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姜珺

2016-09-22

世界建筑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国馆双年展学问

姜珺

1974年出生

1993年入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士)《城市中国》创刊主编

莫斯科Strelka建筑设计与媒体学院课题导师

第14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当年求学同济,纯粹是为校徽上“三人行必有我师”与“同舟共济”形象所吸引,而非出于对任何专业排名的理性考量结果。这种懵懂和心智未开的直觉有其侥幸,但却也接近大学精神之本质,也即学问、思辨、实践与团队精神的统一。之后的求学过程,我时常能感受到它无形的存在:在学科之间、在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同学之间、以及在不同的大学之间。从现代设计教育角度看,同济涵盖城规、建筑、园林、产品和图形的专业架构可能是当时国内最体系化的,其中有布扎和包豪斯的基因,也有欧洲匠人和中国文人的混血;而建筑城规学院的设计及其改造和扩建,从空间和实践上强化了这些学科间的跨域互动。今天看来,这种大学精神带给学生的潜移默化,远远超过专业所能给予的影响。

当代建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过去30年的中国城市化创造了一种混乱与有序并存的文明演化景观,其中充斥着令人反感的丑陋和遭人诟病的千篇一律。不敢说这种接近灾变的效应就是全球财富重心东移后的必然结果,但我们可以试问:所有第三世界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过去30年独立建成的新城(包括旧城更新)中,是否有更好的榜样证明这种后发的快速城市化可以以更有序的方式发生?如果没有,我们就应该深究这一现象的根源,而不是浮于浅表地愤世嫉俗。这场在诸多主体协同作用下产生的灾变,令任何单一学科的判断力和作用力都不再有效;如何真正应对“现代性”,是现代建筑未完成的运动,也是当代建筑的最大挑战。当建筑学正在超越建筑本体时,建筑思想也应该超越建筑本身,成为结合多领域知识的空间“地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学问,它至少可以成为学科之间的媒介,至多则可以成为其智库。

教学、实践与理论

近10多年的工作大致可概括为以空间为媒介的(校内)类型学教学和(校外)社会学实践,空间及其“地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内涵互为表里。2014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既有前者的“比类”(作为器物),亦有后者的“取象”(作为格局)。内容与空间“德位相配”,其“差序”的繁简又取决于“地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生长收藏”——既有地理的坤元资生和经济的营生济世,又有政治的天道无仁和文化的归藏于密。这一学问可称为“象学”,是相似与相对、相生与相克的学问,也是在宏观与微观间出入的体悟,其本质是通过道法自然统一学问。□

JIANG Jun

1 创办于2005年的《城市中国》是中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学杂志,也是一份结合了深层问题 和浅层表述、官方话语和民间叙事的多向度文本。

2 2014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以“山外山”为题,试图通过将中国建筑百年现代化之“西译中 ”反转为“中译西”,以无形之中国格局吸纳有形之西方元素,重现变证丛生的现代化历程背后不 变的传统意象。

3 “蛇口议事:2025”是针对“自贸区”“一带一路”等地缘变局而设计的空间政治模型,一方面以“文化总体规划”和“事业-产业集群”介入过去以产业为主导的土地规划与财政模式,以文创 作为蛇口可持续开发中的核心附加值,另一方面以“公共参与”将这一内容置于国家与社会的互动互补之间。

猜你喜欢

中国馆双年展学问
比多少的学问
“一”的学问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展览现场
鸡叫的学问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
第三届CAFAM 双年展
2014柏林轨道展“中国馆”及“中国馆日”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