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同理,从内心求取
2016-09-22
■万有引力
万物同理,从内心求取
罗清红:1993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物理系,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成都市学科教学带头人,第九届“四川十大杰出青年”, 第十届、十一届和十二届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历任成都七中教育处副主任、主任、教务处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等职务,现任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17世纪著名哲学家兼数学家、物理学家莱布尼茨发表了单子思想:宇宙由无数个单子构成,每个单子里面又有一个完整的宇宙,这个小宇宙又由无数更小的单子构成……如此不断分形下去,像玩具店里的“套筒娃娃”。无独有偶,将人脑细胞与宇宙图形进行对比,两者也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结构。
自相似性形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连绵的山川、飘浮的云朵、岩石的断裂口、粒子的布朗运动、树冠、花菜、大脑皮层等等,我们把这些部分与整体以某种方式相似的形体称为分形(fractal)。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研究分形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称为分形理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万物渺小或宏大,微观与宏观世界,都是一个自相似的世界。对生长在花朵里的细菌而言,花朵就是它的“地球”;位于地球之外更宏大的生物看来,地球不过一粒细沙微尘……
人体似宇宙,其微观结构及运行原理和宇宙一样。现代科学发现,《易经》六十四卦的演绎就是人体基因的运行原理,也是宇宙的运行原理。这,或许就是“天人合一”学说的本质吧!
人体似地球。肚脐是人体获得营养的最早供给点。如果以肚脐分割人体高度,它正好处于身体的黄金分割点。反观地球,富含石油资源的中东地区也恰好位于地球南北长度的黄金分割点,即位于北纬三十度附近。中东对于地球就像肚脐对于人体一样,担负着为整体提供生命养料的重任。
构成世上万物的元素来自宇宙爆炸。组成人体的元素与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飞禽走兽的元素组成无异,同样来自宇宙,来自自然,终将因消亡而回归自然宇宙。由此观之,世上万物同出一辙,同为一体,此之谓“万物一体”。
朱熹强调万物皆有理,提倡“格物致知”,向外要穷尽万物,“格”万物之理,方为治学之道。王阳明“七日格竹”,不吃不喝,以致神魂颠倒,仍一无所获,气若游丝败下阵来。格竹失败的王阳明认识到:万物无穷无尽,以有限的生命格万物之理是决然不可能实现的,即使世间圣贤如孔子、孟子也绝没有穷万物之理;世间原本万物一体,格一物之理如同格万物。既如此,本体就是万物,万物之理在内心,无需向外求取。这就是著名的论断“心即理”。
王阳明强调万物之理在内心,理即心,求心就是求理,求理就是求心。人人心中有真理和天理,通过“事上练”去检验心中之理,无需耗时向外求取。心即理与道不离身,有异曲同工之妙。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
在《易经》中,有蒙卦卦辞讲“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为什么学生再三询问教师,教师认为是“亵渎”进而拒绝回答?因为道理本在学生内心,不该在教师身上求取。学生需坚持反观内心,不断用心审视,形成自己独到的思考,用深度思考与教师交流,以检验自己的想法,这才是治学之道。由此观之,一些教师的“满堂灌”会是多么的有违教育原意、偏离教育的方向,也让教育变得多么的低效和无趣。周国平先生指出,学生学习的关键是自学。爱因斯坦讲,学校的出路是独立思考,这与王阳明的向内心求取是否有“英雄所见略”之妙?
朱元璋是杀猪的,有谁教过他当皇帝?刘邦是卖草鞋的,有谁训导他开创汉室江山?走自己没有走过的路,跨界从业正是这个快速发展时代的常态。没有人可以给你指导,没有现存的道路供你选择。这里不必向外求取,在“良知”的指引下,通过“事上练”就可以检验心中之理,让心中万物之理得以显现。时下倡导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如果都要“格完”万物之理,何来创新?何来创业?
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必是未来基础教育发展之方向。唯有移动终端进课堂,学生学习的行为数据才得以采集,学生成长发展的全数据记录才真正实现无缝对接。时下,移动终端在课堂常态化实施,尚无成功案例可参照。业界所谓的专家指点,也不过纸上谈兵。认准了就做,不彷徨,不犹豫,坚定地通过“事上练”获取独一无二的教育“大数据”才是王道。
“万物一体”让纷繁芜杂归于简约,“心即理”让世间万理约束于心,“事上练”以检验心中之理,彰显万物之理。唯此,可知可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