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法战争清政府“乘胜而收”政策探源

2016-09-22孔智恒

人间 2016年6期

孔智恒

摘要:19世纪80 年代发生的中法战争, 以中国军事上的胜利和外交上的失败而告终。中法战争离奇的结局使人迷惑不解。战争的前景、停战前双方态势、清廷财政对于 “乘胜而收”策略有重要的影响。清廷虽然在战争后期在陆战取得一定优势但依然与法国停战进议和。由于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上明显的差距与国际局势的变迁,清政府選择务实的“乘胜而收”策略,结束中法战争。

关键词:中法战争;镇南关大捷;乘胜而收

中图分类号:I20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82-02

一、实施“乘胜而收”政策的背景

1885年3月23日法军第2旅900余人从谅山出发,攻入镇南关,遭到清军及黑旗军43,000人的伏击;冯子材指挥清军将法军逼下长城以及赶入伏击圈。3月24日,法军分三路发起冲击,冯子材亲自率兵投入肉搏战。经历两天激战后,法军共伤亡93人而后战线崩溃,清军乘胜追击。3月26日攻克文渊城,3月28日攻克驱驴(KyLua)。在战斗中法军指挥官尼格里中弹,继任的赫本哲(Herbinger)惊慌失措,于3月29日放弃本来可供防守的谅山。1885年3月30日,赫本哲放弃谅山的消息传到法国,法国议会以306对149票否决“军费追加案有先议权”议案,总理茹费理旋引咎辞职。然而茹刚一辞职法国议会就同意“应先前要求”给越南法军垫付五千万法郎“人们认为是法国战争计划的象征”。

同时法国舆论认为“总理衙门的谈判是拖延时间”[1]可见法国仍战意高昂。3月31日清军攻克屯梅、观音桥,4月2日攻克谷松。当冯子材集结四万军力准备进攻河内之际,清廷于4月4日和法方协议停战。由于战场态势有利于清廷,使清廷具备施行“乘胜而收”的现实基础,因此中法双方于1885年6月9日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中法战争正式结束。

二、实施“乘胜而收”政策的原因

第一、清政府国力有限。从清朝封建统治者的反侵略斗争方面看,在中法战争之前的40多年里清朝政府已经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这两次对外战争都以惨败告终并签订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另外,为时20余年的太平天国、捻军及西南、西北少数民族的反清斗争,更使清朝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危难局势之中。在连绵不断地战争中清朝的国力受到极大的损耗。虽然,18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对于增强中国国力以及军事实力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试图在一场与老牌资本主义列强——法国的海陆全面战争中取胜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二,越南阮氏王朝的投降附敌。中法战争由法越冲突逐步加剧激化而来,以法国对越南的吞并为先导,是法国不断对越南进行蚕食并威胁到中国边疆安全的必然结果。清朝和越南阮氏王朝都是法国侵略的对象,客观上形成联合抗击法军入侵的局面。在传统的道义以及在国家战略层面,中国有援越抗法的责任。可是中国本身已面对列强欺凌掠夺已经是自身难保,而越南阮氏王朝不明大势,首鼠两端,开门揖盗,认贼作父的行为,助长了法国侵略者的骄横气焰和侵略攻势,给中国的援越抗法制造了许多实际上的困难。

第三、对外交涉的投降主义倾向清朝政府误国害民的实质中法战争的失败,在清朝政府方面,“不特示弱各国,且以见吾外交之绝无能力”5[2],进一步暴露出它的腐败和虚弱,反过来则进一步助长了正迅速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世界列强侵略中国的狂妄野心。尤其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所经受的打击更为沉重,暴露出了它的虚弱,使它在对外关系上得出了一条错误的经验,即对外国列强的要求,与其失败而丧失更多,不如早作妥协为好。

三、对战争前景的分析

(一)国家财政

在战争期间,仅维持军队一项就对国家财政产生巨大的压力。中法战争时期,据刘子明在《中法战争始末》中所载:中国出师援越的军队为78营27200余人。在东南沿海的战场上,1884年马江战役爆发前,清廷对福建海防进行了作战准备,共部署25营约计一万人。在台湾,刘铭传率领16500名士兵进行防守。同时,清廷初建的海军也不同程度的投入了战争,加之其后添加的营勇,为数更多。据岑毓英讲,出师援越的一支部队:“以三百七十五人为一营所支口粮减成开支,每名每月连米合银二两数钱,……今以一万人照旧编成小营将合二十七营,其口粮照旧张撙节支放,连锅帐器械每月不过需银五万余千两。”[3]海军所需饷银则为更多。仅军队饷银一项,就对财政产生巨大的压力。

在1881年,据《清史稿》记载:“通计实入共收银八千二百三十四万九千一百九十八两”,“通计实出共支银七千八百十七万一千四百五十一两”[4],收支总数出入相抵,略有盈余。仅广东省在战争期间及战后的三年内设防、援台助桂及造船修炮台等开支共用银两千五百万两,推及全国则财政支付更多。清朝财政方面,四川总督丁宝祯在1884年就拿不出供鲍军的十万两银,说“鲍超军需甚重,措办为难”。

(二)清军武备和战斗力

在镇南关大捷后清军在中越边境的持续作战能力有限。冯子材所辖军队多系临时招募未受训的军队。这些的部队凭借一腔热血取得镇南关大捷,但要打赢之后的持久战以及获取最终的胜利,仅凭这些部队是不够的。与此同时,已经与法国作战多年的中越边境抗法主力黑旗军的情形更加恶劣。据岑毓英报告说:“刘永福自左域部队退扎连山,军心瓦解,陆续逃遁,所存不满五百余名,其部将黄守忠之营勇,又已全行溃散。迄今将及一日,多方召集不足千人,战守两难,进退失据。”[5]军机处于四月十日电旨亦称:“现在桂甫复谅,法即据澎,冯王若不乘胜即收,不惟全局败坏,且孤军深入,战事益无把握;纵有再进步,越地终非我有;而全台隶我版图,援断饷绝,一失难复,彼时和战两难,更将何以为计。”[6]

在镇南关之役后清军已经精疲力尽,刘永福部“所存不足五百名……多方招集不足千人,战守两难,进退失据。”[7]而海战失败后清政府清楚已无法阻止法国军舰北上大沽口,同时朝鲜又发生甲申政变,张之洞五营兵勇和物资因此不能支援台湾。于是在1885年初出现了日本和法国结盟攻击清国的危险“而正是由于4月和法国议和,才消除了这种危险”而且越南国王与1884年签订顺化条约已经承认法国为其保护国,使得清方不可能对越南投入过大的热情“纵再有进步,越地终非我有,而全台隶我版图,援断饷绝,一失难复,彼时和战两难,更将何以为计?”

(三)镇南关后战争形势

镇南关、谅山大捷,只是扭转了清军的战场颓势,并不等于彻底打垮了侵越法军,更不能由此推論在后续的战斗清军会每战必胜。试看在此之前的船头、郎甲之战(光绪十年八月),广西巡抚潘鼎新所率的东线桂军虽在船头一战中重创法军,但郎甲之战以伤亡700比100的代价,仍无法取胜而被法军击败,导致船头清军弃城而走,东线桂军失去船头、郎甲战略要点后,清军原定规复北宁、河内的反击计划受挫。云贵总督岑毓英率领的西线滇军,为了夺回战略要地宣光,进行了长达73天的战斗,伤亡近4000人而未能得手。以后东线桂军又丢失谅山,潘鼎新保命逃生,被清廷革职拿问。如果不是老将冯子材所部粤军力挽狂澜,取得镇南关—谅山大捷,清军的战场颓势将难以扭转。

其他的各路清军的战斗力以及战斗意志实际上都并不强,仅依靠冯子材一军难以实现规复北宁、夺取河内、克服失地的战略计划。清军在越南战场作战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不能东西两线协同配合,郎甲之战即是典型。这种各自为战的状况,除了越南地形复杂的客观因素外,与清军将师各有派系乃至贪生怕死的素质有极大的关系。仅仅依靠冯子材一支清军无法在镇南关—谅山大捷后遂行击溃法军,收复失地的战略任务。

海防形势更加严峻。台湾方面,刘铭传虽然取得沪尾大捷,但基隆仍在敌手,清军无力夺回。法军远东舰队在孤拔指挥下,从1884年10月20日起,对台湾实行封锁,并于十一年二月攻占澎湖;东南沿海方面,法军在镇海失利后,并未停止对长江口、甬江口的巡逻游弋,企图切断中国南粮北运航道。由于福建水师已全军覆灭,北洋水师尚未成军,对法国侵略军的舰队在东海横行及其封锁无能为力。综上所述,批评清军在中法战争中乘胜即收,导致中国不败而败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中法双方综合国力和清军战斗力的客观实际。

参考文献:

[1]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主编.清国海关与中法战争[M]北京:中华书局, 1983:95

[2]中国史学会主编.中法战争第3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81

[3]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三十八辑[M]北京:文海出版社,1973:254

[4]赵尔巽等撰.《清史稿》食货六[M]北京:中华书局,1976:421-422

[5]赵尔巽等撰.《清史稿》食货六[M]北京:中华书局,1976:422-423

[6]《清实录》第五八册 德宗景皇帝实录(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7

[7]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主编.清国海关与中法战争[M]北京;中华书局, 198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