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环境与材料,让美术区域绽放精彩
2016-09-22孙惠
孙惠
摘 要: 美术区域环境是幼儿每天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性、个性发展时刻都受到它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美术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不容忽视。本文以美术区域为例,根据《指南》中的教育理念,探讨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如何把活动室的美术区域环境创设得更符合幼儿的兴趣、发展需求,以促使幼儿与环境材料互动,为幼儿主动学习、探索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 美术区域 环境 材料
《指南》中指出:环境应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注意体现教育的进程及幼儿发展状况。环境既是幼儿教学的重要资源,以丰富且富有美感的环境给予幼儿启发与支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欲望,又是幼儿赖以生存的基础,从对环境的视觉感官、思维刺激及隐形对话互动中获得满足与发展。美术区域作为幼儿园必不可少的区角活动之一,应把环境创设放在首位。从生理心理特点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不会仅按眼睛算表达看到的形状、色彩、结构认识物象,而是用心灵感知、想象,按自己独特的把握和理解表现物象。由此可见,教师作为教学的支持者,应为幼儿创造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物质环境,把美术区域设置成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小天地,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认识,使其在手眼脑的协调运动中获取自己的成就与自信,在探究和创作中,尽情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在自己的作品中体验美的享受,体会成功的乐趣。
一、材料的多样性与幼儿的创造性
《指南》艺术领域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培养幼儿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及审美感受能力。幼儿天生是好奇的,对周围的事物和活动有着广泛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参与任何活动的首要前提,为了让幼儿保持长久而浓厚的兴趣,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我们积极采用了绘画、剪贴、泥塑、工艺等多种美术活动,让孩子尽情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体验,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美术鉴赏力。
如:在美术区域活动《多变的石头》中,我们要求幼儿自主创作,让你的小石头变得更有趣。给孩子提供了各种不同大小、形状的小石头、勾线笔、油画棒、颜料、胶水、硬纸板、牛奶盒、卡纸等材料,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创作,有的孩子利用颜料在石头上画上小熊猫、小鱼等,可爱的小动物让石头也变得有灵性;有的孩子用胶水把几块石头粘在一起变成房子,再利用硬纸板装饰屋,画上窗户和门,一座梦幻的石头城堡就呈现出来;有的孩子利用油画棒,在每块石头上画上图画,自己再创编石头上的故事,儿童的石头记就这样完美表达……在幼儿与材料的作用中,幼儿们新奇的构思与大胆的表现使画面活泼而富有生气,不仅画得形态各异,表情、动作也都非常生动、有趣,从而提高了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创作兴趣。
二、环境的灵动性与幼儿的主动性
《指南》的教育建议中提出: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我们在开展美术活动以前,不是盲目地自己创设各种空间环境,而是通过观察询问,提供情境或材料等手段,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例如:在开展的主题“毛线变变变”中,我们给孩子提供了各种颜色的毛线、树枝、纸圈、牛奶盒、筒管、钩针、编织的针等材料,让孩子和家长一起讨论、设计装饰教室环境,孩子们喜欢蜘蛛网,于是和妈妈一起用树枝和毛线缠绕在一起,配合不同颜色的线,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蜘蛛网就装饰好了,孩子们再画上可爱的小蜘蛛爬在“蜘蛛网”上,活灵活现的蜘蛛网悬挂在教室中,贴在窗户上,美丽的蜘蛛网让教室变得生态环保;在玻璃墙上,孩子们用毛线绕在纸圈上,好吃的“甜甜圈”就出炉了,让孩子们画上可爱的灶具、生动的人物等布置装饰,墙上就呈现出不同的生活场景,有的在吃“甜甜圈”、有的在做“甜甜圈”、有的在一起装饰“甜甜圈”,逼真的画面让教室变得温馨甜蜜;除了吊饰和墙饰外,在幼儿的作品区,还摆放着幼儿用筒管和毛线绕的花瓶,毛线装饰的相框、毛线勾画的图片,还有妈妈们用钩针钩的小花、衣服等。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装饰环境,不仅提供的环境让孩子有参与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更培养了亲子感情。几次美术区域活动下来,教室上已经是一个毛线的多彩世界了。
三、游戏开放性,幼儿发展性
《指南》作为“路线图”指出:艺术教育的关键点在于教师“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幼儿“感受和发现美、表现和创造美”。因此,我们在活动中除了营造宽松的环境外,还要为幼儿创设能大胆无拘无束地表现自我的环境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由于幼儿还处于他律阶段,他们很在乎老师的态度,因此,在美术区域活动中,老师应以稳定、鼓励和欣赏的方法激励幼儿的创造行为,使幼儿敢于创造。
如:在美术区域活动“有趣的纸杯”中,考虑到幼儿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为他们提供的材料十分丰富,有水粉颜料、水彩笔、油画棒、回形针、牙签、牛奶盒、纸杯、即时贴、各种颜料的纸等,允许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表现方法。孩子们利用纸杯大胆创作,纸杯属于一种低结构的材料,为幼儿提供了多种创作和想象的空间,比如:做纸杯花、做电话筒、做花瓶、创作绘画、做玩偶,等等。但是幼儿由于能力差异,在创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老师这时是该伸出援手还是该放手呢?这就需要我们提供完全自由、开放的区域环境,让幼儿敢说、敢做、敢创造。在教师创设的自主环境中,幼儿探索、想象的需要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满足。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美术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仅是幼儿园环境的一个部分。我们要从幼儿生活切身的活动室环境创设做起,尊重幼儿,把幼儿的主体性放在首位,从幼儿的认知发展和年龄特征出发,充分发挥教师和孩子的智慧,共同创造和教育目标相呼应的环境,支持、引导孩子和环境之间的互动,使教育课程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在实践中我们还要学会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方法策略,使孩子获得更多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冯晓霞.活动区的创设、利用与活动指导.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