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3+3”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16-09-22冯大伟吴畏
冯大伟+吴畏
摘 要: 中高职“3+3”分段衔接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一种新兴的培养模式。目前我校主要采用对口单招形式和中职院校对接。在学生进入高职以后,原有课程体系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类型学生学习特点,课程建设必然要跟着改变,否则不能适应学生新的需求,作者结合自己讲授的就业指导课程,对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从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一些观点。
关键词: “3+3”分段衔接 “3+3”类型学生 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对接体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落实文件精神,江苏省出台了《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方案》和《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我校响应省政府号召,从2015年开始拿出部分招生计划,实行中职高职“3+3”分段衔接培养,对接一年多来,笔者在上课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感觉到了一丝困惑,通过调查分析不断想办法解决问题。通过调查发现,中职学生的特点和高中毕业学生不太一样,无论是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能力还是上课过程中的理解接受能力,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都有些许的差异,导致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要适当改变才能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特点。
一、我校“3+3”分段衔接培养就业指导课程现状
目前各个学校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或多或少发现了一些问题,努力对存在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的重中之重是课程衔接问题。针对就业指导课程来说,目前主要发现的问题是,本校普通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还在探索过程中,整个课程体系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备课小组,没有专业的师资力量,忽视就业指导课程,采用任务摊派方式分配到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组织课程。更加不会有人关注“3+3”类型的学生,为了这一类型的学生单独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重新安排教学内容,甚至结合学生特点编制专门的教材。对全校就业指导课程尤其是在“3+3”分段衔接培养之后,更加应该针对各类生源的素质差异,重新制定课程标准,对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给出对策,统一制订新的课程计划,调整课程内容,重新建构课程体系,编写新的适合学生的教材。
二、“3+3”分段衔接培养就业指导课程设计思路
1.构建“3+3”分段衔接培养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根据“3+3”分段衔接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明确培养对象从中专到高职院校过程中就业能力培养的过程,在就业指导课程上面明确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避免课程重复和不衔接。根据对就业能力的概念与构成要素的剖析,从课程角度对培养对象提出了具体的分段要求,设置合理的课时数,安排符合实际需要的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改革,同时将就业能力要素融入各个专业设置中。
2.实施“3+3”分段衔接培养就业指导课程计划
中高职“3+3”分段衔接培养模式,是一种新兴的培养模式,教学方面涉及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两个教学单位,双方要就某一专业、某一门课程的开设、讲授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严格执行既定的教学计划。要将中专三年的就业指导课程和高职三年的就业指导课程进行合理的衔接和安排,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明确“3+3”分段衔接培养就业指导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对不同的课程设计观、不同的课程结构观的反映,指的是各门学科中特定的原理、事实、观点、问题和处理方式,课程内容之间相互分工与配合构成了不同的课程体系。中高职“3+3”分段衔接培养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要根据学生学习、成长的特点明确安排到中职或高职的某一个学期。
三、中高职“3+3”分段衔接培养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探索
中职入学时针对中高职共六年学习生活,由专门老师开设课程指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业生涯规划书。进入高职时对他的学业规划进行检查、反馈、调整,进行更详细的高职三年的学业生涯规划。根据人的成长规律和就业能力发展特点,以及学生终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我们将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计划、内容和框架做如下安排:
1.职业准备阶段
主要进行职业入门教育,也就是职业生涯方向明确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进行详细的专业教育,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将来可能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向,明确不同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向接触的具体工作内容,了解职业轮廓,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主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制作,自行自我分析、自我探索、职业分析、环境探索、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2.职业素养提升阶段
主要是职业关联性与职业功能性教育。这一阶段主要是一方面让学生明确专业面向的与工作系统相关的一些综合性关联任务,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习与自己所选方向相对应的工作任务。同时在就业指导通识教育方面,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教育,如人际关系处理与沟通技巧、演讲能力、情绪控制与压力应对、时间管理等。
3.职业起航阶段
主要是系统化的专业教育。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与工作实践的联系,并发展组织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迁移能力。在就业指导通识教育上,主要进行简历制作、就业政策解读、面试礼仪、面试技巧、模拟面试、创业教育等方面的教育。
四、中高职“3+3”分段衔接培养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形式
在创业意识教育课程讲授中,笔者接触到了参与式培训方式并掌握了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使用过,对“3+3”类型的学生尤为适用。这里笔者想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单独提出并使用这种教学方式。
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它的目的是让所有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这与笔者在学生管理中研究的“全动力班级建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通过课下充分准备,花费大量时间准备各种直观形象的教具,采用小组讨论、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手段,把填鸭式教学变为引导式教学,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学习者深刻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中高职“3+3”分段衔接培养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这件事情做好,就要做好大量基础性工作。作为最基本的单元,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要素,要培养符合社会规范具备一流能力的职业人,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能力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职业教育如果想实现“人格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这一目标,就不仅要建设好就业指导课程,更要将就业能力培养融入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中,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燕.中高职“3+3”分段课程衔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03:28-40.
[2]段标.“3+3”中高职分段培养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6):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