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2016-09-22徐学娟
徐学娟
摘 要:语文教材是充满情感的,语文教学要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从把握情感脉络入手,分清人物的情感块面,在品味情感亮点中,获得文本情感的滋养。
关键词:语文;情感脉络;情感块面;情感亮点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3-0091-01
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很多充满感情色彩的课文,这类课文包含着丰富的情感,读来让人备受感染。如何依据这类课文的文体特点,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利用情感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熏陶?下面结合具体的课例,进行简要探讨。
一、把握文本的情感脉络
情感类课文是通过叙事的形式把作者的感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人物的情感随着事情的发展而产生变化。这种情感的变化,有时是显性的,学生通过读文一下子就能发现。有时又是隐性的,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在品读中进行感受。不管是怎样的表现形式,都需要学生通过阅读追踪人物情感的变化,理出文章的情感脉络,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比如《爱如茉莉》一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是隐秘的,不容易察觉。教学中,除了要抓人物的细节描写,也不能忽略作者情感的变化。顺着作者的情感轨迹,就能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找到阅读课文的适切的入口。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自己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在文章开始时,作者对妈妈说的“爱如茉莉”是不置可否的,但随着事情的发展,作者的认识产生了变化,“不禁怔住了”写出了作者看到的场景令她惊讶,意想不到。最后,作者连续用了两句“爱如茉莉”作为文章结尾,咏叹之意味很明显,作者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了升华。作者的这种情感变化没有明显的形式,是需要学生去用心体会的。最后,让学生带着“为什么作者的感情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的疑问,再次走进课文。这样,教学的线索及学生的学习思路就很清晰了。再如《黄河的主人》一文,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感受,贯穿于整个文章。这样的情感线索,被很多教师忽视了。于是,在教学中人为地把课文分解成几个相割裂的内容块,然后一块块地引导学生去理解,以致把课文弄得很零散。文中,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变化融入了整个过程,作者的情感是变化着的。如果教学中引导学生理出这样的线索,然后顺着这条线去阅读感悟,教学就不会琐碎而混乱了。
二、分清楚文本的情感块面
有的情感类课文中有多个人物,不同人物的情感都在变化着,并交织在一起。正是因为这些错综复杂的情感,才让课文充满了感染力。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清楚每个人物的情感块面,从而利于学生对人物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比如《孙中山破陋习》一文中,姐姐是痛苦的,妈妈是痛苦、无奈的,孙中山是生气、心疼的,而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情,都是陋习造成的,其落脚点在陋习上。不同的人物情感最终指向了一个方向。教学时,可以抓住不同人物的情感,通过对关键词的理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相通、共鸣。再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人物有彭德怀、老饲养员、警卫员等,课文围绕杀大黑骡子这件小事展现了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彭德怀是痛苦、不舍、愧疚等纠结在一起的情感,其他人物也都有舍不得、不忍心等情感变化。而文中的主要人物是彭德怀,其他人物都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的。在分清了人物的情感块面之后,就可以把主要精力聚焦到彭德怀身上,帮助学生精准地理解文章的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三、品味文本的情感亮点
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或文本中人物的情感,渗透在字里行间,情感的起伏变化总会和事情的发展相关联。任何文本在表达情感方面,总会有趋于平淡和达到高潮之处,最动人的地方往往是作者着墨最细腻处,可能在文本中不止一处。抓住这些内容,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学生就会在和自己生活的相对照中,达成情感的相似匹配,从而产生深刻的共鸣和领悟,受到感染和启迪。比如,《爱如茉莉》一文中,每一处细节描写都值得品味,但总有最令学生动容之处。教学中,就可以抓住这些情感的亮点,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就这篇课文来看,最动人之处应该是第九段,把父母之间如茉莉一般的爱升华到了极致。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的手段,让画面定格在学生的脑中,抓住重点词句品味字里行间的情感,还可以用音乐渲染等手段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再如,《第一次抱母亲》一文,课文中对情感的抒发是交织在一起的,“我”的难忘和愧疚,护士的责怪,母亲的感动,可以说对学生都形成了情感的冲击,学生在阅读中,多次受到感动,每一处都值得挖掘和品味。但相比较而言,最令学生动情的地方,应该是文章结尾处深化了主旨,让母子之间的情感在那一刻深深交融。这个结尾就是文章中情感最亮的点。
四、结束语
总之,对于教学情感类的课文,要从情感点切入,以文悟情,以情动情,最终达到丰富学生情感的教学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尝试[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2]张岩.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意识的培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