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高中化学课堂的求精之道
2016-09-22鄢桂珍
鄢桂珍
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堂堂出彩、课课精品。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并引起了新一轮的课堂教学变革。教师要想让课堂赢得满堂彩,让学生由衷地喜欢,就要做到历“精”考验,精益求精。
一、容止风貌务精神
教师的仪容举止和精神风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随着教师待遇水平的提高,许多教师对自身仪容仪表很重视,花在打扮上的时间多了起来,但过分重视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如天天穿不同款式的新衣服,像模特儿走台步,香水味极浓,耳环、戒指、项链齐全,等等。这些仪容举止引起了学生的反感。可想而知,学生会因反感教师而讨厌化学课。因此,教师的仪容举止朴素大方即可,不仅要追求外在美,更要追求内在美。
教师的精神状态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教师的精神状态会不自觉地传染到学生身上。教师如果激情四射、铿锵有力,学生上课也会很兴奋;教师精神颓废、无精打采,学生也会兴味索然、了无兴趣,教学效果当然不好。因此,教师进入课堂前,一定要做到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即使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也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要把悲观消极的情绪或者情感带到课堂中,影响学生的学习实效。
二、专业知识求精通
现如今的高中化学课程尤其要求教师专业知识必须广博和精通。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学科,中学化学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应达到以下三个不同层面:首先要对学科知识的完整体系有比较清楚的理解,能够正确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每个概念和原理;其次要了解和掌握与学科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和材料,加深对本学科教育教学的理解;最后要了解本学科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知识及发展趋势,以便教师开展更有效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因此,备课除了充分外,教师日常的生活知识,特别是与教材相关的专业知识也要加强。追求专业知识的精通和广博,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和充电,博览群书,多了解生活知识。如讲授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分子间作用力》之前,通过网络和大学专业书查阅了氢键的知识,这样对氢键了解很深刻,课堂引导学生时才能更有条理,也更准确。同时我查阅了生物中蛋白质、DNA与氢键有关联的知识,这样在课堂通过解释“昆虫能在水上行走”和“DNA碱基互补配对规律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原因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帮学生解决了因生物课堂未涉及此方面的知识而引起的困惑,而且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
三、语言表达必精炼
在进行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普遍认为化学课的教材内容容量大,课时紧张,二者的矛盾相当突出。要解决这个矛盾,除了处理好教材、备好课及做好各个相关环节之外,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还要做到精炼。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遇到一件自己熟知的事情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甚至词不达意。还有一些教师教学思路不清晰,思维混乱,啰唆了一大堆内容,学生也不知所云。茅盾说:“与其啰唆而长,毋宁精炼而短。”古人曾告诉我们:“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都说明教学语言精炼的重要性。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不管你准备了多好的教具,采用了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果语言混乱无序,就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高中化学教师在讲课中语言要准确和清晰,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特别是理论性较强的知识需要精炼的语言表达教师的授课思维,正所谓:简约而不简单。如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中讲述“弱电解质的浓度越大,它的电离程度越小;弱电解质的浓度越小,它的电离程度越大”时就可精炼为“越稀越电离”5个字。
四、资源选择要精当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资源不会自动进入教学领域,需要能动地去寻找、认识、选择和运用。”因此教师如何寻找、认识、选择和运用课程资源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我认为新课程中对纷繁复杂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的选择尤其要做到“精当”二字。首先资源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我听过一节《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的公开课,该教师选择的资源可以说是很“丰富”,既有教材资源和探究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又有教师提供的视频资源、文字资源、图像资源等,但是其中很多资源只要利用现场学生探究实验就可以涉及多处的知识点,实现多个教学目标。最后由于该课资源的选择繁杂,授课没有完成任务。故泛滥的资源会造成学生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再次,资源的选择一定要注意恰当。在筛选教学资源的过程中,选得不当,不仅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有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如一位老师讲授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的常见堆积方式时,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金属原子堆积的过程,可惜的是该动画并不能清晰呈现给学生对应的晶胞,反而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但是如果用的是学生自制的乒乓球模型这种实物资源,那么学生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晶胞就有深刻的理解。因此资源的选择要注意时效性和针对性,切不可胡乱运用。
五、问题设计须精巧
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策略之一。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活动,激起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取知识和生活体验。在化学课教学的问题设计中,教师设计要朝着问题精巧的方向进行。问题的设计要明确且具体,富有启发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有思路可循,特别是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问题必须有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价值,简单的“是不是”提问尤其是一种无效的问题。
其次,提问设计要“巧”。在化学教学的问题设计中,教师对题型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从纵向看,需要考虑因课堂教学流程的各个时机;从横向看,则必须按照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所区别。这就要求我们匠心独运,在“巧”字上下功夫。可以采用多种提问方式,有投石激浪式、追踪探因式、选择比较式等,如讲授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分子间作用力》中氢键有方向性时我采用了追踪探因式提问方式,先问“为什么冰川浮在水面上”,接着问“为什么冰的密度比水小”,又接着问“为什么水变成冰时体积膨胀”,再接着问:“固体冰中,为什么水分子大范围地以氢键互相连接后体积就膨胀了呢?”最后引导学生从氢键具有方向性解释。
六、生成处理显精慧
课堂预设与生成是教学中的两个方面。在传统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课堂的生成。我们一向希望学生按照我们撰写的教案或者预设的结果做出回答,一旦学生的答案稍有偏离,就会努力引导学生说出预定的答案为止。如此的课堂成了“教案剧”表演的舞台。在这样的教学中,课堂上很少会有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智慧火花的闪耀,学生往往缺少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因为答案是统一的,学习是枯燥的,课堂是沉闷的。其实,在教师的教学中常常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生成,有很多生成只需要老师加以点拨或引导、改造,就会令课堂更出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老师用精慧的眼光发现和处理生成中的问题。例如,讲授化学必修1《硫酸的制备和性质》中,在检验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产物及仪器的连接时,学生突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浓硫酸中本来就有2%的水,实验检验的水一定就是反应中生成的水吗?”这是一个很好的生成性资源。对这位学生的问题加以肯定,然后启发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证明反应中确实有水生成(不是原浓硫酸中的水),思考能否用原装置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课堂气氛活跃,富有启智性,师生间能够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不仅让学生的个体资源和集体资源得到充分展示,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并激发其思维活力,从而激发出他们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七、板书设计讲精心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甚至蕴含着教学的艺术和智慧。板书设计对本课知识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通过板书设计,学生对知识点做到了如指掌,并且把问题简明扼要地揭示出来,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做到了然于胸,并理清教材的重、难点。板书设计还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双边活动,可增强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能力,增进教师讲授的主动性。这样,可使学生在活动中更容易地获得准确知识,也可使教师在活动中较快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此外,教师的板书如果书写工整漂亮,对学生的书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更是一种美的享受。因此,精心设计板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化学教师可以通过观点式板书、设问式板书、线索式板书、图解式板书等形式实现教与学的整合。值得一提的是,即使现在多媒体技术进入日常课堂教学中,板书的作用也是不能代替的。
八、课堂小结道精华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节,教师经常很重视课堂导入,而忽视课堂小结。优秀教师很重视课堂小结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化学课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小结中善于用简洁的语言将要学习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归纳,突出精华之处,既能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知识点,又能大大加强学生记忆,并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思维链条清晰明了,进而增强学习效果。因此好的课堂小结,不仅可对该节课起到加深巩固的作用,还可以收到画龙点睛、启迪灵感、唤起思维等教学效果。例如,我在讲授完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后就采用了“生死环”(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这三个字进行总结,学生不仅记住了还原剂的判断方法,而且理解了还原剂的定义,还从相反方向记住和理解了氧化剂的定义与判断方法,最终理清了思路,掌握了知识,学习效果非常不错。
参考文献:
[1]常雪松,王屹.多元智能理论对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5.
[2]巢华忠.课堂因生成而美丽——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捕捉.高中数理化:高三版,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