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其消极影响
2016-09-22田超
田超
【摘 要】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人们行为的变迁,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价值选择混乱、社会权威瓦解、就业技能低下、角色认同偏差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其社会化过程的中断或失败,进而有可能产生越轨行为。
【关键词】 青少年;社会化;主要问题;原因;越轨行为;影响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1]在我国当前社会大变迁过程中,青少年社会化面临价值选择混乱、社会权威瓦解、角色认同偏差、就业技能低下等问题,对其正常社会化产生消极影响,并有可能引发越轨行为。
一、价值混乱:青少年个体价值体系建构失败
当前社会,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多元文化价值观并行并存,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间的矛盾冲突导致大众文化心态的变化,加之社会和民众对多元、差异、平等等精神的强调,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生活观念、人际交往观念等呈现多元化。而多元化对于心理、生理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就意味着模糊和不确定,尤其是他们社会阅历浅、判断能力低,理性思维能力还未形成,加之原有的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陷入“低效”甚至危机,新的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还没有形成,青少年个体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价值观混乱,进而影响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甚至会导致越轨行为的发生。
社会化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不断“内化”和“外化”、交替促进的过程,一方面,个体持续将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内在心理内容;另一方面,又持续将这种已然内在的心理内容形成自我价值观念,并表现为外在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两个方面互相交替,互相促进,进而使自身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不断丰富深化,形成独立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个体。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存在个体社会化不完全的可能。对于青少年个体而言,如果他们吸取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信念仅仅只是从书本上看来的、学来的字面知识,或者是从父母等周围人那里得到的口头传达的信息,而没有内化成个人内心信念,那么,这样的社会信念和价值取向,对于青少年来说就不具备指导其个人行为的意义。
在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由于思想和行为比较单纯幼稚,个体社会化尚未完成,容易接受社会中的消极思想和行为影响,逐渐形成错误的或者有问题的价值观念。“所有的权威专家都承认,大多数罪犯以及不法行为者的行为都是他们思想的合乎逻辑的结果。”当青少年在社会中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影响时,他们在内心会逐渐确立认同,实施越轨行为的可能性比较小。在错误价值观的控制下,青少年会变得自我中心、追逐享乐,此类的价值取向日益膨胀,当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取向失去平衡,其少年会出现人际关系失调、自我中心、自我利益至上等问题,以自我为核心来判断是非曲直、善恶好坏,错误的价值取向是青少年社会化障碍的根本原因。
二、权威瓦解: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精神控制力量弱化
青少年接受外界环境影响的主要方式是模仿权威,优秀的人格特征是通过对权威角色的模仿而获得的。一般情况而言,父母亲是个体在少年时期模仿的主要社会权威形象,青年期模仿的社会权威代表就是社会榜样人物。然而,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这两种社会权威形象对于青少年的示范、导引作用大大折扣,甚至遭到不同程度的瓦解。
首先,父母权威的瓦解。由于社会的发展变迁和文化传承上出现的断裂,尤其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年长一代向青少年学习的现象,即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的过程。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父母师长教化的意愿下降,父母师长作为社会权威的地位也就随之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父母向子女学习意味着至少在某些方面他们的权威不再。
其次,传统的英雄、模范等社会榜样的权威瓦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传统英雄和模范榜样的道德内涵不断弱化,以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为载体的影视明星越来越成为青少年模仿和学习的对象,而这些影视明星事实上很难为青少年提供合适的道德示范作用,有时甚至是反面典型。消费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榜样的道德力量不断弱化,社会上出现质疑英雄、淡化英雄、消解英雄的现象,“躲避崇高”当作无上荣耀,“看破红尘”看成深沉时髦;把英雄行为看作是愚蠢之举,把见义勇为看作是不可思议,对英雄、模范的消解和解构使得社会呈现出英雄虚无主义倾向,其结果严重销蚀了英雄、模范等榜样的力量,影响了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权威瓦解的直接后果是社会控制力弱化。社会大变迁促使人们离开了传统的、固定的家庭生活,大量进入到非人情关系、变化无常的城市中,进入到完全的陌生人社会中,再加上青少年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法制观念淡薄,不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也不懂得依法尊重他人的权益,原来的权威控制下的习惯与传统、邻里关系、公共舆论等约束机制失灵,相反,压力、困惑大大增加,于是很容易滋生越轨行为。同时,在网络虚拟世界中,青少年逐渐习惯于歪曲、割裂、漠视甚至敌视真实现实。大家在网络中互相交流信息,互通有无,不存在谁高于谁、服从谁的问题,“我”就是权威,于是,传统的权威形象被颠覆了。
三、技能缺失:青少年基本谋生能力受到制约
受教育程度、教育水平以及家庭教育观念、自身观念的限制,青少年普遍存在着就业技能缺乏、岗位适应能力差等问题。有关调查显示,有高达 76.4% 的青少年从来没有受到某方面的技能培训,他们仍集中在第二、三产业中技术要求不高、就业门槛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低层次岗位。同时,鉴于青少年自身职业选择目标模糊,盲目追求、高频转换、以及低层次的职业选择特点导致他们难以获得提升自身技能的相对稳定的就业机会。受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形式变化的影响,其就业状态难免陷入长期低水平流动状态,其向上流动的机会非常渺茫。
与此同时,低层次岗位所带了的经济收入低下也使得青少年因贫困而产生了心理上的被剥夺感,,一些青少年在就业之初就养成了不劳而获的习性,自身没有技能又不愿意从事繁重劳苦的工作,经济上又要保持一定的收入以维持日常生活,低收入和自卑感的恶性循环导致他们采取各种方法手段甚至会铤而走险违法犯罪。相反,如果青少年自身拥有就业技能,就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心理上会产生成就感、自信与自律,逐渐与社会主流群体形成有效互动,进而促进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增长。而且,正常的就业单位的纪律约束、自身行为约束、同伴的监督约束都会减少青少年外出从事不良活动的机会,可有效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因而,重视对青少年的就业技能培训,借此创造向上流动的机会,是预防青少年越轨行为发生最实际、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四、角色失范:青少年身份认同出现偏差断裂
角色失范的突出表现是角色不清、角色认同偏差。在自然经济状态和高度控制的社会环境下,青少年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几乎完全依赖家庭和父辈的经济地位,子辈的社会角色基本复制父辈的“生命周期”,社会化过程中自主性非常弱,其社会角色处于严密的社会控制之下。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迁和改革开放的深化,青少年的观念与原有的主流价值观分离,从原来自然经济社会中仅仅是“复制父辈生命周期的”的社会角色逐渐形成自主性、批判性、自我评价意识都增强的个体,他们的社会化从传统的“社会教化”逐渐转向“自我教化”,他们如同购物一般,甄选、鉴别自己的社会化内容,通过媒介实现自我教化,其自主性大大提高。
青少年角色失范还受网络的深刻影响。青少年沉迷网络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网络世界缺乏现实环境的约束,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而言,更容易造成在现实角色中的迷失与混乱。一般而言,现实互动难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掩饰,青少年会塑造良好的“我”,网络世界的虚拟性让身处网络世界的青少年的任何角色和行为都是虚拟、编造和加工的,一旦这种编造和加工失败,青少年也可以迅速退出而不留下任何痕迹,不用有所顾忌——传统的责任与诚信意识在虚拟世界中被消解,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青少年在虚拟的欢乐和情感的宣泄中找到了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然而,却更容易导致失范或错位的角色追寻、角色认同,角色偏差循环往复是青少年角色认同失范过程背后的行为逻辑,并对越轨行为乃至犯罪行为产生深刻影响。
五、结语
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价值选择混乱、社会权威瓦解、就业技能低下、角色认同偏差等是导致问题的基本原因。社会、家庭、学校需要共同关注和努力,给予青少年关爱、肯定,尊重和信心,帮助他们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美]查尔斯·霍顿·库利著,包凡,王源译.人类本性和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3] 阎云翔著,龚晓夏译.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4] 王广聪.对留守儿童犯罪原因的一个比较解读[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8(426-29.
[5]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R].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