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风

2016-09-22

世界建筑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国馆同济大学公共性

徐风

1960年出生

1979年入学同济大学建筑系(学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2013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

2013年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

2013年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

2008年世博会中国馆全球方案征集竞赛入围2007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功臣称号

1979年考入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当时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师生对即将发生巨大变化的中国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但是对知识与认识世界的渴望却非常强烈。于是,一本建筑书,一张建筑照片都会引起大家争相传阅。一个设计作业怎么做都要讨论许久,这是资料缺乏时代的应对方法,回想起来这些设计作业原创成分很高。最让人感激的是当时专业课的老师,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为我们创造条件来认识建筑,讲座,参观,复印的材料和细致的辅导。信息不多,但印象深刻,很多设计理念从现在看都是非常正确的。尊重传统,注重环境与功能,特别是对建筑技术的强调,至今还记忆犹新。大三那年(1982年)贝聿铭先生来同济讲座,这是我们第一次近距离认识海外建筑师是如何工作的,当时师生们都兴奋不已。一晃30多年过去了,同济建筑求实、博学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的教学与设计生涯。

当代建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建筑的“公共性”问题对于当代建筑实践而言始终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商品社会中,建筑也难免成为商品。从普通的住宅到大型的公共建筑,建筑产生的利润和社会经济效益成为衡量一个项目成败的重要标准,城市中的管理者希望将每栋建筑打造成古根海姆博物馆式的建筑,用以吸引游客与投资,提升城市的影响力。由此产生的建筑难免会以刺激大众的消费为目的,如何去创造时尚和差异成为了建筑创作的主题。基于这样一种生产—消费的逻辑所产生的建筑难免会产生与大众生活的分离。如何处理这种分离产生的公共性缺失是每一位建筑师在具体的实践中需要面对的。

建筑文化传统与新技术

相比新技术在建筑中的体现,文化传统如何通过建筑体现在当下的城市中对我而言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而这对于当下中国大规模的新城建设而言尤为重要。对于一个新城而言,虽然场地是新的,建筑是新的,甚至生活在其中的人也是新的,但是我们仍然无法忘记“新”的背后其实还存在着那个黄金时代的城市,那里有我们对于城市生活的记忆,有着城市文化特征的丰富基因。

在当下,社会状态和生产关系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味地强求过去的文化只会出现东施效颦式的笑话,而当我们把类比的思维运用到建筑与城市的设计中时,就会发现这些过去的城市性仍然可以通过建筑来传递给当下城市中的人。通过对过去城市空间与建筑的类比,我们得以在这些新的建筑中感受到些许来自过去的感知,对于过去城市特征的集体记忆也得以在一个新的城市中被延续下去。□

XU Feng

1 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楼

4 中国馆入围方案

猜你喜欢

中国馆同济大学公共性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展览现场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
2014柏林轨道展“中国馆”及“中国馆日”系列活动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