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永发

2016-09-22吴永发

世界建筑 2016年5期
关键词:同济大学建筑师建筑设计

吴永发

1965年出生

2000年入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苏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苏州苏大建筑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院长、总建筑师

2015年黄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4年江苏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2012年世界华人住宅与住区设计奖综合大奖第一名2012年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

2008年安徽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2000年我来同济大学读博,很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进入同济之前,已经有着15年的创作经验和高校教学经历,既是教授也是总建筑师,所以求学更多的是学识沉积与提高,白天当学生,晚上指导学生,这个角色的转换挺有意思。

当时,导师戴复东院士和师母吴庐生大师正创办同济大学高新建筑技术研究所,我在此平台上努力跟上先生的工作节奏,学习他们的建筑思想和创作思维与方法。在创作浙大项目时与他们几乎整天在一起,深刻而切身地感受到二老的创作激情、工作态度与职业精神。

同济大学是个国际化的“建筑场”,学术氛围很浓,众多的学术讲座,作为我的第二课堂,开拓了视野。同时,更多创作实践的机会,对于有一定经验与体验的设计师来说,非常有益。

建筑文化传统与新技术

所谓“传统”,是个动态概念,今天是明天的传统。传统文化的基因全息包容了现代建筑精神,是现代创作的源泉。当下中国建筑缺少文化性,表现为3个方面:其一,复制性。困扰建筑创作的“重复”与抄袭现象并未改变,表现为“欧陆风”和“千城一面”的建筑面貌。其二,粗制性。建筑表现为无细部、不耐看、不精致。快餐式设计、商业化设计不仅使社会把建筑师这一行业边缘化,也有失建筑师的道德操守和职业尊严。其三,浮夸风。表现为建筑作品对“新奇特”“洋贵非”的迷恋和推崇。以上现象的深层原因,一是对建筑本质认识的偏颇,二是对建筑本土文化缺少自信,三是技术手段的缺失。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现代化的准则在于,背弃了传统的现代化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化的现代化,而背向现代化的传统则是自取灭亡的传统。创新不只是打断过去,而是要揭示一个新秩序,这个新秩序至少部分地根植于原来的传统中,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在现在中映射未来。“原装进口”并非中国建筑的正确出路,更非合理之举,因而有必要深入研究与分析,探求建筑本体的创作意识。

技术是对事物本质的澄明。技术语言是文化的表达,是一定历史时期特定人群的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映形式。技术有高低之分,无好坏之别,新技术不代表好技术,不能唯技术而技术,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是对适应性技术的选择。

教学、实践与理论

建筑要有研究性的思考,我们要冷静对待中国当今社会的建筑现状,需要花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性的探索,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建筑的本质和中国建筑哲学思想出发,对中国现代建筑进行批判性思考,以提出创新性、适宜性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紧跟世界先进技术,研究不同地域的建筑文化精神,形成有自己思想理念的现代建筑的理论与方法。

由于建筑与社会生活强烈相关,建筑师无法闲云野鹤地置身于社会事务之外,而必须对社会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思考与实践仿佛一个硬币的两面,脱离了思考的实践难免盲目,而缺乏实践的思考无异于空谈。从这一点上说,建筑师不仅应当具备一种实践者的行动精神,还应该具有一种思考者的悲悯情怀。

当下,中国建筑师多未能做到能主之人,建筑市场的繁荣并不能说明建筑能很好地平衡利益与责任、数量与质量、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另一方面,以国家大剧院和北京奥运工程为代表的大量的形象工程或标志性建筑,虽然具有独创性,但并未说明建筑设计理念和表达手段符合建筑的本体原则,更何谈能引领当下中国建筑的创作方向和途径;相反,在所谓“现代科技理念”招牌下的多变的形态表现多半转换成为衡量决策者、设计者乃至大众思想“进步开放”和“落后保守”的译码。

我的建筑创作是基于“可持续建筑的本土化理论与实践”展开。一方面追求建筑的可持续性,一方面寻求建筑的在地性,遵循以环境为先导的建筑设计思维与方法,探索本土化、可持续的建筑设计之道。近年来, 依托于徽州文化园等项目的实践,汲取中国传统私家园林的文化营养,努力构建适应当代人居环境的空间场所,在作品中试图将文化与时代紧密结合。□

WU Yongfa

2 浙江大学紫金港新校区中心岛建筑设计

3 黄山新安艺术馆建筑设计

猜你喜欢

同济大学建筑师建筑设计
胖胖的“建筑师”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当建筑师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