价(含税)作为与该集团煤炭生产成本相匹配的价格是合理的。山西焦煤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是高品质煤的代表,是大钢厂大高炉不可或缺的骨架炉料,主要矿厂分布在太原、晋中、临汾、运城、吕梁、长治、忻州等地,其中吕梁柳林是该集团主要产焦煤地之一,煤质也是山西焦煤集团的代表,因此,选取柳林地区4号焦煤(灰分为15%~18%,挥发分为19%~21%,硫分小于0.6%,粘结指数大于75)坑口价(含税)作为与该集团煤炭生产成本匹配的价格是合理的。总之,同煤集团的动力煤代表了中国主要煤种的煤价市场,焦煤集团的焦煤代表了中国其他煤种的煤价市场,两煤种的选择能较全面地反映中国的煤炭市场价格。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选取2006年1月—2014 年3月的月度数据,以及山西同煤集团的原煤制造成本和山西同煤集团大同产弱粘煤坑口价 (含税)(如图2所示),山西焦煤集团的原煤制造成本和山西焦煤集团吕梁产4号焦煤坑口价 (含税)(如图3所示)的数据进行分析。

(二)Hotelling规则验证

对pt-ct=λert两边分别取对数,可得:ln(pt-ct)=rt+lnλ,对同煤集团和焦煤集团2006—2014年的月度数据的ln(pt-ct)进行拟合,得出如表1、表2的结果。

表1 同煤集团数据拟合结果

表2 焦煤集团数据拟合结果

从表中看出,无论是动力煤还是焦煤,二次项表达式拟合优度是最高的,动力煤(如图4所示)二次式拟合优度为0.760,线性拟合优度为0.400;焦煤(如图5所示)二次式拟合优度为0.691,线性拟合优度为0.109。由此可知,中国动力煤市场在一定程度上遵循Hotelling规则,但动力煤和焦煤净价格的拟合显示他们更遵循倒“U形”的路径,也即从微观角度来看,中国的煤炭净价格是不符合Hotelling规则的,更符合倒“U形”的曲线。

(三)倒“U形”路径分析

倒“U形”的路径说明煤炭价格出现“虚高”的走势。由图形可知,2006年—2012年间,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出现了煤价虚高的情形,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由于国内供求关系的变化,投资过快,需求增长过快,供不应求,故而价格上涨。由图6可知,此期间,采煤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大于零的趋势,并且投资年增长率一直在20%左右。由图7可知,约在2006—2009年,煤炭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再加之“乍紧突松”煤炭价格政策,使得煤炭价格整体呈现出快速上涨的趋势。2009—2012年,煤炭消费量小于生产量,由图4、图5可知,煤炭价格相比而言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波动幅度明显趋于平稳;而此期间煤炭库存(如图8所示)大幅度增加,由2009年1月的1 539.40万吨增加到2012年1月的2 563.00万吨,可见在此期间煤炭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煤炭价格的看似相对平稳波动暗藏着暴风雨的来临,预示着以后煤炭价格的大幅度下跌。

其次,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暴涨,国际煤炭、油价暴涨。研究表明,煤炭价格和国际原油价格有很强的相关性,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会带来全球煤炭价格跟随性的波动,如图9、图10所示。

第三,煤炭成本刚性增加。2005年后,煤炭行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成本和价格的改革,例如矿业权价款、资源税改革等,吨煤成本增加大约70~90元左右,具体成本刚性增加情况如表3所示。

第四,政策推动也是煤炭价格快速增加的一方面原因。早在1994年,国家计委就煤炭价格有关问题发出通知:合同中尚未签订煤炭价格的,其价格由供需双方共同协商议定。但是电煤价格仍然实行政府指导价政策。到2002年开始取消电煤指导价政策,但仍保留了煤炭订货会,表明国家计划内的重点煤炭合同价格按计划价执行。直至2004年6月国务院规定电煤价格均由市场定价;还决定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煤炭价格市场化定价政策的实施使得煤炭价格暴涨。进入2008年,面对不断暴涨的煤炭价格,国家发改委先后发布了各种通知和公告①《关于提高电力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对全国发电用煤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公告》《关于进一步完善电煤价格临时干预措施的通知》《关于提高火力发电企业上网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不得不对煤炭价格进行干预以提高电力价格,限制煤炭价格。故而2008年后煤炭价格有所回落,且波动幅度平缓,但仍然处于高价格水平。

表3 煤炭成本增加项目及金额

2012年以来,煤价急速下跌,其原因主要为:

第一,经济增速变缓,煤炭需求增速下降。2012年消费量为35.3亿吨,增幅为2.83%,2013年消费量为36.1亿吨,增幅为2.37%,2014年消费量约为35.1亿吨,比2012年还要低,出现了近10年从未出现的负增长,为-2.77%。2006年以来,中国煤炭需求经历了加速到低速增长的增长波动过程。2006年的增长率为10.01% ,其后增速放缓,约在5%左右,2011年又反弹至9.84%,但相比 2003—2006年10%以上的大幅增长已是放缓;由于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到中高速增长阶段,加之节能减排的进一步深化,从2012年开始,煤炭需求大幅度下降并至负增长。

第二,产能集中释放。2008年以来,煤炭开采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处于逐年递增的状态,2012年有所回落,2013年同比增幅不大,2006—2011年间煤炭开采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32 642.35亿元,这期间的大量投资建设的煤炭产能过剩且在2012年及以后集中释放,再加之2012年以后尽管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回落,但投资额度依然很大。到目前为止,原煤新增产能达到26.4亿吨以上,并且有11亿吨多的在建煤矿项目,其中仅2006—2011年的新增产能便在18.4亿吨以上。尽管2012年以来,原煤开采新增产能在减少,但原煤开采仍处于新增状态。

第三,进口煤不断增加。国内煤质问题加上煤炭市场国际化,使得近年来一些主要产煤国,尤其是煤质优、价格低的一些产煤国煤炭出口量增加;另外,由于全球降低碳排放的诉求,很多国家对煤炭的消费进行了限制。因此,完全竞争的煤炭市场决定了中国优质煤进口量不断增加。

第四,市场化政策的促进。2012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 《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2〕57号),决定自2013年起,取消重点合同,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以取消重点电煤合同、实施电煤价格并轨为核心,逐步形成合理的电煤运行和调节机制,实现煤炭、电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能源需求。这一指导意见标志着实施了10年的电煤价格双轨制的彻底结束,煤炭市场将逐渐建成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机制。这就使得煤炭价格泡沫逐渐挤出,煤炭价格逐渐趋于正常。

总之,中国煤炭价格呈现倒“U形”趋势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为:国内供求关系的变化、国际市场的影响、政府政策的影响、煤炭企业自身的原因等。

四、对策建议

煤炭价格下跌致使国家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煤炭企业都必须重新审视未来煤炭工业发展趋势和煤炭市场形势,以下就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来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从宏观层面,首先,要逐步完善煤炭行业市场化机制。尽管煤炭市场已经全面实现市场化,然而还未达到完全竞争,中国的煤炭市场还略倾向于“一家独大,其余跟随”的局面。因而,国家还应继续推进煤炭行业市场化。其次,增强风险意识及敏锐度。中国目前处于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期,属于能源革命时期,然而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煤炭作为中国主要能源的地位难以改变。但是煤炭工业的发展却出现了新变化和新特征。故而,国家主管部门及地方各级政府必须有敏锐的风险意识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来调整政策机制和战略规划。此外,规范煤炭工业。煤炭企业对很多省市而言是推动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故而地方政府对煤炭企业存在“过渡”保护。因此,国家相应主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促使煤炭企业的存在和运营规范化。然而,鉴于当前形势,各级政府也应对煤炭企业适度保护,保证煤炭行业安全过渡到新时期。

从微观层面,首先,煤炭企业应因势转变观念。主动进行企业转型升级,不可存在依靠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救企业的心态。然而,在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却要谨慎从之,明确企业的主业仍是煤炭工业。其次,煤炭企业应在企业管理上求突破。长期的靠资源生存的煤炭企业在管理上存在很多弊端,管理水平低下,浪费严重。煤炭企业应在当前的形势下抓住机遇整改,通过管理方式的提升来增加效益、节约成本,这样煤炭企业还存在利润空间。此外,煤炭企业还应抓住当前“一路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好时机,促进国际合作、增加煤炭出口量,这样也可能盘活煤炭企业。最后,煤炭企业在目前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不可做出忽略本质安全、为降低成本盲目降低员工工资等行为,这样会使企业管理更加散乱,对此,煤炭企业应该继续加强本质安全,对员工可利用此时机加强培训,对于技术员工的工资更不可以盲目削减而使人才流失。

五、结论

本文在2004年中国实现煤电联动机制以来,中国煤炭市场完全实行市场化机制的情况下,以山西省为例,检验煤炭价格是否符合Hotelling规则。本文选取2006年1月—2014年3月山西同煤集团的原煤制造成本和大同产弱粘煤坑口价(含税),以及山西焦煤集团的原煤制造成本和吕梁产4号焦煤坑口价(含税)的月度数据进行Hotelling检验,验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动力煤还是焦煤,二次项表达式拟合优度是最高的,动力煤二次式拟合优度为0.760,线性拟合优度为0.400;焦煤二次式拟合优度为0.691,线性拟合优度为0.109。由此可知,中国动力煤市场在一定程度上遵循Hotelling规则,但动力煤和焦煤净价格的拟合显示它们更遵循倒“U形”的路径,煤炭价格出现“虚高”的情形,具体为2006—2011年煤价整体呈现递增态势,2012—2014年煤价整体呈现下降态势。

分析倒“U形”特征中煤价上升阶段的主要原因为:由于国内供求关系的变化,投资过快,需求增长过快,供不应求;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暴涨,国际煤炭、油价暴涨;煤炭成本刚性增加;政策推动等。煤价下降阶段的主要原因为:国家经济调速导致煤炭需求增速下降;“十二五”以来大量投资建设的煤炭产能集中释放;全球煤炭市场供给宽松推动中国煤炭进口量大幅度增加;市场化政策的促进等。进一步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国家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煤炭企业针对当前煤炭价格下跌的对策和建议。但是相信随着中国煤炭市场化机制的逐渐完善,未来煤炭价格会逐渐走向市场化定价,并趋于Hotelling规则。

[1]JIMENEZ-RODRIGUEZ R,SANCHEZ M.Oil price shocks and real GDP growth:empirical evidence for some OECD countries [J].Applied Economics,2005,37(2):201-228.

[2]CUNADO J,PEREZ DE GRACIA F.Oil prices,economic activity and inflation:evidence for some Asian countries[J].2005,45 (1):65-83.

[3]HASSAN S A.Modeling asymmetric volatility in oil prices[J].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Research,2011,27(3):212-231.

[4]BRENNAN M,SCHWARTS S.Evaluation natural investment[J].Journal of Business,1985,58(2):135-157.

[5]PADDOCK J L,SIEGEL D R,SMITH J L.Option valuation of claims on real assets the case of offshore petroleum lease[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8,103(3):479-508.

[6]CASSASSUS J,COLLIN-DUFRESNE P.Stochastic convenience yield implied from commodity futures and interest rates[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5,60(5):2283-2331.

[7]SCHWARTZ E S,TROLLE A.Unspanned stochastic volatility and the pricing of commodity derivatives[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9,22(2):4423-4461.

[8]MERTON R C.Option pricing when underlying stock returns are discontinuou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9):125-144.

[9]GRONWALD M.A characterization of oil price behavior-Evidence from jump models[J].Energy Economics,2012,34(3):1310-1317.

[10]LEE Y H,CHIOU J S.Oil sensitivity and its asymmetric impact on the stock market[J].Energy,2011,36(1):168-174.

[11]LARSSOM K,NOSSAN M.Jumps and stochastic volatility in oil prices:time series evidence[J].Energy Economics,2011,36 (3):504-514.

[12]KISSWANI M,NUSAIR A.Non-linearities in the dynamics of oil prices[J].Energy Economics,2013,36(3):341-353.

[13]ASKARI H,KRICHENE N.Oil price dynamics(2002—2006)[J].Energy Economics,2008,30(2):2134-2154.

[14]张金锁,金浩,邹绍辉.基于跳扩散模型的石油价格长期趋势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5,35(1):67-74.

[15]梁强,范英,魏一鸣.基于小波分析的石油价格长期趋势预测方法及其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13(1):30-36.

[16]何亚男,汪寿阳.世界经济与国际原油价格:基于Kilian经济指数的协整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31(2):221-228.

[17]焦建玲,张俊岭,魏一鸣.石油储量价值研究:基于供应链视角[J].管理科学学报,2011,14(2):53-59.

[18]SOLOW R M.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and exhaustible resources[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Symposium on the Economics of Exhaustible Resources,1974,41(2):29-45.

[19]JAMMAL A M M,GRAIN J L.The Hotelling valu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some further results[J].Resources Policy,1997,23 (4):187-190.

[20]BARNETT H J,MORSE C.Scarcity and growth:the 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 availability[M].Baltimore:Johns Hopkins Press,1963.

[21]SULLIVAN D E,SZNOPEK J L,WAGNER L A.20th century U.S.mineral prices decline in constant dollars[R].U.S.:U.S.Geological Survey,2000.

[22]SLADE M E.Trends in natural-resource commodity prices:an analysis of the time domai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82,9(2):122-137.

[23]LIVERNOIS J R.On the empi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hotelling rule[J].Review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2009,3 (1):22-41.

[24]杨彤,聂锐,刘玥.基于空间状态模型的煤炭价格合理性分析研究[J].管理世界,2009(10):178-179.

[25]邹绍辉,张金锁.中国煤炭价格变动模型实证研究[J].煤炭学报,2010,35(3):525-528.

[26]王晶,李增光.基于GA的GMDH选择性集成及在煤炭价格系统模型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34(5):1243-1248.

[27]王喜莲.陕西省煤炭价格的模拟与预测研究[J].管理学报,2008,5(5):682-684,702.

[28]袁桂秋,张玲丹.我国煤炭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J].价格月刊,2009,2(381):45-47.

[29]王迪,张言方,殷琴,聂锐.中国煤价波动成因及其价格发现能力研究[J].资源科学,2013,35(8):1643-1650.

[30]HOTELLING H.The economics of exhaustible resourc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31,39(2):137-175.

[31]NYAMBUU U,PALOKANGAS T,SEMMLE W.Sustainable growth:modelling,issues and policies[R].Austria: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2014.

[32]PINDYCK R S.The optimal exploitation and production of nonrenewable resourc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8,86(5):841-861.

[33]GREINER A,SEMMLER W,METTE T.An economic model of oil exploration and extraction[J].Computational Economics,2012,40 (4):387-399.

[34]崔巍,温晓龙.煤炭价格构成、影响因素及波动规律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11,31(3):90-92.

[责任编辑:孟青]

Is Chinese Coal Prices in Line with Hotelling Rules?—A Case Study in Shaanxi Province

YAN Xiaoxia1,ZHANG Jinsuo2,ZOU Shaohui1
(1.Energy Economy and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er,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54,China;2.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Yan’an University,Yan’an Shanxi 716000,China)

Following the fully market-oriented mechanisms in the Chinese coal market,we studied whether the coal price was in line with Hotelling rule in the case of Shanxi Province.We tested the Hotelling rule based upon the available monthly data of coal production costs and pithead price from January 2006—March 2014 in Shanxi Datong Coal Mine Group and Shanxi Coking Coal Group.The result shows that:the fitness of the Hotelling on the thermal coal of Shanxi Datong Coal Mine Group and coking coal of Shanxi Coking Coal Group is 40.0%and 10.7%respectively,the fitness of quadratic is 76.0%and 69.1%.Coal price appears to follow the inverted“U”shaped with“inflated”value.From 200 to 2011 the coal price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while from 2012 to 2014 the coal price shows a decreasing trend.The reasons why it appears“U”shaped include: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coal,over investment,macroeconomic adjustment,the effect of oil price,national policies to promot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so on.Finally,policy adjustment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Hotelling rule;coal price;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062;F224

A

1009-3370(2016)03-0044-08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306

2015-10-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73206,71273207);陕西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12JZ018);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5KRM112);西安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2014SY03)

闫晓霞(1982—),女,讲师,博士研究生,E-mail:tanzi.yan@126.com;张金锁(1962—),男,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讯作者,E-mail:mark56zhang@126.com

猜你喜欢

焦煤煤炭规则
山西焦煤集团线上支付结算系统款项支付破百亿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半焦煤的燃烧及综合利用研究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八钢焦炉配加疆内低品质焦煤炼焦的试验研究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绿色完全开采不再是梦
奥斯卡的规则变了!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